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道德谴责和表达同情,还该分析下产生悲剧的土壤。
毕竟和胖猫类似的人不在少数。
聊胖猫得先聊聊陪玩这个职业,或者说以提供情绪价值为主的职业。
如果你点过陪玩,你就会发现,这群人出奇地相似。
他们年纪轻轻,学历一般,家庭普通。
跟他们聊天,只能聊游戏和恋爱,扯别的就是跨服沟通。
因为他们只会打游戏,生活里也只有游戏。
每天除了等单子,就是打单子。
床和电脑桌两点一线,经常十几二十个小时不睡觉,老板一call就得起来开电脑。
很累的。很孤独的。
这种日子过久了,人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活着。
以前认识一个陪玩妹妹,她说她都舍不得好好睡觉。
因为知道这行做不了一辈子,所以拼了命地赚钱。
一个小时赚几十块=睡觉就是在亏钱=出门消费就是翻倍亏。
试想,一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电脑桌前打游戏,端着嗓子叫哥叫姐,跟狗摇尾巴似地求别人点一单,有什么不开心都憋着,变着法地思考如何讨好老板——这不可怕吗。
再说下陪玩圈。
陪玩圈其实跟夜场没什么区别,同一个性质,做的事不一样而已。
这圈里富哥富姐很多。比心那种app上的老板上不得台面,真富的都在yy和陪玩店点,一个月几万几十万消费都很正常。
17年那会我还小,玩天刀,氪金充时装刷代购,以为自己冲了点钱很牛了。后来被人带去yy陪玩频道玩,有幸见到了神仙打架。
俩男的隔空对骂,互发频道广播。(发广播免费但有cd)
他俩撒钱让人帮着发,互相阴阳了一晚上。
一个撒了八十多万,一个撒了六十多万。
这只是吵架啊。
只是吵架,一套房扔出去,连个响都听不到。
现在我们把两者结合。
一个出身普通的小孩,每天对着周公子和鲶鱼摇尾巴,舔着脸叫哥叫姐,他在赚到钱的同时会有多emo。
羡慕嫉妒恨,自卑,自厌,想重开。
种种情绪在心中酝酿发酵,不宣泄出去人会疯的。
但陪玩没有时间培养爱好,因为时间得留给老板。
那能怎么办?刷抖音和谈恋爱咯。
这哥们儿不是我见过最离谱的陪玩。(圈钱的陪玩很多,但恋爱脑的陪玩也不少。)
说说我还记得的吧。
例一。1819年,缅北还没广为人知。女陪A和男老板谈恋爱,奔现。后面说是出国了,人却再也不见了。
例二。女陪B网恋奔现,养男友,十几万积蓄全花完了,被男友带着搞网赌借网贷,一年不到欠了六十万。
例三。男陪C和女老板谈恋爱,以为自己傍上了,结果对方是假富姐。
也行吧,两人奔现了,冲结婚去了,彩礼给了。
结果那姐喝醉了说对不起他,哪对不起呢?
哦,人家有俩小孩,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
男陪C舍不得分,含泪当爹,努力接单养孩子。
打游戏时老板听到他家孩子闹,说,小C你真牛,二十出头就俩孩子。
男陪C欲哭无泪。
太多了。太多了。
这群人最常干的事,就是对外人斤斤计较,却在对象面前格外温顺。
要什么给什么,任劳任怨,像头连杀都不用捆的牛。
就算感觉自己被骗了,他们依旧自欺欺人,傻乎乎地缝缝补补。
我一开始觉得他们干的事真离谱。
后来想明白了。
悲剧的源泉在于,以提供情绪价值为工作的他们,却很少得到爱和关注。
久而久之,他们成了冒着冷风的黑洞,散发着脆弱和孤独的气味。
快溺死的人,看谁都像是稻草。
当别人靠近时,他们先是谨慎,再慢慢卸下防备,最后迫不及待地接受那些真真假假的安慰和温暖。
不巧,他们很容易依赖上某些人,习惯了就不离开。为了情绪价值,把自己碾碎也没什么。
他们太傻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这些孩子太傻了。
PUA他们,根本不必用什么高超的技巧。
只需要足安全感,陪着他们,调动一下荷尔蒙,画画饼装装纯爱,再安慰安慰他们从前的悲惨遭遇……
只要形成习惯性依赖,那他们就开始飞蛾扑火了。
说到底。
他们这种人,找的不是对象,而是确认他们存在的主体。
这个主体可以丑恶,可以虚伪,可以破破烂烂,可以一文不值。
只要不离开他们就行。
这种感情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一种宗教信仰。
既然看到了神,那就不顾一切去朝圣。
毕竟。
越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越是崇尚悲壮。他们期望自己像一场惨烈又绚烂的烟花,为了某一事物而盛放,从渐渐灰败的余烬中确定自己的意义。
以上是很粗略的总结,只能给这种人描个轮廓。
胖猫是这种人的清醒版,加强版。
有人说他父母很爱他,姐姐妹妹也很爱他,他不缺爱。
或许吧。
但人需要不同种类的爱,就像做菜要放不同的调料。
光有亲情就够了吗?做菜光放盐或糖就行吗?
