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晒被子?
那其实学名叫“贝尔纳普杆”。

1975年11月,美国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的4号舰“肯尼迪”号CV-67,率领编队在地中海演习。期间,“肯尼迪”号航母不慎与“贝尔纳普”号巡洋舰CG-26相撞。
“肯尼迪”号航母长321米,宽77米,满载排水量8.2万吨。“贝尔纳普”号巡洋舰长166.7米,宽16.7米,满载排水量近9000吨。
由于体量、吨位上的巨大差距,这次相撞的结果,“贝尔纳普”号被重创,舰桥被直接削平,并发生大火,最终被拖回美国,舰上6人死亡。“肯尼迪”号也受到轻伤。

后面,美国海军总结吸取了一系列的教训,其中就包括航母的操纵问题。
因为航母的体型大、吨位重,舰体又是不规则的,而驾驶室又没有在中间,而是在侧边。所以航母的操纵,就与渔船、运输船包括驱护舰等水面舰艇的操舵,会有很大的不同。显而易见,航母的操舵更难,对于航海部门及操舵手的要求更高。
为了防止类似的相撞问题再次发生,美军就想了个办法,在航母的舰体前方,即1号弹射器的前面,以及驾驶室的左前方的侧边,安装几根杆子,以方便操舵手在驾驶室内观察,厘清航母的坐标,确保航母与编队舰艇保持安全的距离。
为了纪念这次事故,这几根杆子就叫“贝尔纳普杆”。
向来摸着酱鹰过河的兔子,当然也会免费借鉴这方面的教训,在建造的航母上设置这些杆子。

当然,我们航母上的杆子,还是不是叫“贝尔纳普杆”,这个由我们自己定。喜欢钓鱼的朋友就叫它“航母鱼竿”,也未尝不可。
这些“航母鱼竿”可以竖起来,也可以放倒呈水平,不影响舰载机的起降。
通常在航母靠泊码头,或者由拖船辅助进出港时,这些“航母鱼竿”就会竖起来复位。例如福建舰在海试归来靠泊码头时,鱼竿就是竖起来的。

5月8日,第4艘075两栖攻击舰迎接福建舰首次海试顺利回家
当晚,两舰官兵啤酒小龙虾庆祝,一起品尝福建舰在东海钓上来的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