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回到太虚后,还会记得宝玉吗?
- 25 个点赞 👍
她会记得,但也只是“记得”而已。
欠泪的,泪已还,前世的灌溉之恩,今生的眼泪已经还尽。
通关了,你还会对游戏里的爱侣朝思暮想吗?
红楼往事,对绛珠仙子而言不过是一场游戏罢了。
发布于 2024-05-04 11:0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Atlanta - 12 个点赞 👍
宝黛初会,彼此都觉得见过彼此。“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他俩对前世天界的相处尚且有印象,更何况回归天界之后。绛珠仙子怎么会不记得有灌溉之恩的神瑛侍者呢。
凡人的感情是凡人的,绛珠仙子神瑛侍者都是仙人,仙人有仙人的感情。谁说仙人就不可以有感情了?
编辑于 2024-05-05 10:5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清清也要托物言志 - 12 个点赞 👍
黛玉已经死了
回到太虚的只是绛珠仙子
通常人是由环境塑造的 黛玉的小性 黛玉的敏感 黛玉的心病都是由于她的家庭变故造成的
绛珠并没有遭受这种变故 她和黛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发布于 2024-05-04 11:48・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救赎于她 - 9 个点赞 👍
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因为很大程度上,读者们想的是林黛玉一直都还活着,只不过回去当了绛珠. 更加洒脱幸福,她在太虚幸福的和姐妹们每天吟诗作对,偶尔想想自己在大观园的日子. 会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很幼稚...
而大观园里一般俗人都只能继续去轮回.
但实际上,绛珠回到太虚后,本质上这个人就已经不再是林黛玉了,更直接点说,林黛玉不过就是她的一个网游账号.黛玉都很难说就是绛珠的一个性格倒映,因为绛珠和黛玉的际遇是完全不同的. 绛珠的性格更像贾琏,袭人,薛蟠,妙玉,惜春,或者王熙凤的可能性都存在.
因为林黛玉的性格成因结果,更多是因为她失去父母,且自幼喜好诗文,这才影响到了林黛玉后来的性格. 但假如林如海没死呢? 返京交差,官居一品,续弦一个大家闺秀,林黛玉生活幸福,那样的林黛玉还会是你熟悉的那个吗?
而绛珠和林黛玉的差别,远远大于人和蚂蚁的差别. 从警幻仙子的语气中其实你就能感觉到红楼梦中的神仙,对于感情的理解和普通人是完全无法兼容的.
林黛玉这个角色的使命就算是随着绛珠的返程而彻底结束了. 不会再有了,没有轮回,没有转世. 就像绛珠自己没事写了一篇同人,发现没啥意思,烧掉了.
编辑于 2024-05-04 11:3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闲无 - 9 个点赞 👍
会记得,但也只是记得。
绛珠仙子下凡是为了什么?
为了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
以泪还恩之后呢?
恩情两清,该干啥干啥。
绛珠仙子要开始清修了。
包括神瑛侍者,他也要清修啊。
按照我国传统神话,神仙要修成正果都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被情所困!
这情不止是男女之情,还包括亲情和友情。
所有情爱都只是妄念的投射,想要破妄,却不是简单的远离即可,而是要先入妄。
道德经中有云:“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
如不入妄,谈何破妄?
因为这灌溉之事,神瑛侍者才会“凡心偶炙”,绛珠仙子也因灌溉之恩“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这段“缠绵不尽之意”应该如何对待?
如同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所以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去凡间历练,就是在入妄,他们在妄境(尘世)中体会七情六欲,人生八苦。
在体会完这些感情以后,才能堪破红尘,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放下一切执着,于烦恼痛苦中获大解脱,方能得道。
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为假,在假中求真,勘破了,放下了,方得自在。
于是绛珠仙子如果再次遇到神瑛侍者,只会平淡行礼:“恭贺神瑛道友历劫归来,道友的道行又精进了不少。”
而神瑛侍者则会还礼:“此番多谢绛珠道友相助,贫僧也祝绛珠道友早得大道。”
为什么神瑛侍者要自称贫僧?
