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一下左友们,该更新话术了,2024年的全球饥饿指数,朝鲜排名第118位,饥饿指数为31.4,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虽然乱成一团,但是排名都比朝鲜高,印度则是27.3,情况虽然也不容乐观,但是也到不了比朝鲜更严重的地步:

这里多说一句,饥饿指数这种指标对于朝鲜、古巴等国在饥饿指数这个问题上本身就是天然优势,因为饥饿指数是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计算的,如果没有足够可以报告可以推翻官方数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就会一直沿用官方的数据。
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官方的数据可信度极低,基本上都要靠第三方的报告来判断该国的粮食供应倾向。但是朝鲜这种封闭国家,国际粮食研究机构是无法正常活动的,所以他们的数据是有极大的滞后性和随机性,他们饥饿指数的高低,纯粹是看政府编数据的能力有多强。
比如在全球饥饿指数这项上,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排名比中国还要高,一度被列为了完全消除饥饿的国家,但是最近几期全球饥饿指数排名里,古巴直接消失了,因为在国际机构的监测中,古巴已经出现了无法忽视的饥荒,但是他们的统计数据一如既往的稳定,连续数年没有一点变化,不增也不减,只能说现在古巴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了政府顾不上给联合国编数的程度了。
这玩意都算是左壬的祖宗之法了,比如苏联在1970年的军费为179亿卢布,这个数据一直坚持到了苏联解体;虽然此后的十多年间,苏联将军队从330万扩编到370万,上马了一系列重大项目,还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是苏联的军费一直都没有增加,甚至一度还被削减到了170亿卢布。
苏联的轻工业也是如此,光看报表是强无敌的程度,棉布年产量77亿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6,人均产量超过30米,人均产量不但多于美国,也多于中国的历史最高值;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苏联虽然可能是人类历史上人均棉布产量最大的大国,但是苏联长期需要从中国和印度进口棉布,80年代中期每年要进口4亿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外汇枯竭,国内棉布直接断货了。
苏联的皮鞋产量在在50年代达到了2亿双,到70年代中期,苏联的皮鞋产量超过了7亿双,人均产量约为3双,人均产量比现在的中国还要多,但是苏联长期进口皮鞋,每年进口约8000万双。
苏联的粮食产量,大部分年份都在2亿吨左右,最多时有2.3亿吨,最少时也有1.6亿吨,人均粮食产量最多时有880公斤,最少的时候也超过了700公斤,7/80年代的苏联,人均粮食产量哪怕处于相对的低点,也与今天的俄联邦不相上下,但是苏联国内粮食长期短缺,需要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粮食,而俄联邦是粮食出口国。
朝鲜这些国家的统计数据,看了乐就完了,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恐怕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