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地球的卫星轨道,有个一千吨重的复杂结构,如何把它安全稳当的降落到地面?
比如外星人的宇宙飞船,飞到地球周围时抛锚了,我们想把它降落到地面来进行拆解研究,咋能把这大家伙顺顺利利的降落下来而不是坠毁?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汤工子 - 2 个点赞 👍
要将一个重达一千吨的复杂结构安全稳当地从地球卫星轨道降落到地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精密和复杂的步骤。以下是基于现有技术和方法的详细步骤:
- 轨道调整:首先,需要对该结构进行轨道调整,使其进入大气层。这通常涉及使用火箭发动机或其他推进系统来改变其速度和方向,以确保它能够安全进入大气层并最终着陆。
- 减速措施:由于进入大气层时会遇到巨大的摩擦力,导致速度迅速下降,因此需要有效的减速措施。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反推火箭、空气刹车(通过释放燃料或其他物质产生阻力)或特制的减速伞。
- 精准定位与控制:在接近地面时,需要利用高精度导航系统,如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MU),来确保结构能够准确无误地着陆在预定的地点。这可能涉及到实时数据处理和自动控制技术,以调整飞行路径和姿态。
- 视觉识别与自主降落:可以采用视觉识别系统,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来辅助降落过程。这些系统可以帮助识别地面标记或特定位置,从而实现更精准的着陆。
- 安全措施:考虑到重量和结构的复杂性,可能还需要额外的安全措施,如增强型降落伞或多级开伞程序,以确保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着陆。
- 监控与控制中心:整个降落过程需要由专业的监控和控制中心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所有系统正常运行,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大幅提高从地球卫星轨道安全降落一千吨重复杂结构的可能性。然而,这样的任务仍然充满挑战,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和严格的操作程序。
发布于 2024-05-09 14:3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 个点赞 👍
将一个重达一千吨的复杂结构从地球卫星轨道安全降落到地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确的工程设计和操作。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步骤概述:
- 轨道调整:首先,需要调整结构的轨道,使其逐渐降低高度。这通常通过进行多次小的推进机动来实现,以避免过大的加速度对结构造成损坏。
- 减速和再入大气:当结构的高度降低到一定值时,需要通过推进器进行减速,使其进入地球大气层。这个过程中,结构需要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大气层,以减少再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气动压力。
- 热防护系统:由于再入大气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结构需要有良好的热防护系统(TPS),如隔热瓦、涂层或其他先进的材料,以保护结构不受高温损坏。
- 导航和控制:在再入过程中,需要精确的导航和控制来保持正确的飞行路径和姿态,确保结构安全降落到预定区域。
- 降落伞或气动减速器:在较低的高度,可以使用降落伞或气动减速器来进一步减速,特别是在结构重量很大时,这些装置对于安全降落至关重要。
最后,结构需要安全地着陆。这可能涉及到着陆架、气囊或其他着陆缓冲系统,以减少着陆时的冲击。
一旦结构着陆,需要进行地面操作,包括检查结构完整性、处理任何潜在的危险物质(如燃料或推进剂),以及将结构从着陆点转移到最终目的地。
整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强度、质量分布、气动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并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模拟,以确保安全稳当地将结构降落到地面。此外,还需要遵守国际规定和协议,确保降落过程不对其他航天活动造成干扰。
发布于 2024-05-08 11:5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木金漫视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阿卡 - 1 个点赞 👍
瞎猜。1。按题,肯定主要要用反冲火箭发动机阵列,为减轻其负担,大型降落伞阵列可能是需要的。2。发动机燃料用固体和液体总的说全过程是不划算的,可能的途径之一是全电驱等离子发动机,所用的电大概可用核电池,或核发电机(裂变发电目前实现,如核动力潜艇和核动力航母,聚变发电机在结构,体积,重量限制下能否实现不好说),或光电转换器等。3。除了发动机外,还要配备AⅠ信息系统(百千台发动机的同步和控制,降落地点的信息探测,选择,导航等等)。
上述是目前概念,基础原理上说得通的,剩下的是技术问题和工程问题,至于以后会否可利用暗物质,暗能量,什么曲率引擎,引力电能转换器等,不确定有无可能。
发布于 2024-05-04 11:1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lingeng1111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x760506 - 0 个点赞 👍
不说计量谈毒性是耍流氓。
你不说这个一千吨的复杂结构的结构强度,体积,怎么给你出解决方案?
你不说这玩意能够在地球同步轨道停留多长时间,怎么给你出解决方案?
不说能够付出的成本问题,怎么给你出解决方案?
题主提到:“比如外星人的宇宙飞船,飞到地球周围时抛锚了”。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玩意降落到地面上呢?派人上去研究不好吗?
就算你想把这玩意降下去,这玩意的动力系统会不会自动矫正航线?火箭的推力可不足以抵抗太空飞船啊。
如果是我,就不断发射运载火箭,以这艘宇宙飞船为基础,在地球卫星轨道上建一个空间站。
然后在密封的空间站里面慢慢研究这艘外星飞船。
如果真的不计成本,不限时间,必须把这玩意降落到地面上还是有可能的。
比较理想的方案是大量飞艇作为支撑,撑起若干个超级巨大的降落伞。
利用若干个超级降落伞提供的空气阻力,将一千吨的大家伙以一定速度降落到海面上,这具备一定可行性。
注意!降落伞的排布范围可能会超过50公里。
但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太多,例如狂风,例如敌对势力的攻击等等。
发布于 2024-05-07 19:0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风电氢能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糖果 - 0 个点赞 👍
先说答案 拆
拆到10吨以内
精密结构用航天飞机滑降
外壳结构可以考虑 海面伞降
降落伞达不到那么大面积
火箭达不到那么大功率
如果现在人类是否能够达到以上两项技术,就不需要研究什么外星飞船了。
发布于 2024-05-04 12:0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大梦今生醒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Q sh - 2 个点赞 👍
没有办法。
上世纪曾有过将20吨级别载荷带回地球的能力,但是从未使用过,包括抢修哈勃都是太空作业,没有将哈勃带回修理的方案。
轨道上的物体,速度是7.8km/s,重返大气层时会强烈压缩大气,产生2000℃的高温,所有的火箭引擎都无法在这种情况下点火。
如果在轨道上就用火箭将载荷慢慢减速,一直托着载荷到达地面,这近乎玄幻,至少化学火箭没这能力。
至于在轨道分解这个1000吨的宇宙飞船,也是科幻内容,现在没有这种装置和技术。
但是将这艘飞船推到月球降落,现在是有可能做到的。1969年降落的登月舱质量45吨,20倍的能力现在可以想办法。而且月球没有大气层,不用考虑气流冲击影响,在降落最后阶段点火减速是可能的。
发布于 2024-05-07 12:55・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稀奇 - 1 个点赞 👍
地外文明的恒星际飞船的话……个人建议你最好拖远一点拆,比较理想的是弄到月球背面,确认安全再考虑要不要把部分样品送到地面实验室。
当然你要是想不开非得整个弄下来的话,那还是猎鹰火箭接力吧。千吨这个级别,就别想搞什么“弯道超车”了,老老实实化学火箭反推,其他的花架子顶天就是个蹭存在感。至于脑袋一拍的黑科技……你猜它要是真靠谱各国航天机构为啥不用?
发布于 2024-05-07 12:3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Ace 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