没错,他本来就是个和尚嘛。
最后说句题外话,有些网文里总喜欢说“杀妻证道”。
其实杀妻证不了道,最多只能证“杀道”“魔道”。
究竟该如何证大道?
学学济公活佛,化身李修缘,先经历富贵生活,了解亲情、友情、夫妻情,然后彻底放下这一切。
发布于 2024-05-05 08:3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Green-mamba - 7 个点赞 👍
回去后的林妹妹状态。
爽啊,在人间弱柳扶风,在太虚倒拔垂杨柳。
爽啊,终于不用咳咳咳每日咳,先让我嘹亮的歌喉传遍太虚!
爽啊,姐妹们都来和我玩啦,香香女孩们的聚会来几次都不够!
嗯?前方有个人影飘过。
“宝玉?”
“林妹妹?”
和他相视一笑。
擦肩而过。
并非从此互不相干。
只不过……
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罢啦。
(附收集的图增加气氛)
发布于 2024-05-07 17:2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福仪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幕红尘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妬姬 - 4 个点赞 👍
黛玉前世是一颗生在三生石畔的绛珠草,被神瑛侍者雨露浇灌幻化为女子,神瑛侍者要下凡走一遭,仙草也要用一生的眼泪还他,大概这个前提吧。
宝玉是小名,大名也是玉字旁的,叫贾瑛。其实宝玉本来就不是神瑛侍者,而是绛珠草身边的一块石头。
这也不奇怪为什么第一次宝黛相见,宝玉觉得林妹妹熟悉。在警幻仙子处宝玉被众仙子嫌弃,神瑛侍者会被嫌弃么?为什么书中有甄宝玉,他是贾宝玉。为什么假亦真时真亦假。为什么书中有忙碌一生一场空的很多寄语。
记不记得又能怎么样呢。
发布于 2024-05-06 00:3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宁静致远 - 3 个点赞 👍
绛珠仙子投胎成林黛玉是去还泪的:
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那她到底还没还完呢?《红楼梦》的大结局是这样的: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欠泪的,泪已尽”,这就是还完了。根据民间说法,一个人如果前世没有欠债或者别人也不欠他的,那么这一世里就不会有配偶,也不会有子女,甚至不会来投胎,因为做别人的子女不是来讨债的就是来还债的,所以,按照这个说法,林黛玉之所以跟贾宝玉产生一段情感纠葛,是因为前世有债务关系,那现在既然已经还完,前世的债务关系也就不存在了,用书里的说法就是已经销了账了,那么他们之间的情感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但是至于说林黛玉hi记不记得贾宝玉,我认为是记得的,比如说你跟前任分手了,你也确实不喜欢那个人了,但是问你还记不记得他呢?当然是还记得,因为这是你的一段经历,但也仅仅是记得而已,跟情感再也没有关系了。
发布于 2024-05-06 11:0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一路书香 - 3 个点赞 👍
百分百记得,黛玉回到太虚之后,就是绛珠仙子了,历劫的神仙有人间的所有记忆。
虽然书中没有明写黛玉回太虚之后的故事,但写了其他人的,可作参考。
原著第一回写明: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到凡间历劫的人不止黛玉和宝玉,而是有“一干风流孽鬼”。
这“一干风流孽鬼”各自有不同的任务,所谓: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黛玉的任务只是其中之一,她属于“欠泪的,泪已尽”。
尤三姐为柳湘莲而死,可以称得上是:欠命的,命已还。
柳湘莲因为尤三姐的死,去当和尚了,属于:看破的,遁入空门。
他们的人生经历虽然和黛玉跟宝玉截然不同,但都有相似点,都是到人间历劫,完成自己的任务。
尤三姐完成历劫任务之后跟柳湘莲在梦中相会了:
那小厮带他到新房之中,十分齐整。忽听环珮叮当,尤三姐从外而入,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向柳湘莲泣道:“妾痴情待君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妾今奉警幻之命,前往太虚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干情鬼。妾不忍一别,故来一会,从此再不能相见矣。”说着便走。湘莲不舍,忙欲上来拉住问时,那尤三姐便说:“来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误被情惑,今既耻情而觉,与君两无干涉。”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影去了。
尤三姐和黛玉一样,性格都很决绝。
她们都属于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当她们完成人间的任务,回到原本的生活轨道,对人间历劫的马甲不会过度留恋。
黛玉和宝玉前世就颇有渊源,黛玉是绛珠仙子的马甲,宝玉是神瑛侍者的马甲,历劫完成,褪去马甲,神仙们或许感情会更深厚,但真正的神仙不会执着于人间的儿女情长,他们超然物外,可以做到“与君两无干涉”。
人间的一切经历,对神仙而言不过大梦一场,谁又会对一场梦执着呢?
