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有个新特点,北上广深和小城市“两头热”。
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依旧集中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据在线旅游平台携程的数据,前十热门的目的地依次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广州、南京、武汉、西安、深圳。
携程平台上,“旅游下沉”的趋势加速,扬州、洛阳、秦皇岛等热门三四线城市的旅游订单平均增长11%,安吉、桐庐、都江堰等热门县域旅游地订单增长了36%。据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数据,淄博、天水、泉州、威海、台州等小城市的“五一”酒店预订量也同比增长1倍以上。
旅游对小城市的周边消费促进作用明显。据去哪儿测算,吃一顿天水麻辣烫人均消费30元,可带动650元当地消费;体验一次泉州簪花仅需40元,可带动当地消费9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五一”报复性旅游后,经济型酒店价格一度暴涨。今年“五一”,酒店价格同比明显回落。
据去哪儿数据,预订量增幅最高的是二星、三星、四星酒店;其中,三星、二星酒店价格同比分别下降9%、7%。供给修复、监管抑制、小众目的地分流是酒店“量升价降”的主要原因。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则对财新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失去了去年疫情刚解封时报复性消费的需求支撑,加上消费力下行因素影响,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难免出现价格下滑。此外,出境游的增长也分流了一部分国内游的高端需求。
“明后两天如果还不能预订满房,我就进一步降价。”在大理运营五家民宿的刘斌对财新表示,目前其民宿在5月1日至3日期间的预定量在80%左右,比去年同期价格略降。他认为,去年旅游业发展势头好,新入局的民宿投资者不少,供大于求是民宿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均花费远低于疫情前。今年“五一”假期人均花费565.73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40.35元。2019年的“五一”仅四天假期,人均花费603.44元。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