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回答

在关键岗位如何抵御贿赂?

知乎用户
2个点赞 👍

个人从充分理解接受贿赂是不划算的作为起点:

人不论在啥岗位,从业都身处增值链条上。从业不增值,岗位本身就没啥存在的必要。

各个岗位花小钱办大事,精准严谨,最终成果在市场上有效益,组织才有足够利润分配回岗位所处的增值环节。

题目说关键岗位,通常就是以筛选、鉴别、规范、确权、风控为主要劳动方式的增值环节。贿赂是针对这种劳动通过私人支付利益来影响劳动成果。

而行贿也追求“花小钱办大事”,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影响合作方关键岗位的劳动成果的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增值手段。那这个增值就必然要在行贿人所处的增值链条上体现效益,所以行贿成本也会提现在关键岗位最终交付的的劳动成果中。

贿赂份额/体量小,说明劳动的价值成色低,本身劳动价值和岗位存在合理性都面临较大的挑战,精力应当放在追求劳动价值成色,争取胜任和职业道路的精进上,就这点成色还要被污一道,除非不想干了,没有必要涉险受贿。

贿赂份额/体量大,说明行贿方利润空间大且竞争不充分,那身处增值链条的交付成果一定是效益欠佳的,要么挤压其它环节预算,导致追求品质的能力整体下降,要么由于此环节付出了超额的增值成本,最终表现在价格上市场上就缺乏竞争力。由此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和缺陷就会反过来危及各个增值环节,身处组织倾巢覆卵自己职业发展也受限,其次激发起组织的免疫自查系统,而开放的市场、高速流动的数据和产品服务迭代,会让不经济的增值环节被暴露。即便没有直接受贿证据,也会因为比对下来,增值水品不足而被优化。

首先经济账就算不过来了。

其次选这个还是选那个,这样还是那样,都有应不应该在上面悬着,全神贯注让事情变得理所应当都非常费劲,需要很多人的协作,而被认为没有资格诚实地去追求理所应当,会丢失很多潜在的伙伴。

最后就是受贿需要同时承担刑事责任和财产处罚,要冒着社会活动终止的风险获利,风险和收益就完全不对等了。追求在职业道路精进,努力做有效益的事,其中一部分动力就是不用成为这样的人不是吗。

(框架大致是这样,把条件提取出来挨个加不,比如:不以服务组织生产增值为目的设立的岗位,不用接受市场检验的组织,劳动成色差也不会面临验收的工作,不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服务,透明度奇低的供应链和价值环节,不鼓励诚信伦理的社会环境,较容易逃避法律问责的监督环境,即便努力工作不铤而走险也没办法生存的经济环境。。。上述身处哪个又都会给抵御贿赂增加难度,所以好好活着的努力方向不就是不让环境变成这样/不身处这样的环境/不误判自己身处的环境吗?)

发布于 2024-05-08 01:33・IP 属地广东
悦啬夫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