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个回答

电视剧《新生》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尘飞扬说经典
10个点赞 👍

按原著《费可的晚餐》,是城和乡的矛盾,是阶级壁垒难以打破的灰暗,是“我用了十八年努力才和你坐着一起喝咖啡”的痛楚,是人性的复杂,是经济高速发展期新中产和新资产阶级的焦虑,是人到中年对生活程式化和生命空洞的困扰。

费可生于普通农村家庭,并衍生出两个“费可”走向:一个是考上大学的何姗,一个是没考上大学的费可。

可是循规蹈矩的高材生何姗,在高楼大厦间苦苦挣扎,仍然不能成为有名的记者。

小说这样描述何姗的:“从这些记忆碎片里,费可仿佛看到这个女人也同自己一样,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在这巨大的能把人吞没的城市丛林里挣扎着,却始终摆脱不掉泥沼般的命运。

另一个是“另辟蹊径”的费可,获得了跨越阶级的财富,如果没有绝症这一突发事件,必然实现阶级跨越,到达权力的中心。


然后,电视剧《新生》到了第八集,陡然改变,把社会性问题叙述转换成了个例的恩怨情仇。这大概就是影视的懦弱,张艺谋的《坚如磐石》为了不显太过阴暗残酷被删成了杂碎。

小说的结尾描述费可送给何姗的礼物:

将死的费可问何姗是不是暗恋自己,何姗说是的,但费可知道何姗是装的。

费可这样评价何姗:

“能对感情违心的人,就必然对此不屑一顾,该祝贺她,赢得了通往物质世界顶峰的门票。她将跻身那些成功世界之列,在那里她将发现,伪善与招摇撞骗几乎是所有人的品质。

“这个心性坚硬如磐石的姑娘,完全继承了他所有的礼物,现在他可以说是完全死而无憾了。”

这是对上层阶级赤裸裸的鄙视,也是对上层阶级赤裸裸的揭示。可是估计审批通不过。结局必须充满希望。

所以电视剧的结尾,估计是充满了遗憾和忏悔,费可似乎还有别的“光明的道路”可走,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阶级跃迁和人生的圆满。

可我还是更喜欢原著的结尾。不喜欢转移矛盾、粉饰太平的伎俩。

编辑于 2024-05-14 22:24・IP 属地北京
陈情难续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