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古代文人墨客们便有着数不胜数的写景佳作。从五湖四海的壮阔波澜,到三山五岳的巍峨壮观,再到蓬莱仙境般的神秘莫测,无一不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奥秘。

现按朝代分类,便于梳理汇总。如果对你有所助益,请给个三连:△+❤️+⭐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唐·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吴融《富春》: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宋·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
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
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辛弃疾《生查子· 独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宋·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宋·寇准《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明·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清·王鑨《登蓬莱阁》:
蓬莱阁在海之旁,海抱蓬莱接大荒。
阁外不分天上下,眼中惟见海茫茫。
金翻波浪来精卫,火合乾坤出太阳。
我自登临观造化,古今无尽是文章。

发布于 2024-05-09 16:09・IP 属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