亲情很好,可那不是胖猫要的爱。
胖猫是个有些病态的人。
试问,普通人谈普通的恋爱,会把全部身家都押上吗?
我没有讽刺胖猫的意思。只是在剖析。
请大家记住,一个人只有在期望高的时候,才会投入相应的筹码。
胖猫这种程度的付出,意味着他要的不是简简单单的爱。
“我想和你在一起,血肉合二为一,两具身体里只有同一颗心在跳,灵魂也一起烂成泥。我没法不爱你,因为你就是我自己。”
这种爱很偏执,但在付出足够的情况下,我不觉得过分。
可惜女主拒绝了,拒绝提供对等的爱,却收下了胖猫的钱。
再看下胖猫和别人的聊天记录。
怎么说呢。
可能是我太过敏感了,我觉得胖猫对人有种亲切的疏离感。
然后又看了下胖猫和女主的聊天记录。
原图我懒得贴了。只说一点——
虽然他转钱的样子傻乎乎,但我要说的是,胖猫这个人是不笨的,甚至是很聪明的。
分手后,女主还试图钓他,维持表面的平和。
胖猫却说,我们已经结束了。
他没有表达出任何欲望,没有任何幻想和奢求,更没有死缠烂打哭哭啼啼。
甚至连一句责怪都没有。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女主在骗他利用他。
但思想上的清醒和行为上的堕落,一点也不冲突。
他像个平静的赌徒,all in,赢就赢,输就输。
有个小细节,胖猫吃的东西都很便宜很工业。我甚至在想,如果他是个老饕多好,起码这世上除了爱情,还有美食值得他留恋。
可惜并没有。
他有钱,却舍不得在吃东西上多花一分钱。
很多人说这是为了攒钱给女主,我却觉得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厌食,因为连老板请他吃饭,他都只点十块钱的螺蛳粉。
如果不是为了维持生命,他恐怕连东西都懒得吃。
他或许有心理疾病。
我不是在帮女主洗地。
毫无疑问,女主加重了他的心理疾病,并且利用这一点圈胖猫的钱。
但我不认为是女主一手造就了他的心理疾病。
请注意。胖猫是个老陪玩,他做陪玩的时间>和女主认识的两年。
他俩相识两个月,胖猫就搬家去了重庆。
飞蛾扑火一样。
正常人会这么勇敢吗?或者说,这么冲动不谨慎吗?
女主27岁,比胖猫大6岁,她会看不穿胖猫是个什么样的人?
跟年下谈过恋爱的都知道大6岁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你想,只要你没良心,并且你没白活,那你就可以轻而易举把对方当成狗来逗。
女主很懂胖猫。
故意吃人血馒头罢了。
胖猫也很懂女主。
转钱这种行为,其实根本不算什么。
类似的事我也做过。
我稍微克制一点点,给前任开亲属卡,偶尔也会转。
他问我要钱的理由我懒得听,因为我根本不在意真假。
和我家猫一样,把我哄开心了,罐头嘛,想吃就开喽。
有的人谈恋爱,是图个互利互惠有求必应,希望对方能回报自己的付出,以物质或者感情。
但也有我这种人,在爱情市场上只做买家。
在我眼里,所有备选人身上都贴了各种标签,上面写着——我能给你什么什么,你得付出什么什么。
身为一个买家,我可以付出时间金钱,去换一份情绪上的体验。
喜怒哀乐都是过程,结果也并不重要。
生活实在太无聊了。
胖猫不是为爱自杀的。非要说的话,顶多一半。
在这个时代,一个只会打游戏的年轻人实现阶级跃迁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胖猫21岁还在代练陪玩,大概是因为进不去kpl)。
乐观一点,我们算胖猫再打十年陪玩,攒够五百万。
如果胖猫不生孩子,不买房不买车,并且不用负担父母的养老。
那么,存款五十万和存款五百万的生活差距其实并不大。
好听的说法是一步就登上了顶。
不好听的说法是一眼就望到了头。
“几百几千的食物我都吃过了,和十块钱的螺蛳粉没有区别,都是填肚子的。”
“我也去好多地方玩过,没什么意思,还有点吵。”
“买衣服买鞋子?可我不怎么出门啊,穿给谁看呢。”
“我拿时间换了很多钱,它们躺在我手机里,我不知道能拿钱做什么。”
“或者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让自己快乐。”
“我试着去买一份爱吧。买不到就算了。”
希望和胖猫类似的人,不要成为他。
更别把胖猫说成沸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