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角度来说,普通民众能直接接触的大部分境外新闻都是转载自俄媒。
从2015年普京总统和___会面并开始在传媒领域全面合作后,俄媒就成了极少数进入「新闻白名单」能在中国境内采编新闻、并在主流平台上报道的外媒。
俄罗斯媒体可以直接在CN网络宣扬俄国价值观和立场,这是独一份待遇。
从2016年开始,在CN媒体转载的外媒新闻里俄媒是最大来源(超过43%)。从2022年开始则超过61%,而路透社、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传统转载对象则下降至不足15%。
像英国BBC、美国NBC、日本读卖新闻、韩国中央日报等西方国家的外媒在2015年之后相继被注销境内平台的账号。
2023年12月的新规出台后,对于西方国家媒体的新闻一律非必要不引用。
转载俄媒的信息占比会进一步上升。

研究机构IRI Beacon Project在2022年2月之后的研究报告显示,简体中文网络上的涉外信息基本是在重复俄语叙事。
俄罗斯在两个信息空间中都扮演了英雄和受害者的双重身份,俄媒在CN境内的宣传都旨在推动一个叙事,即美国/北约和乌克兰正在合作攻击俄罗斯。
在针对俄罗斯制裁的叙事中,俄罗斯通常被描绘成受害者。且在CN信息空间观察到叙事突出了西方机构和国际社会在俄罗斯制裁问题上存在分歧和对立。
全球参与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er, GEC)介绍了俄罗斯宣传生态系统在CN所采用的四种最主要的言论:
1.北约对俄罗斯的包围以及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不是在侵略乌克兰”。
2.“ 乌克兰挑衅”和“对顿巴斯种族灭绝”。
3. 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
4.这是捍卫“俄罗斯主权”并对抗西方。
他们筛选了2017年以来CN引用的超过2万次俄媒信息。主要来自卫星通讯社、今日俄罗斯、塔斯社、俄新社、消息报、生意人报、独立报、论据与真实、南方商业报、共青团真理报、莫斯科时报等。
俄媒信息的渗透力比很多人想的更深。
比如在2023年6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官方媒体就是「据俄媒报道」:

但凡是涉外信息,如今想在GFW内找一些不是「据俄媒报道」的反而很难。
与俄亲善的氛围也是很浓厚的:



这些人“友好”的对象不是苏联,而是明确的「俄罗斯」,所以并非「布尔什维克的遗泽」,这就是俄罗斯的影响力。
俄国传媒系统每年要花40亿美元用于对海外培养亲俄群体,看来是没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