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猫虽然没读大学,但毕竟还是大学生的年纪,所以他的悲剧一定程度上源于大部分大学生(或者说尚未进入社会或者社会阅历浅的年轻人)共有的一种思维,那就是认为“努力一定会得到正反馈”。
在良性或者单纯的环境下,这么想并没有错,就像学生时代,好好读书、提升成绩就会得到表扬。在这样的环境中,判断机制很清楚,所以行为的意义是明确的,而每一件事所带来的收获和结果也是可以预判的。
虽然胖猫脱离校园环境应该已经好几年了,但从他的生活环境和职业来看,他此前的境遇姑且是良性且积极的——家人关心且爱护他,或者至少有着正常的来往;在他的职业方面,他非常有天赋,能力在同行和客户中颇受好评。这说明他大概过着一种单纯且顺利的生活,就跟一部分家境不错的学生一样。
而胖猫和谭竹的关系,很难说得上是一段良性的关系。虽然胖猫自己认为这是一段浪漫关系,但恐怕在包含谭竹的所有其它人看来,这份爱情就是他的一厢情愿,谭竹对他可能连最基本的关心都没有付出,更多是拿他当一个“客户”或者“猎物”。
所以在面对这种从未体验过的关系时,胖猫出于路径依赖,选择了延续以前的做法,那就是试图用付出和努力来打动对方,试图在这份关系中得到正面的反馈。也许也会有人质疑,胖猫也许并不在乎谭竹怎么想,但胖猫既然会因为恋情结束而寻短见,可见他最起码渴望得到谭竹的认可和接纳。
但是谭竹表现出的却是完全的敷衍和冷漠,她和胖猫的相处模式完全不像情侣,甚至不像普通朋友。哪怕是交情一般的普通人看到胖猫生前的那种生活方式,大概都会忍不住劝他几句,哥们儿,爱惜一点自己,对自己好点,但是谭竹对此却是默许的,甚至没有任何意见。
所以胖猫的爱情就是单纯的自我感动和自我欺骗罢了。谭竹与其说是PUA他,不如说只是单纯的利用和占便宜而已——PUA的本质是精神操控,而谭竹对于胖猫完全是用后即丢的态度,根本谈不上操控,PUA胖猫的人就是他自己。
但是这种情况对于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也很常见,毕竟在我国,很多人也就是在这个岁数才第一次与他人建立浪漫关系,表现得青涩稚嫩,把握不住分寸,不会认人识人,这些都是情有可原的。
而也正是如此,遇到像谭竹这种对于自己毫不关心、毫不在乎的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进入社会的第一课,那就是意识到很多人真的完全、完全不在乎你。
你过得好不好、有什么样的成就、对他们是什么看法,这些人一点都不在乎,也不想了解。你甚至没有充分的理由去指责他们,因为他们只是对你不感兴趣而已。
向这样的人证明自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他们对你没有期望,也不会给出什么反馈,处理这样的人际关系,最好且最理智的选择就是及时止损并保持距离。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很多人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旁人的眼中,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比起旁人的看法,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也许才是更重要的。
由此,很多年轻人一次又一次地遭遇不合理的反馈机制以及旁人的冷漠,并从中逐渐培养出了独立的自我,以及独立的价值判断,而这些东西的核心,就在于树立起一种观点:
“我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我,我也没有义务去向任何人证明自己,所以,比起别人的看法和感受,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的想法”
而胖猫的悲剧就在于,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在这关键的第一步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虽然关于胖猫的看法众说纷纭,但不论共情胖猫与否,很多人会承认的一点是,在他那样的年纪,很多人都会做出类似的傻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而这些事后会觉得愚蠢可笑的经历,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单纯的黑历史,可能是宝贵的青春回忆,也可能是重要的人生经验。
但不论如何,只要能坚强地跨越过这愚蠢的第一步,你就会从中获益,逐渐成长,日益成熟。
而胖猫的悲剧就在于,这份经历本可以成为他成长的养分,却变成了他人生的终点。
不论认不认可他,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是一场充满了遗憾的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