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以色列和哈马斯的事并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不新鲜。这些事情以前都发生过。发生过的事情,结局也都摆在那里,所以也根本不需要预测什么。
法塔赫也就是巴解组织是哈马斯的老大哥,近些年来哈马斯搞的这套都是法塔赫当年玩剩的。
法塔赫是巴勒斯坦最早的政治势力,到现在也是巴勒斯坦最大的政治组织,也是国际社会承认的巴勒斯坦合法代表。哈马斯不是!法塔赫能当老大,肯定是因为崛起的速度快。
之前我说过无数次,战争之前,老百姓都是主战派,都是好战分子,因为还没吃苦头。所以在一个社会的早期,能快速崛起、能快速壮大的也必然是激进组织。在吃到苦头之前,老百姓不喜欢温和派。老百姓不支持,温和派就没法崛起。
法塔赫、哈马斯以及塔利班、基地、IS崛起的都非常快,都是激进组织。也包括二战时期的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塔赫作为激进组织出身,肯定要干激进的事,喊激进的话。跟伊朗一样,动不动就要毁灭以色列。绑架、暗杀、劫持飞机都是家常便饭。甚至闯进奥运村,绑架杀害以色列运动员。
中东战争期间,有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逃到了约旦。法塔赫就诞生于约旦的巴勒斯坦难民营,之后迅速壮大。壮大以后,法塔赫不但打以色列,也跟好心收留他的约旦打了起来。约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法塔赫跟巴勒斯坦难民这些瘟神请走。
不过天底下还是好人多,黎巴嫩收留了法塔赫跟巴勒斯坦难民,然后黎巴嫩就乱套了。
法塔赫以黎巴嫩为根据地,骨干武装发展到2万多人。黎巴嫩是阿拉伯国家,但一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一部分信奉基督教。法塔赫掺和黎巴嫩家事,帮着穆斯林打基督徒。同时也不断袭击以色列。
最后,以色列对他下了死手。
1982年以色列围攻黎巴嫩,跟现在围攻加沙基本上是一回事。黎巴嫩是个城市级别的小国,以军一层层的往里压,最后把法塔赫骨干武装打的只剩下几千人。剩下的几千人本来也是待宰羔羊,把这些人再消灭了,法塔赫也就是被斩草除根了。
当时的局面跟现在都一样,美国等西方国家向以色列施压,不让他赶尽杀绝。同时,以色列国内也爆发示威,老百姓不允许部队这么残暴。最后达成协议,法塔赫总部和剩余武装加一起一万多人,解除武装,撤离黎巴嫩。
同时发生了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事件。
黎巴嫩分穆斯林和基督徒两大派,之前是法塔赫跟巴勒斯坦难民帮着穆斯林对付基督徒。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是联合了黎巴嫩的基督徒武装长枪党。法特赫经常借助难民营掩护,对以色列发起袭击。然后以色列围住难民营以后,把长枪党放了进去,新仇旧恨,那还能有好吗?
长枪党在难民营里杀了几千巴勒斯坦人,主要都是男人。场面是极其血腥恐怖的。
黎巴嫩一役,法塔赫被打断了脊椎。
1、大部分骨干被消灭。
2、残余分子是被分散送到了8个国家,力量进一步分散。
3、被打的太疼了,法塔赫自身意识到凭武力干不过以色列。真把以色列惹急眼了,他真往死里整你。
4、他到约旦,约旦乱套。他到黎巴嫩,黎巴嫩乱套。这些阿拉伯兄弟也不敢跟他走的太近。就像这次,以色列打加沙,埃及、约旦立即严防死守,坚决不让巴勒斯坦人进入。
所以从那以后,法塔赫逐渐走向温和,尤其是阿拉法特死后。过去阿拉法特是包着头巾,腰挎手枪。现在法塔赫已经穿西装,戴眼镜,走文明路线了。法塔赫早已放弃暴力手段,现在跟以色列的关系也基本上走向正常。加沙彻底打扫干净后,大概率是法塔赫和以色列合作,法塔赫负责行政,以色列负责军事,俩家把哈马斯的地盘分了。
现在的加沙只是当年黎巴嫩的翻版,结局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哈马斯打死了2000以色列人,这次事闹的太大,以色列下的手也更重,哈马斯怂的也更快。当年法塔赫在黎巴嫩是主动认输,但要求保留武装撤离,以色列不同意。现在是哈马斯主动提出可以解除武装,转入文职党派。
现在的哈马斯像当年的法塔赫一样,被解除武装是100%的。大概率以色列还是会给哈马斯留点种子,也像法塔赫一样,成为一个温和的小派别。完全铲除的可能性也不大,怎么也得保留一个能制衡法特赫的势力。
为什么要学历史?是为了在里面找规律、找经验,帮助我们做判断。不过历史看多了也容易让人倦怠,这世上没啥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