印象再深刻的梦,梦里体验再有真实感,梦醒不过大哭一场,情绪过去了,该怎样生活,还怎样生活。
人不会因为一场梦改变人生轨迹,神仙也不会因为人间的历劫任务无法自拔。
梦对人来说是虚幻的,人间历劫对神仙而言同样是虚幻的。
梦醒之后,大家还是会该干嘛干嘛,神仙也同理可得。
编辑于 2024-05-06 09:57・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妙菇子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eek dreams - 2 个点赞 👍
癸酉本《石头记》第一百八回(大结局)
情不情僧遭逢穷途
幻中幻境展演情榜
诗云:
林倒鸟兽散,裙钗布星汉。
虚盈转如蓬,世人论未倦。
话说雨村背手在屋里转来转去,亦想不出法子。宝钗道:“盍不拿了银子去他府里致个歉,央求他高抬贵手,对旧事勿要较真。”雨村道:“看来只有如此了,不然就是裹了家私逃走也好。”宝钗道:“官人何其痴矣,咱诚惶诚恐费力费神才得此官位,若丢了官岂不是白活一世了,还是送些黄白之物求求他去,或许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雨村听了唉声叹气着拿了银子去门子府里讨饶去了。
宝钗坐在家里等着,不大会儿忽见莺儿进来道:“奶奶,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官兵前来抄家,说老爷的官职俱是买来的,要阂府全抄,主子奴才一概不许出去。”宝钗听了惊慌失措,头晕目眩差点昏倒,莺儿忙把他扶住了。
只见众多官兵闯了进来,浑推浑赶着命屋里人都站好了勿动,用绳子把屋里人俱且捆住,斥逐喝骂赶出院子,挨个站好宣问名姓,齐溜推往门外去了。莺儿哭喊扎挣道:“奶奶快来救我!”宝钗被官兵推着含泪不敢多言,只见贾府北门停着几辆囚车,有一干衙役站好一排等着。宝钗等被推上囚车,只见一卒挥着鞭子不停抽打叫骂,连踢带怂着要众人上了几辆马车,一干人马浩荡而去。
原来门子一心想报前仇旧恨,苦熬了些许年,在沙场奋力争战,由一小小兵卒发迹,屡次取得战功,官位越升越高,又使了些手腕,终于苦尽甘来,由圣上加官进爵入住京城。门子把雨村的以往贪酷之弊查个七八,也不要他速死,只想要他尝尝发配滋味,以体会当初自己充发时所受凄苦。
莺儿等奴仆皆拉到街市人口市场按优次卖了作别家奴仆,雨村、宝钗则往国之东北充军行役,一路受尽颠沛流离,苦不堪言。这日终到了风雪蛮荒之地,宝钗一病不起,虽百般埋怨雨村说自己命舛,然那有冷香丸调治,不久死去,就地葬在雪中,真是人生难料世事无常。雨村则在冰冷之异疆苦撑,又过了几载也一病而亡了,可悲可叹。正是:
菟丝引蔓附蓬麻,积金攒玉谁嫌多。
祸不寻人人自取,恶人自有恶人磨。
