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要让日韩加入奥库斯联盟?
一,补充奥库斯的第二支柱力量。
AUKUS目前有两大支柱:
支柱1:核潜艇转让。
美国在2030年卖给澳大利亚几艘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然后英美提供核潜艇技术联合研制SSN-AUKUS型核潜艇装备澳大利亚海军,附带给澳大利亚海军培训。
支柱2:开发和部署新兴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和自主、先进网络、高超声速和反高超声速、量子技术、海底战争和电子战等。
作为美英澳在亚洲的重要盟友,日韩已经在增加防务开支,加大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投入,所以被看为最佳候选国家。

第二,继续充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马前卒。
目前美国在亚洲的军事联盟主要是双边联盟,比如美日同盟、美菲同盟、美韩同盟。没有像北约一样的正式的多边军事联盟。
特别是美日韩,别看经常凑到一块量量打仗的家伙、搞联合军演,实际上都是各干各的。
美国倒是希望达成美日韩同盟,但因为日韩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两国民族主义的相互敌视,根本尿不到一块。
“奥库斯”虽然是美英澳的多边联盟,针对中国的意思也很明显,但毕竟没有亚洲国家显得不伦不类。
如果日韩加入了“奥库斯”,那么“亚洲版北约”军事同盟就正式成形,不仅美英澳可以通过日韩的关系,进一步介入亚太地区的事务,还可能吸引更多的亚洲国家加入。
现在,不仅是一些亚洲国家对这个联盟很感兴趣,连加拿大、新西兰、法国,都有了想法。
这对中国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按照我国的军力倒没啥实质性的伤害,最大的影响就是恶心人。

下面这段是从日本角度来分析的。
二战后根本没实现真正的独立自足,只能被动被别人安排,这也是日本国际地位的完美体现。
随着中国制造的迅速崛起,日本经济遭遇严峻挑战,汽车工业受到冲击,名义GDP被德国超越、跌出全球前三的位置;日本政府担心,随着经济影响力的进一步下滑,日本未来更加边缘化、透明化,于是开始寻找新的“影响力”来源。
这几年日本积极加入美国为首的多边军事合作机制,除了北约外,日本政府最想加入的就是“五眼联盟”和“奥库斯(AUKUS)”;但从短期来看,“五眼”很难办,“奥库斯”却很有可能。
加入“奥库斯”后,非常有利于日本军工发展的复苏。
自二战结束到美国开启“印太战略”几十年间,日本军工发展一直被美国压制,这导致日本几乎丧失了研制先进武器的能力。
现在日本自卫队所使用的先进武器,几乎清一色外的西方专利。比如宙斯盾军舰、F-35战机。陆上自卫队的10式坦克,本质上还是从德国莱茵钢铁公司进口的技术,从弹药到火炮都是由德国授权。
日本真正意义上自研的武器装备,只是一些轻武器以及战术补充武器,而且质量也一般,价格还死贵。
在美国启动“印太战略”后,日本的军工被逐步放开手脚,开始追赶进度,研制起先进的装备,还是进攻性武器。比如远程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
所以,日本加入“奥库斯”获得西方技术共享,就会进一步促进日本军工的复兴和发展。

另外,日本想加入“奥库斯”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获得核潜艇技术。
奥库斯“第一支柱”的主要项目,也是联盟的核心,就是英美为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攻击潜艇,而这是日本做梦也渴望得到的战略武器。
不过,日本即便加入奥库斯后想进入“第一支柱”项目,困难很大。一方面,“第一支柱”没有扩员计划,美英澳三国都明确声明不会扩员,这说明美英澳对核潜艇技术非常敏感。
另一方面,美国对日本依然有很大的戒心。美日每达成一份军事合作系统,美军只是希望接管自卫队的指挥权,除了提高联合作战的效率外,也是为更好控制日本再上一道保险。
再就是,“第一支柱”项目进展的很不顺利。
1,之前商定的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建造“奥库斯”潜艇基地计划,因当地老百姓的抗议暂停了。
2,美国自己的造舰艇计划因为造船工业衰落而不断延期,导致了“奥库斯”潜艇的交付时间已经被推迟到了2030年代末,甚至有推到本世纪中叶的可能性。这其实就是在说交付时间遥遥无期了。
连“第一支柱”无法顺利进行,那“第二支柱”更是空中楼阁了。到头来,日本可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
延伸一段,说说韩国。
2022年,全球十大工业国除中国外都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其中韩国贸易逆差竟然高达475亿美元。
巨额贸易逆差影响了韩国经济,2022年韩GDP增长只有2.6%,远低于2021年GDP的4.1%。这个2.6%还是与一、二两个季度的平均,三季度开始韩国经济增速出现暴跌,GDP增长只有可怜的0.3%,甚至到了四季度直接是-0.4%。
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
很大原因是中国与韩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重合度高,中国产业发展挤压了韩国经济。
看韩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18年韩国对华贸易还能保持600亿美元顺差,2019年直接腰斩到300多亿美元,2021年更降到250亿美元以下,2022年韩国对华贸易竟然出现约30亿美元逆差!

