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个回答

“跟着美国的国家都富了”这句话是正确的吗?

许吾言
117个点赞 👍

我上小学时,有一年期末正好赶上大流感。

全班大部分人都中招了,唯独有个姓杨的,是胖子,大家叫他杨肥。

这货运气好,那段时间正好请假不在学校,躲过高发期。

等他回去,教室里已经没几个人,老师就围着几根独苗帮他们复习期末考试。

考试当天,一半学生发烧没去,去的也一个个鼻涕拉擦。

结果可想而知,那次考试,杨肥第一次得了全班第一。

老师们把他当宝,上课一半时间都对着他一个人讲。

其他同学还在吭哧吭哧补上学期落下的课,唯独这货开过小灶,不管什么难题到他那都信手拈来。

遇到不会做的题,大家都喜欢去问他。

没过多久,大家已经忘了大流感的事,提到杨肥下意识就认为是第一名,仿佛天生如此。

别人忘了也就算了,连杨肥自己都忘了,他也开始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生来就是第一。

很多人在请教问题之余,不无艳羡地问,为什么你总能考第一?

每次杨肥都骄傲地告诉他们,因为你们总是紧张兮兮,学习那么长时间,效率自然低。

哪像我,每天都很放松,有时间就玩,只有放松了才有精神学习。

你别说,乍一听还挺有道理,很多人信了,有样学样,从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但也有一个不信的,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成绩快速提高,很快成了班级第二,直逼第一。

这下杨肥急了,如果努力学习能考第一,他这套信仰不就崩塌了吗?

于是开始下黑手,跟人家断绝来往,再也不给人家讲题。

不但自己不讲,也不让问自己题的同学跟人家讲。

第二名一看,既然你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于是拉起一群自己的跟班,跟杨肥对着干。

可杨肥毕竟底子好,虽然也有不会的,但还是会得多。

而且他鼓励跟班自己研究,研究出来互通有无。

第二名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学习就应该靠自己,于是一头扎进题海,埋头做题,最多给跟班分点简单题做做。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很快杨肥的跟班成绩被带动起来了,第二名的跟班一个个半死不活。

于是他们开始怀疑,没准杨肥才是对的,就不应该钻研,只有放松才能学得好。

很快,第二名也遇到了瓶颈,成绩提升越来越困难,于是他自己也动摇了。

苦苦挣扎了一番之后,成绩却每况愈下,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彻底放弃信仰,一夜之间放飞自我,学着杨肥躺平了。

结果可想而知,很快从第二掉出了前10。

这期间,只有一个人在冷眼旁观。

杨肥给别人讲题,他听,第二名埋头钻研,他也学。

但谁忽悠他都不信,就是坚定走自己的路,怎么有利于提高成绩怎么来。

没多久,他补齐了落下的课,开始发力急起直追。

此时杨肥才反应过来,开始如法炮制打压人家,可惜为时已晚,人家会得已经不比他少。

不但会得多,而且更开放,谁来问都耐心给人家讲。

不但开放,而且专心,杨肥学的时候人家在学,杨肥玩的时候人家也在学。

结果还用说吗?

很快,人家成了全班第一。

直到这时,大家才想起来,当初人家本来就是第一,现在只是回归了常态。

而杨肥不过是个暴发户罢了。

在地球这个班里,美国就是这个暴发户。

一战二战就是那场大流感。

欧洲打烂了,亚洲打烂了,唯独美国,孤悬海外,一开始两边卖军火,发了战争财。

等到时机成熟,又下场摘了桃子,窃取二战胜利果实。

战后,作为唯一本土未被袭击的大国,考个第一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吗?

也正是因为战争,凝聚了美国的力量,出现了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罗斯福。

战前美国面临大萧条,二战正好消化了过剩产能。

可一旦战争结束,同样的问题又被重新摆上了桌面,怎么办?

为了结束经济危机,美国必须把产能对外输出。

可全世界都打烂了,谁能消费呢?

没有消费者,仍旧躲不开经济危机。

迫于无奈,美国开启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重建。

这与战前开始的罗斯福新政一脉相承,说到底,就是国家出钱搞基建,振兴经济。

背后是大名鼎鼎的凯恩斯主义。

说白了,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为什么美国当年能搞马歇尔计划,延续罗斯福新政,坚持凯恩斯主义,这不是与美国提倡的所谓“自由民主”背道而驰吗?