且说李纨在山里苦度光阴,听闻儿子在仕途浮浮沉沉,不免常年牵肠挂肚。忽有一日众官兵前来报喜讯,道贾老爷又升官了,要李纨穿上蟒袍进宫谢恩。李纨素来不喜功名,推辞道:“穿上这个倒也可笑,羞死人了。”然众人皆道是皇上亲赐,圣命不可违。李纨尴尬穿了却不合身,袖子长了许多,又向众人询问贾兰此次升官缘由。原来贾兰在疆场立下赫赫战功,圣上赐命嘉奖,将贾兰官职连升几级,贾兰贾菌二人皆爵禄高登。圣上听闻李纨守寡数载,辛苦教儿子读书扬名,感念落泪,深为敬佩道:“如此贞节女子,当为世人共仰,日后必立贞节牌坊,令后人敬仰效仿。”一时兴起,竟大笔一挥也封了李氏高官厚禄,派人去往山中给李纨紫蟒加身。
李纨受宠若惊,抛了破袄寒衣,戴上珠冠,披了凤袄,胸悬金印,头戴簪缨,八面威风坐了轿子进宫谢恩去了。一时哄动全城,无人不知,无人不羡。谁知李纨回家后不到一月就一病而亡,空使世人嗟叹。
贾兰见母亲病故,哭的寻死觅活,将母亲隆重葬了,又用金银珠宝作了陪葬,哭道:“生前没有让母亲过上好日子,驾鹤去了也多孝敬些钱财让母亲在那里花。”可叹李纨一生如冰似槁,无端获得爵位,又倏忽死去,身为举国笑,又是何必。
不说贾兰在京城飞黄腾达,只说又不知过去多少年,宝玉湘云一路漂泊流离。展眼又是中秋之夜,两个在街上踱步,见街上家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小孩子嬉笑着奔跑燃放爆竹,户户轩窗把盏行令,吆喝之声传遍街巷。宝玉边走边望月叹道:“人家都骨肉团圆,独咱们凄凉惨淡,可不是老天不公,捉弄你我?”湘云叹道:“自古月神掌管人间之兴衰浮沉,月之旨意要你死你就得死,要你败落你就不得荣盛,【批语:月之旨意合一“脂”字,难怪脂粉钗鬟都归神管。】那月宫里有蟾蜍,【批语:宝蟾乎?】有桂花【批语:金桂乎?】有嫦娥,【批语:黛玉乎?宝钗乎?妙玉乎?】有捣药的玉兔,【批语:菖菱乎?】有负罪砍树的吴刚,【批语:宝玉乎?似是玉一生负罪不轻,不孝无能,世人为鉴。】可比得你我。只是因何你我也似嫦娥如此凄冷,似吴刚如此内疚,皆是咱们未听父母教诲,故而辜负了一生。”宝玉不觉落泪道:“直到今日才知我此生大谬,然悔已晚矣。想当初只图一时之快,误结了不良子弟,把父母之劝当作混账道理,落得家败人亡。如今再找慈母严父告罪求恕,又到那里寻去?”湘云不禁泪落如雨。两个见几处府里开启轩窗,有人饮酒赋诗,也含泪每人赋《吟月诗》一首,以抒心怀。宝玉吟道:
人间今夜又月圆,兴衰谁问是何年?
飘零皓首抬眼望,暖溶月浮慈母颜。
湘云也吟道:
年年月圆照行客,几家把盏几僵卧。
莫怪青天月无情,沧海桑田皆寂寞。
两个吟罢坐在路边石墩上望月谈叙多时,有些乏了,才起身转回古庙来。谁知湘云回去不久便生病了,躺在柴草上茶饭不思,宝玉急的没法,又没有银钱带他疗治,惟有以泪洗面。
次日宝玉起来,却不见湘云,慌忙到街上寻找,把各处皆寻遍了,仍然未见湘云影迹。直找到黄昏,才在江畔看见湘云斜卧岸上,宝玉匆忙哭喊道:“云妹妹,你快回来!”湘云挣扎着回身一望,见宝玉跌跌撞撞赶来,含泪道:“我是不中用的人了,二哥哥别管我了,让我安静着去吧。”宝玉踉跄着过来坐在身旁,哭道:“别说傻话,你会好的。”湘云苦笑着摇摇头,望着满江斜晖,喘道:“夕阳西沉,年寿将尽,美韶光早已是昨宵陈梦,忍见家破人亡,空熬一生,亦于事无补。这世道岂容得你我,让我走吧,也早些脱离这污浊尘世。”宝玉悲愤盈怀,抽泣不已。湘云道:“人世消长起落,皆是命数常事,二哥哥何必枉自悲伤。”宝玉把他搂在怀里,却见他呼吸越发微弱了,眼望着斜阳落下,竟是含笑而去。
