挣一波就走人呗,有些人指责腾讯不好好搞只想挣快钱,但慢钱你敢挣吗?
要知道中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私营经济是过渡阶段。
你要是把一个市场建设好,大概率就该国有化了,国资进场吃掉利润大头,甚至拆分,自己反而成打工的了。
但如果建设太烂,国家也会下场整顿,大概率非但不能挣钱,还要自掏腰包善后避免被清算。
商业上有一种商战方式叫毒丸计划,即如果发现自己已经是砧板上的肥肉,那就给自己下毒,让自己不好吃,不管是惹点官司还是搞臭名声都行,逼对方放弃吞并的念头。
腾讯的毒丸计划,就是让这个市场鸡肋化,一方面总出麻烦事让国家不想接手,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崩盘给国家添乱。唉,往酒里吐口痰,这瓶酒就都归你了,丐版毒丸计划。
有什么损失呢?除了少挣点钱,也就只有骂名了,骂名算个屁啊。
这个手段广泛见于各大行业中,能躺着挣钱但还没国有化的市场,就是抓住政府怕惹一身味道的心理,房地产上尤为明显,互联网也有这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