上图中蓝色的部分,是22年到23年一季度韩国对华出口最大的份额,机电、音像设备和零件附件,暴跌了27.8%左右;份额占第二的化工产品,轻微下跌了2.5%。
而我们加大从韩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这几种:
1,食品饮料烟草,同比增长42.8%;2,活动物,增长6.57%;3,植物产品,增长3.66%;4,木及制品,木炭软木编织物增长76.99%;5,艺术品,收藏物古物,增长552%。
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是下降的,我们增加从韩国的进口量的只有那些低附加值的食品、农产品。
很显然,我国对韩国的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在急速下降,韩国在对华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像个农业国。
其实从2014年开始,中国向韩出口的比如服装、玩具、百货等早就不占主流,取而代之的是机电、机械、半导体、显示屏,还有新能源的关键零部件等中高附加值的商品。
到了2021年,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商品,机械、电子、精细化学等“中高附加值商品”比例已经占到了65%,成为对韩出口的主力。
这一切得益于----中国产业升级的逆袭,直接导致了中韩贸易最近几年出现翻天覆地变化。
中国产业升级成功+在新兴产业上的弯道超车,中国工业产品竞争力不但逐渐赶上了韩国,甚至在5G通信、电动汽车、人工智能、高铁、太阳能发电设备等领域还遥遥领先了韩国。
优势产业被中国逐渐代替,加上韩国成为美国遏华战略的一个牺牲品,按这个趋势下去,韩国很可能被踢回发展中国家。
正常情况下,这种下降趋势是不可逆的,其实就算是加上包括老美在内的所有西方国家,工业也千不过中国。

怎么办?
机会来了。
现在拜登政府正在搞一个亚洲版的小北约,复制乌克兰模式,来围堵打压我们---
比如在台问题上搞摩擦,试图提前引爆台海战......然后借机联合盟友对华实施经济制裁和硬脱钩。
这样整个西方国家不得不强行转移在华供应链,那么韩国的包括半导体、显示屏、汽车、手机、造船等制造业会再次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其实历史上韩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产业转移时分给了韩国一部分蛋糕,要是这次美国的伎俩得逞,韩国会再次享受到来自中国产业转移的这个红利。
所以,韩国政府选择了一边倒向美国的战略。
然后通过一系列外交和军事活动,加速形成“美日韩三边同盟”,也就不奇怪了。
2022年6月,日韩两国元首第一次参加北约峰会,先后加入北约网络防御合作中心;三国会晤谈了两个主要议题,一,改善矛盾重重的韩日关系;二,共同制衡东方大国,
2022年8月,美日韩加澳举行“太平洋龙”军事演习。
2022年10月美韩日三国战舰在日本海公海开展了针对朝鲜的反潜联演。
尤其这个反潜演习,意味着什么呢?
反导和反潜可是军事领域最尖端的技术,不论从战略威慑、和战术上对敌国打击效果上都是赤裸裸地摊牌!
重点是,到了今年在4月15日,韩国国防部表示,美日韩三国已经同意常态化举行反导、反潜演习。
这说明,随着2022年韩国外贸经济恶化,中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韩已经下了决心与美日捆绑,打造亚洲小北约,既为了美国更为了自己,充当反华急先锋的角色。
而劳工案等历史问题,始终是韩日关系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能引爆。所以,尹锡悦一咬牙一跺脚,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对日做出重大妥协,解决劳工赔偿问题,目的就是尽快形成牢固的美日韩三国同盟关系,共同来对付日渐强大的东方大国。
有了上面的分析,尹锡悦不论再毫无下限地跪舔美日,也就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