说起来,还要感谢日本。

如果不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卷入战争,通过外部压力硬是把美国人团结起来,罗斯福也不可能连任四届。

没有罗斯福的长期大权独揽,4-8年一次推倒重来,再好的政策也是笑话。

得到马歇尔计划援助的欧洲,法、英、西德率先崛起。

法国有戴高乐,战争胜利带来的权威,足够他凝聚法兰西,陆陆续续执掌法国10几年。

同理,英国有丘吉尔,执掌不列颠10几年。

这是法英战后快速恢复最重要的内部条件。

西德长期被美国驻军,是美国实质上的殖民地。

而且处于对抗苏联的前沿,属于优先武装对象。

在欧洲是西德,在亚洲就是日本。

都不是完整国家,都属于美国殖民地,承接的其实也是美国二次分配的二战红利。

在英法德带动下,欧洲战后实现复兴。

而在亚洲,韩国军阀总统朴正熙,只手遮天18年。

从越战中获得第一桶金,之后扶持三星、现代等一系列财阀,承接日本产能转移,开始崛起。

韩国有朴正熙,台湾省则有蒋经国,凭着承接老蒋权力,得以在省内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新加坡更不必说,靠的就是李氏父子,所以叫李家坡。

香港作为殖民地,凭借其特殊地位,背靠大陆,享尽了中国红利,转港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以上是亚洲四小龙,除了香港靠大陆,哪一个不是因为政治强人长期掌权,孤注一掷搞经济的结果?

当然,在往上找,是因为儒家文化圈。

毕竟集中力量办大事需要文化土壤。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四小虎。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一度也因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而经济腾飞。

但这些国家也被美国忽悠搞起了“美式民主”,结果一次金融危机,全部收割干净。

别看经济不行,选举倒是搞得风生水起,最典型如菲律宾,上台一个总统就是一个180°大转弯。

哪怕签了协议,也都当作狗屁。

这种首鼠两端、朝令夕改的政治环境,你觉着他们有可能一门心思把经济搞起来?

此外还有拉丁美洲,作为美国后花园,制度全部照搬美式民主。

现在哪个国家发展起来了?

对美式民主最狂热的阿根廷,几年就要破产一次,这次米莱上台,不知道能不能把国家玩没。

还有海地这种,按照美式民主标准,应该是人间天堂,可结果呢?

美国称之为“SHIT HOLE”。

非洲也都美式民主,哪个国家富了?

反倒是中东那几个搞世袭的石油大户,现在富得流油。

最后说说被美国忽悠瘸的俄罗斯,大选这么多年,不还是被人家把导弹架到家门口,怼着门输出?

反倒是俄乌之后,普京被迫去西方化,转而看向东方,GDP不降反增。

所以什么叫跟着美国的国家都富了?

人家原话的意思是,跟美国做生意的国家都富了,因为相当于从美国那里承接了二战红利。

而跟着美国搞美式民主的,一个个都瘸了。

哪怕欧洲这种美国用二战红利直接反哺的,也到了强弩之末,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经济毫无起色。

典型的还有韩国,靠独裁起家,扶持财阀,后来开始搞美式民主,没了威权压制,就成了财阀的天下。

当然,财阀背后还是美国,一样还是殖民地。

别说这些跟着美国混的小弟,就是美国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江。

按平价购买力计算GDP早已被中国超越。

芯片封锁,被华为一次次打脸。

巴以冲突,美以两国对抗全世界190多国。

俄乌冲突,乌克兰眼瞅要崩,就是不敢下场。

经济、科技、政治、军事,现在还哪有一样拿得出手的?

靠运气得到的,早晚得凭实力输掉。

美国之所以崛起,靠的是罗斯福独裁下获得的二战红利,与他们所提倡的美式民主恰恰相反。

想让美国再次伟大,唯一可能,就是再来一次“珍珠港”。

只有外部压力,才能让美国内部团结,然后集中力量办大事。

可惜这次面对的是中国,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菜鸡互啄才两败俱伤,高手讲究降维打击,控场到死,让你有劲没处使。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发布于 2024-05-06 13:04・IP 属地美国
墨子连山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