宝玉抱着他呆呆的望着斜阳,却见暮霭沉沉昏雾遮空,不觉天已全黑,宝玉似泥塑木雕坐了一夜,仍不肯起身。宝玉把湘云葬在江边,挥泪离了此地,往东路走来。又走了几个月,在海边停住了,身子越发沉重,觉的自己也要不久人世,想着死后连个葬他的人皆无,不如投奔大海,也省却了一座坟丘。
宝玉见海畔停一架孤船,踏脚进去,任船顺水漂流,他则卧在舟中睡着了,却被晨风吹醒。睁眼一看,只见船儿载着自己在海中漫行,周遭一片茫茫,一轮红日从残夜里生出,又大又圆,越发显得俗世空静,不染半点尘埃。宝玉不觉看的呆了,眼泪溢了出来,觉的自己也融化了,望海中纵身一跳,“咕咚”一声沉入海底。宝玉迷迷糊糊中被几双手拽出海面,脸上犹有泪痕,被带至空中,却见挽着他的是两个金刚大士,对他道:“汝命本不该绝,故警幻仙子令我等前来救你,带你到太虚幻境走上一遭。”宝玉不解也不则一声,任他们把自己带至天界。
远远的望见一座牌楼,好象曾到过的。只见远远飞来一位仙子,仙袂飘飞,华服艳姿,却是尤三姐模样,上前鞠躬道:“仙姑命我来引神瑛侍者入内,请随我来。”于是往前走来,只见石牌上大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是一副对联,乃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宝玉同三位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进入二层门内配殿,看到有许多匾额对联,不禁想起那年在秦氏屋里做的梦来,恍然大悟道:“原来梦竟是真的,我竟疏忽了。”但见那珠帘绣幕画栋雕檐后转出百余人来,都哄哄嚷嚷走来道:“仙姑今日宣布情榜,不知我们都封了什么名号。”宝玉见人群里都是自己的亲人朋友,不觉怔住了。
只见王夫人从众人中走出,和他四目相对,上来一把搂住泣道:“宝玉,这么多年不见,你怎么落魄到这步田地,为娘的心都碎了!”母子抱着大哭,旁边之人也都陪着落泪。宝玉道:“母亲,儿子不孝,荒度了一生,如今后悔也迟了。”王夫人哭道:“我的儿,你也是一头白发了,憔悴的不象样子了。若不是仙子说今儿你是最后一个前来销号的,我都认不出你来了,为娘就怕儿一世学业无成,把心也操碎,没想到你还是辜负了我。听云丫头说的你在冰天雪地里独钓,只把为娘的心也哭碎了。这些年我儿遭了这么多罪,难道是为娘造的孽太深,竟报到我儿头上去了?”宝玉泣道:“只怪儿子不成器,与我娘无干。”两个正在痛哭,忽见贾政也老泪纵横快步赶了上来一把抱住宝玉,三人皆哭个不住。
忽见一人颤颤巍巍过来道:“玉儿,想死我了!”宝玉扭头一看,原来是老太太来了,大哭着扑到他怀里。老太太撕心裂肺道:“玉儿,你怎么受了这么多的苦,快把人哭死了。”大家都有伤感之意。
又听有人喊道:“给宝二爷请安了。”宝玉抬头一看,只见晴雯、袭人、小红、紫鹃、麝月、雪雁、秋纹、碧痕都围上来了,仿佛大家又回到从前在园子里的时候,都哽咽起来。宝玉和他们叙了往日之情,都悲喜交集。晴雯道:“今儿仙姑说了,来这里销号的一共一百零八人,正合仙家术数,皆是在人间故去的人。”
