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好奇)Si阳面的人怎么描述Si/对Si有什么看法?

这id就这样吧
7个点赞 👍

从Si dom视角说说,略抽象:

1. 对于客观事物的记忆力未必好,但对事物的主观印象和感受通常很清晰

E.g. 去年去过海边,已经不记得大海的形状和颜色了,但记得被惬意和忧愁同时占据心头的矛盾感

2. 特定印象和感受可以被多次触发,并几乎完全还原

E.g. 某日翻阅照片,当时的心情又一次涌现出来

3. 带来此印象和感受的原事物不是触发的必要条件

E.g. 今年没有去海边,但是某日听歌随机到一首南方之星的夏をあきらめて,感受着纱窗外逐渐涌进卧室的热流,忽然又出现了那一天的感受

4. 无论是原事物,还是成功触发过此感受的其它事物,都不保证每次成功触发。触发具有一定随机性

E.g. 有时拿出照片看,或者听那首歌,甚至回到那片海,都未必能回到当时的心情

5. 印象和感受未必能用语言准确表述,自己沉浸进去很容易,带别人一起进去很难

6. 有时会使用不精准的语言去标记概念,或做不准确的类比,虽然逻辑不显而易见,但“感受起来近似”,反而利于储存。日后使用时,Si会试图根据感受对概念进行精细还原,错误标记并不太影响使用

(注:si采用的记忆手段相对迂回,容易失真,但却在主流印象中和记忆力好联系在一起。我个人猜测,感知并不影响记忆力,但si对记忆的态度普遍积极信任,也倾向频繁调动记忆。正是这种表象唬住了外人,就像成天泡球馆的人会被以为球技好一样)

7. 还原比较耗功,容易显得反应延迟。另外,比较难控制信息还原到适当程度立刻停止,可能出现近似强迫症行为。如果被一时的感觉牵着鼻子走,可能出现井喷式输出,简称啰嗦

8. 非理性功能主导,即使使用Te/Fe,依旧会出现逻辑不明确的观感

E.g. “如果你喜欢的人已经有了伴侣,你应当彻底放弃。让对方冒着背德的风险选择你,你太自私。从ta选择你的时刻开始,你们就双双堕下了深渊。”

(基于感受的非理性结论:背德的幸福不会真幸福。如果问为什么,Si可能用Te/Fe反推,但结论其实是先有的)

9. 比起检查事实,倾向检查感受的变化。事物的呈现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稳定地为自己提供统一的感觉,使自己不至于与外界脱节。由于外部维稳倾向高,一旦感觉出现扭曲变形,首先怀疑自身动荡

E.g. 即使架起圣诞树,也再没有小时候过圣诞节那种欢欣期盼的感觉了。大概是我自己变了

si使用者绝对算不上后知后觉。看起来后知后觉,可能是刻意开了免打扰模式。“没感觉到”,其实是“不想感觉到,因为太容易感觉到,感觉到了就得协同调整,真是压力山大”。樱花妹的不安です你细品(

10. 娱乐休闲时,偏好文字的几率大于图像(猜测)。部分图像可能已经充当了既存感受的触发器,s人无法像n人一样无视这些图像,因此新感受的形成大大受限,容易感觉无聊

发布于 2024-05-08 13:42・IP 属地北京
柏清歌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