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张永振教授课题组学生联名举报上海公卫临床中心党委书记范小红,如何看待此事?
- 3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1条评论
查看全文>>
你瞅啥 - 1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虽然当前某些口口声声的监督
什么巡查巡视
我多半是不太信任的
一是不止一个巡视人员甚至组长落马了,当然大部分还是好的,但是不代表很专业
二是某些专业领域,一帮临时拼凑的人根本不可能搞得明白,草台班子一样
三是真的明白人也会置身事外,毕竟现有的各种惩罚,你又搞不死人,人家反过来还能搞你
四是撕破脸的举报,100%都是经不住查的
发布于 2024-04-28 09:3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李非 - 1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个回答好奇的事情,当年的新闻报道里就明确写过,而且是缓则媒体财新写的
“之所以多留一份样本,是因为我们跟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下称上海公卫中心)、武汉市疾控中心等一直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国主要自然疫源性病毒资源’的课题合作,合作协议连续签了已经有五年了,武汉市疾控中心负责在华中片区的临床样本和环境标本的采集,定期送到上海公卫中心做病原体检测,他们有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有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而像我们医院是武汉市疾控中心的哨点医院。”武汉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赵苏教授介绍。
另外,钱文雄还有人记得么
发布于 2024-04-28 11:4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erge - 1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看了一下原文,三个值得推敲的点:
1.关于举报内容中,P3实验室主任更换一事,我看的时候也在想,这真的不是什么“我上我也行”的职务,真不怕出下一个生物安全教学典型案例吗?
看到后面我懂了:
哦,原来根本不用啊,那确实不用担心了,谁上谁都行。
举报内容也算自问自答了,这就引出了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新冠爆发以来,P3不够的呼声全网层出不穷,一个已经建好的单位却从来不用,是否该回应下我们的广大关切?
2.天坑人看到这真是绷不住了。
3.局外人不知道内幕,做不到“以事实为依据”。不过刚才看微博,这事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也算另一种“溯源”的依据了。
发布于 2024-04-28 10:1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泡沫下的梦幻 - 1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范小红在上海疫情期间还是中心主任,因疫情中的贡献升到了党委书记,当了一把手。这标题,我还以为是张永振被学生联名举报了,原来是他的学生联名举报了范小红,原因是范小红等人一直迫害张永振教授及课题组。
联合举报范小红的理由 上海公卫临床中心有着上海“战疫堡垒”的称呼,它一直奋战在抗疫最前线,2020年1月也是上海公卫临床中心打响了上海疫情防控的第一枪,2022年巅峰的时候,原本只有1100张床位的公卫中心一度扩容收治了2300余名患者,范小红功不可没。
范小红 截至2022年5月31日24时,公卫中心累计收治患者7796例(本土病例7146例,输入性病例650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242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812名,百岁以上老人11名,最高年龄者107岁,治愈出院;儿童1258名,孕产妇1251名,新生儿142名。
范小红,浙大医学博士,历任上海市胸科医院肺内科医生,上海市胸科医院医务科科长,肺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现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2023年)。
范小红在上海六院 2021年,上层领导让范小红调到上海公卫,她面临事业选择,感到压力、责任、风险巨大,思考再三,她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前进,到了上海公卫临床中心当了中心主任。
“当时,领导让我来公卫,说了四点理由:1、这里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定点救治医院,你是呼吸内科专家,专业对口;2、这里需要有医疗管理经验、有能力的领导,你在胸科医院当了10年医疗副院长,非常适合;3、你带队去过雷神山医院抗疫,对新冠病毒有丰富的治疗经验;4、接任者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你在六院做过两年党委副书记,经过党务工作的历练。”范小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
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文章20余篇,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国内再生医学领域首个平台标准上海市地方标准《临床细胞治疗平台设置基本要求》的制定。
范小红在上海新冠疫情中做出的贡献,让她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升任了党委书记,作为一把手全面负责上海公卫临床中心工作。
范小红(上海公卫临床中心院领导介绍) 最近两年出现很多起联合举报的医疗事件了,这次张永振课题组学生联合举报范小红,说明里面的水很深啊,就看官方通报了。
发布于 2024-04-28 09:42・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张以渔 - 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伊利丹 - 146 个点赞 👍
先附上举报信全文。
我一开始看到朋友发来的截图,我以为是学生举报导师,结果看完了整个亚麻呆住了。
先补充一些背景知识。
关于张永振教授,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源于nature上的一篇论文,也就是那篇向全世界第一次公布了新冠病毒序列的paper。后续也看到过张永振教授发表的关于新冠病毒溯源方向的研究。
可以说是张教授和石正丽教授的两篇背对背的paper,为整个世界的疫情抢到了宝贵的时间,也成为了我们国家反击新冠起源于中国以及部分国家污蔑我国有意隐瞒疫情的有利的反击证据之一。
关于举报信中的另一个人物:
范小红,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历任上海市胸科医院肺内科医生,上海市胸科医院医务科科长,肺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
现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心主任(院长)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擅长于肺癌的诊疗,尤对肺癌的生物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有一定深入的研究。
关于范小红我之前在一些疫情报道上看过她的一些内容,关于论文印象里是看到过一篇。
这篇论文主要是讲上海2022年上半年疫情的研究,其中虽然主要提的是疫苗的保护率问题,但在这个研究中提出了经典证据,即新冠病毒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无症状患者(91.06%),新冠死亡率不如流感(0.09%),一般来说流感死亡率在0.1%,这样研究也给全国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大家可以安心在家喜迎新冠。
在2022年上半年,引起该波疫情的奥密克戎BA.2.2亚系毒株(简称BA.2.2)由境外输入上海,迅速造成大规模社区传播,累计导致649354人感染,其中591349例(91.06%)为无症状感染者,在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在内的社会面新冠感染者中,重症率约占0.2%,累计死亡病例588例(死亡率0.09%)。
在说下疑似举报信的发布者,继续奋斗song。
微博搜不到这个账号了,不知道是不是被炸啦。
但是根据签名里边呢,排得靠前又是song的,也只有宋志刚了。
宋志刚,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负责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3实验室,也正是举报信第五条提到的。
这事情我现在也没办法站队,因为毕竟是个局外人,对各方面信息了解的都很片面,不过我可以说一点关于新冠的事情,目前我直接或者间接了解的关于新冠溯源的课题大部分都碰不得了,张永振教授和石正丽教授这几年承受的压力和非议是远非普通人想象的。当初针对他们的谣言的攻击有多凶猛,我觉得有必要在给大家回忆下。
张教授承受的非议也一点也不少。比如就这个问题下边,还有人在问:
讲道理啊,微博上一条都搜不到了,我也不知道知乎能挺多久,所以我都是写一点就更新一下。
编辑于 2024-04-27 22:18・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极萨学院冷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