宝玉见湘云也在人群里,上去一把拉住哭道:“云妹妹,我没能力治好你的病,实在愧疚。”湘云道:“这都是我命不好,怎怨的二哥哥?”宝玉又看见宝钗也在其中,诧异道:“怎么你也离了人世了?”宝钗哭道:“相公好狠心离我而走,害的我孤苦无依。”宝玉脸有愧色道:“我对不住你,如今后悔又无益了。”又往人群里寻找黛玉,却不见人在那里,只看见的是:元春、妙玉、迎春、探春、惜春、巧姐、李纨、秦可卿、香菱、平儿、宝琴、邢岫烟、宝蟾、娇杏、尤二姐、尤三姐、瑞珠、宝珠、李纹、李绮、鸳鸯、司棋、金钏儿、玉钏、茜雪、莺儿、柳五儿、抱琴、待书、入画、彩云、翠缕、春燕、绣桔、嫣红、佳蕙、翠墨、坠儿、丰儿、莲花儿、蝉姐儿、善姐、琥珀、绮霰、银蝶、小鹊、秋桐、四儿、贾赦、贾敬、贾政、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贾代儒、贾珍、尤氏、林如海、甄士隐、贾蓉、贾蔷、赵姨娘、贾环、钱槐、马道婆、薛蟠、贾雨村、王仁、孙绍祖、冷子兴、金荣、甄宝玉、柳湘莲、冯渊、贾瑞、贾兰、冯紫英、陈也俊、贾琏、卫若兰、贾琮、贾菌、倪二、二丫头、秦钟、潘又安、夏金桂、张道士、贾芸、王板儿、多姑娘、门子、蒋玉菡、刘姥姥。只是不见凤姐,甚为纳闷,因问众人,都说:“二奶奶因那回到人间大闹一场,犯了天规,关在地狱受罪还没有放出。”宝玉听了,便知感叹。
忽见警幻仙姑领一人飞来道:“今儿是情榜发布之日,岂能少了熙凤,故把他从地狱里带来,和大家一起听榜。”凤姐见了贾母王夫人等,自是亲热异常说个没完。宝玉走入一座宫门寻找黛玉,见一个仙女看着白石花边一颗红叶青草,其妩媚之态,令人心动神怡魂消魄丧。宝玉呆呆的看着,见仙女向他施礼道:“我是管理绛珠仙草的,神瑛侍者莫非又来找绛珠仙子的,我把他唤出。”正说着,忽见绛珠草变成一个佳人,站在宝玉面前,不是别人正是黛玉。两人相对无言,都黯然神伤。
半天,宝玉才哭道:“妹妹,哥哥对不住你。”一语未了,忽听后面有人喊道:“宝二爷、林姑娘快到大殿来,仙姑要发榜了。”两个急步往大殿来,只见警幻仙姑拿着情榜念了一遍,又贴在墙上。众人都拥了上去看写的什么,只见写的是:
——金陵十二钗正册——
情情——林黛玉,无情——薛宝钗,情尊——贾元春,情敏——贾探春,
情憨——史湘云,情隐——妙玉,情懦——贾迎春,情冷——贾惜春,
情雄——王熙凤,情缘——贾巧姐,情槁——李纨,孽情——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
情呆——香菱,情妥——平儿,情壮——薛宝琴,情贫——邢岫烟,
情魅——宝蟾,情侥——娇杏,情悔——尤二姐,情刚——尤三姐,
情殃——瑞珠,情累——宝珠,情颖——李纹,情聪——李绮。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情勇——晴雯,情箴——袭人,情屈——小红,情慧——紫鹃,
情守——麝月,情谮——鸳鸯,私情——司棋,情烈——金钏儿,
情怨——玉钏,情谅——茜雪,情络——莺儿,情折——柳五儿。
