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最好别炒作。因为中国从解放前就一直通过“各种途径”从境外搞稻种。
例如“农垦58”就是从日本搞来的稻种,还对杂交水稻还有重大影响:
两系法培育杂交水稻的关键
水稻育种家的创新性思维和勤奋,再次获得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1973年,湖北省沔阳沙湖原种场杂交水稻专家石明松,在粳稻品种农垦58试验田中发现了一株不育株,按三系法进行选育不育系失败后,经研究发现该不育株在当地9月3日以前抽穗 “雄性不育”,此后抽穗则可育。1981年,石明松提出了 “两用不育系” 的概念,随后经多个单位的协作研究证明该不育系的花粉育性受光周期调控,并命名为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开启了 “两系法” 杂交水稻技术研究的新纪元。
所谓 “两用”,就是在长日照季节作为不育系(母本)与具有优良性状的父本杂交,制备供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子,而在短日照季节自交繁殖不育系种子。“两系法” 不仅省掉了三系中的保持系,简化了种子生产程序,并且能够实现配组自由,与三系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1987年,安江农校袁隆平、李必湖的助手邓华凤,在籼稻中发现了籼稻两用不育系。在发现粳稻和籼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基础上,袁隆平正式提出了我国杂交水稻从 “三系” 到 “两系” 的发展战略。
中国自我大清统治之后,全方面落后。连最为自豪的农业都日本人吊打。稻种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发布于 2024-05-04 08:40・IP 属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