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药新冠疫苗的问题。
国内打过国药新冠疫苗的人数以亿计,如果把另外一个灭活疫苗科兴算上,数量超过10亿。
有一说一,我过去对国药某些领导说的话并不认可,比如之前国药刘总说的几段话,像什么「两针保护率达100%」、「可以两针一起打」。但同样我认为这是领导个人的观点,并不能因此诋毁背后无数研究人员的努力。
今天回答一些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而几乎所有内容在过去四年都有说过。虽然我本来没有必要重复这些内容,但是基于铺天盖地的传言、大量得不到回应的问题,我觉得有些东西还是要再明确一下。
先说一个常识性内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考量,一个是其基本的免疫学原理,一个是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结果,还有一个是真实世界研究和数据统计。这三者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相互印证和支持。
而不是取决于某一个新闻,或者某一个人是升官了还是进去了。
今天写在前面的话有些长。
1. 国药新冠疫苗(下面简称国药)的不足确实有,但也许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太一样,并不是网上传言的那些。
国药主要有两个不足,第一个是它3期临床试验的人群年龄分布。
国药两个疫苗的3期临床试验数据于2021年5月正式发表在JAMA上(图1),结合其他数据,国药北京通过了WHO的审批,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这是全球第六支列入WHO EUL的疫苗,前五个分别是辉瑞疫苗、两支牛津疫苗(韩国版和印度版)、强生疫苗和Moderna疫苗。
所有这些疫苗都经过了WHO SAGE(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非常严格的审批,同样包括国药。国药疫苗的3期临床试验纳入了阿联酋、巴林等国4.5万名18岁以上志愿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彼时的新冠毒株,国药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完全达到了WHO的要求。这些都在SAGE的相关会议记录中有很明确记载(图2)。
但是在国药研究人员发表在JAMA的论文里面也写到,国药3期临床试验的局限性之一就是,老年人、慢性病人群太少,60岁以上人群比例不到2%。
这个也是当时临床试验的局限,因为由于种种原因限制,临床试验主要在中东地区进行,而参加的志愿者更多是健康的青壮年,也就是使得最终老年人的疫苗有效性数据不足。
(相比国药,当时辉瑞和Moderna的老年人有效性数据丰富得多)
这个不仅是国药的问题,当时科兴的几个3期临床试验也有类型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客观条件所致。
我们知道新冠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尤其是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何推动这一部分人群积极接种疫苗,宣传上很重要的依据就是足够可靠的临床试验数据。当然话又说回来,即便国药3期入组大量老年人有了足够多的临床试验数据,由于普通民众的疫苗犹豫,加上许多基层医护和公卫人员长久的错误观念,老年人的接种率可能也不会有多大改善。
在后来其他疫苗的3期临床试验当中,尤其是加强接种的临床试验当中,逐渐重视老年人以及慢性病人群的覆盖,这是后话。
2. 国药疫苗的另外一个问题,还是在于灭活疫苗本身。
这几年来我强调过很多次,时至今日仍然要再说一遍,灭活疫苗技术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即便是在美国,最多的疫苗种类也是灭活疫苗,我们基于我们的国情和技术条件,要实现新冠疫苗的广泛接种,也必须选择灭活疫苗(图3) 。但是不同的疫苗技术在不同病原体上的运用是有差异的。
在新冠方面,相较于国外几种新型技术疫苗,毫无疑问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是低得多的,这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和体外实验研究作为参考依据。所以面对原始毒株、Delta时,灭活的保护力仍然可以,但是到了2021年底Omicron来袭时,灭活的弊端就更加突出了。
到了2022年2月,中国香港遭遇了最强一波新冠疫情,香港为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不足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但港大的真实世界研究表明,虽然香港的两种疫苗(mRNA疫苗和灭活疫苗)预防感染的保护力大幅下降,但是任何一种的三针接种,都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维持了强大的保护力(图4)。
这也是香港第5波疫情之后我们反复强调的,老年人一定要接种至少三针疫苗,以应对巨浪的来袭。
但是此时,灭活作为加强针的缺陷也体现出来了,免疫原性仍然不如其他技术路线疫苗的混合接种。更重要的是,灭活Omicron疫苗后来就没有上市,因为面对Omicron的免疫原性数据实在不好看,这也使得这种为数十亿人提供重要保护的疫苗最终退场。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所有加强针,都没有灭活路线了。
3. 以上两者,就是国药疫苗的一些问题。
至于国药疫苗的安全性,这并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这个疫苗在临床试验以及大规模运用阶段,受到了来自全世界众多国家的审核。在过去几年我引用过许多来自南美和中东的研究(图5),比如阿根廷对青少年中470万针国药、辉瑞和Moderna疫苗接种数据的统计,充分表明了这几种疫苗都是非常安全的(图6)。
如同我们一开始所说,疫苗的基本免疫学原理,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结果,还有真实世界研究和数据统计,这三者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相互印证和支持。
理论上就有严重缺陷的疫苗设计,其安全性问题一定会反映在临床试验结果和真实世界研究当中;反过来,在真实世界研究和统计中发现的明显安全性问题,这也必然可以用免疫学原理进行解释。
在过去四年,WHO和使用了国药疫苗国家的卫生部门,均未发现国药疫苗存在新的安全性问题。相比于国药,科兴的数据更多一些,因为我们有一个地区的信息可以参考——中国香港。香港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目前仍然在更新。香港已经接种了超过1100万支mRNA疫苗和880万支灭活疫苗,持续的监测数据表明两种疫苗都非常安全。
科兴和国药疫苗不含甲醛(图7),辉瑞和Moderna疫苗也不含氧化石墨烯。这些新冠疫苗的接种不会导致肺结节、白血病和糖尿病(图8 图9 图10),肿瘤患者应当优先接种(图11),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在老年人中疫苗接种也很安全(图12),这些都可以参考两年前写的几条长微博。
(所有图片请参考https://weibo.com/1728715190/5028636296483735)
所以汇总来说就是一句话:包括国药疫苗在内,WHO所审批通过的任何一种新冠疫苗都非常安全。
如果认识不到我们在这场新冠大流行当中做对了什么、有哪些需要改进,在将来某种新发传染病大流行到来时,我们仍可能付出巨大代价。
最后,如果你在自媒体上看到的劲爆消息在任何一个国家权威医学机构的研究中都没有看到,你把它当故事会看看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