——金陵十二钗三副册——
情忠——抱琴,情斥——待书,情央——入画,情蹉——彩云,
情宽——翠缕,情弱——雪雁,情妒——秋纹,情宁——碧痕,
情平——春燕,情善——绣桔,情让——嫣红,情和——佳蕙。
——金陵十二钗四副册——
情豁——翠墨,情赘——坠儿,情随——丰儿,情拒——莲花儿,
情施——蝉姐儿,情切——善姐,情静——琥珀,情从——绮霰,
情护——银蝶,情逊——小鹊,情悖——秋桐,情顽——四儿。
——金陵十二主子——
情慈——贾母,情贪——贾赦,情疏——贾敬,情严——贾政,
情执——邢夫人,情直——王夫人,情劝——薛姨妈,情训——贾代儒,
情奢——贾珍,情忍——尤氏,情儒——林如海,情帮——甄士隐。
——金陵十二恶人——
情奸——贾蓉,情虚——贾蔷,情恶——赵姨娘,情逆——贾环,
情衅——钱槐,情邪——马道婆,滥情——薛蟠,情婪——贾雨村,
情诓——王仁,情猖——孙绍祖,情诡——冷子兴,情欺——金荣。
——金陵十二公子——
情不情—贾宝玉,情乖——甄宝玉,情侠——柳湘莲,情冤——冯渊,
情障——贾瑞,情承——贾兰,情豪——冯紫英,情隘——陈也俊,
多情——贾琏,情英——卫若兰,情孝——贾琮,情继——贾菌。
——金陵十二杂家——
情义——倪二,情遇——二丫头,情种——秦钟,情约——潘又安,
情毒——夏金桂,情诳——张道士,情救——贾芸,情俗——王板儿,
情纵——多姑娘,情钻——门子,情贴——蒋玉菡,恩情——刘姥姥。
另有诸人考语,因一一看去,乃是:
贾宝玉——痴情是他,无情也是他,自择无牵无挂,却是悔尽此生,故曰情不情。
林黛玉——既为情情,则痴情甚而托付此生,故有还泪之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天下英雄豪杰齐来一哭。
薛宝钗——观人静慎从容,雍容典雅,实乃热面冷心,故曰无情。
贾元春——品貌才情有皇家风范,故曰情尊,惜世事无常,空留嗟叹。
贾探春——才志聪敏,生不逢时,远嫁难归,后海寇败退,不肯服从污流,逃至山野,终身与泉石为伴,可叹可敬。
史湘云——才品不让薛林,有大英雄本色,名士风流,傲骨不肯将就寻偶,情愿终身流离,真豪杰也。
妙玉——金玉仙质,孤僻傲俗,壁立万仞,有天子不臣,诸侯不友之风,故曰情隐。
贾迎春——才德不能兼顾,懦弱一生诟病,故曰情懦。
贾惜春——非为虔诚信佛,实乃孤介绝情,冷心冷面,老死庙宇,可悲可叹。
王熙凤——治世之能臣,贪酷之奸雄也,一生好强,家败又无力回天,自省自怨,适足为后人宝鉴。
贾巧姐——敬老怜贫,媒鬻之报,所谓灿烂终归于平淡,孰欢孰悲?
李纨——幽闲贞静,无为无才,老来富贵,倏忽死去,可笑乎,可悲乎?
秦可卿——风雅绝伦,却出身鄙贱,以色败家,遗恨无穷,实乃孽情。
香菱——满眼无物不可心,无人不可人,心机独缺,命绝悍妇之手,真情呆矣!
平儿——处污秽之中而能自清,位纷乱之中而能调和,乃良才也,因何薄命若此,可伤可泣。
薛宝琴——色艳如花,命苦如芥,中年亡故,稚子独承家,唯叹时不我待。
邢岫烟——漠然其遇,淡然其衷,贫女不忮不求,与人世毫无争患,涵养风度超群,然命断流放,惜兮叹兮!
宝蟾——情似烈火,心如蛇蝎,容若桃花,鄙如流水,因何聚于一身,实乃鬼魅之祸。
……
宝玉尚未尽读,被警幻止住了道:“先听我把各人使命说了再看,有的是时日。”于是又把这一百零八人分在各司任职,有的是“痴情司”,有的是“结怨司”,有的是“春感司”,有的是“秋悲司”,一时也说不尽。
宝玉对众人感叹说道:“想我自幼生于金门玉府,赖天赐祖恩,着雀裘锦衣,食饫甘美馔,深蒙父兄宠爱,却不惯人间是非曲折,厌高低尊卑束缚世人,自以为自古多少帝王将相,将那功名富贵看的过重了,曲解了孔孟之道。想那闺阁裙钗平民子弟亦有聪明灵秀娇姿倩容,一并使其泯灭,何其错谬。上天有好生之德,世法平等,不可错会了圣人教导,然我虽有一颗真挚赤子之心,然过于顽劣,桀骜难驯,未肯听从父母兄姊之尊尊训戒,又误受纨绔公子之靡靡邪诱。岂知一味看重优雅谈吐妍美容貌,犹如以附子疗疾,以鸩毒止渴,荒废了一生事业,半点功名亦未得取,不堪为社稷国家出力。如今国破家亡,我岂不后悔,于今只有叹息罢了。”众人听罢慨叹不已,从此仙家又多了众位帮忙的下手,自是皆大欢喜,不在话下。
话说通灵玉在民间躲躲藏藏,出入于草堆旷地,唯恐被俗夫知觉或卖或砸或污,整日过的不甚开心,颇为后悔当日来至人间,受这般折磨。这日又躲藏于垃圾场,忽见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来寻他,心想:“当初他曾劝自己不要来尘世,自己不听,如今这般落魄,恐被他二人耻笑。”遂矫情躲于煤堆旁,仍被他二人看见,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了通灵玉飞回天界,放回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石头经历人间一番梦幻,对尘世亦不再眷恋,从此屹立青埂峰下,自为返璞归真。后人赋诗一首总结道:
豪华去后笙歌散,兴亡阅尽泪难干。
妆台鸾镜事已空,碧草寒垄情似烟。
君王一怒诸臣惊,忠良贤愚谁能辨。
一朝结冤深难解,谁知天道有循环。
我今忏悔性悟彻,照见本心仁与善。
高堂大厦孰知苦,金屏绣褥啼痕连。
云窗雾阁隐妒容,鬓云斜軃生埋怨。
锦衣玉食尝无味,红粉王孙恋嗔言。
祸因恶积福缘善,涤心洗孽仰圣贤。
盛衰消长辨分明,子孙久享在人间。
【批语:是书至此暂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另有批语诗:红楼梦已尽,朱门痴未完。荒唐又辛酸,世人同悲幻。】
发布于 2024-05-05 06:1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枕霞旧友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红楼若梦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张三丰 - 0 个点赞 👍
这是《红楼后梦》。
黛玉能否回到太虚幻境吗?不能。
黛玉不能渡劫,她是薄命司的。
薄命司的人如果修道参禅,可以通过悟道复还本质,回归原位。黛玉第一次跟癞头修道参禅的机会被林如海断送了。从她见“外姓亲友”的那一刻,她的人生就已经万劫不复。之后如果不是遇到贾宝玉,她的参禅水准也是很高的,她依然有自悟可能。她的人生第二次悟道的可能也耽误了。所以黛玉没有可能复还本质,回归原位。
黛玉在人间没有功业,因此也无法像宁荣二公那样成为民间神灵。作者曾经提到她成为“一品夫人”,说明她有成为民间神灵的可能,但是这一时期,作者面对的现实是残酷的,李纨也去了黄泉。所以黛玉也没有成为民间神灵。
薄命司的人除去这两种情况,都是去了黄泉,如贾元春,秦可卿,李纨。只有枉死,有了冤屈,伸诉成功,才能投胎。否则就永世不得投胎,永堕黄泉。黛玉哪有什么冤屈?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的。所以,黛玉永堕黄泉,万劫不复。
假设黛玉成为鬼,或者自恋想象一下如果成为神,或仙,她能否认识贾宝玉?
答案是认识。
成为鬼的秦钟认识贾宝玉。成为鬼的秦可卿认识王熙凤。这是鬼认人。
赤瑕宫的人认识神瑛侍者的生魂,同样也应该认识绛珠的生魂。这是仙认魂。
民间神灵,宁荣二公嘱托警幻仙子,说明灵认仙的。
从押送秦钟的鬼差的态度里可以看出,鬼对于宝玉的恐惧。即鬼对于仙的恐惧,鬼对于神灵的恐惧,以及鬼对于大道的恐惧。
因此。黛玉是认识贾宝玉的,不论贾宝玉成为仙,成为神灵,成为鬼。
最后贾宝玉去了哪里?
黄泉。
如果她们还能相遇,黛玉见到贾宝玉会干啥?
还了最后一滴眼泪。
编辑于 2024-05-04 21:2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周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