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小孩子的出厂配置是上天投骰子,即使父母双方都很优秀,在只生一两个的情况下,也不见得获得和自己同样优秀的孩子。
徐波应该是足够聪明的,供卵的女性如果严格按照他所写的标准也是足够优秀的,所以,以代孕来获得足够多的孩子,理论上的确有几个出厂配置很好的孩子。
但是,光是出厂配置好,并不见得成长为社会精英,甚至于他设想中的行业翘楚也不是想达到就达到的。
其中的变量就是:是否有足够的物质生活以及抚养者的爱和保护。
就我看到的他的言论和他本身的行为,我觉得他不过在寻找另一个自己,大概就是自恋的极致吧。
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甚至可以称得上苦难。所以,他要模拟这种生活的状态,来获得另一个自己来继承他的衣钵。
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失败的概率很大,如果有几十或者上百个孩子,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只是,一方面现在的社会环境已经不是徐波小时候的环境了,社交圈不再是小小的一方天地,世界在网路的加持下变小。小朋友会从各个渠道吸收到更多的认知,不会仅受徐波一个人的影响。
如果他断掉孩子的网络,又不给孩子正常的教育资源,只能说再聪明的孩子,没有受到适当的教育,也不会有正确的认知和人格。
而人格和认知在我看来比出厂配置更加重要。聪明不过是学习效率高而已,人格和认知才能支持走得正确及长远。
二来,徐波是独生子。虽然受虐待,但是实际上还是被单独关注的。而他的孩子们,说好听点叫徐波的孩子,说难听点不过是徐波的试验品。
主抚养人是这种控制欲极强,缺少爱的父亲,又几乎没有母爱来缓和这种压力极大的生活氛围,在极度崇尚弱肉强食的熏陶下,几十个人从小就开始竞争,争夺生活资源、争夺父亲的关注。能在激烈竞争中活下来的,心狠手辣、薄情寡义几乎是必然的性格特质。
对于他个人而言,不过是花钱来实践自己的想法,极端富裕下的消遣。至于他的想法会不会实现,即获得无数行业精英,成为首夫大人,以彰显他思想的先进和独一无二?
我个人认为概率极小。
当然,他本人应该不会承认其想法的错误,也不会反省自己行为上的敷衍和冷酷无情。只会认为实验数量太少了,自己果然独一无二,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杀出重围,继续放大自己的自恋和哀悼自己如此万中无一却没有办法获得别人毫无保留的忠诚和爱。
至于孩子们,只能说实在是可怜。
至于社会能不能复制这种行为?我觉得应该有法律禁止这种行为。
随便看看儿童心理学的书,就会知道,孩子需要拥抱和抚慰,需要长时间的陪伴和关爱,这是孩子身心健康发育的基础。
幼猴实验已经明确指出,相对于有食物的铁丝妈妈,幼猴更喜欢有着柔软触感的毛巾妈妈。
所以呢…也许在法律没有禁止的情况下,徐波肆无忌惮地制造了无数孩子,却没有给孩子们健康生长的环境和爱。
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作为旁观者来见证这大型的社会实验会走向何种结果。
期望别培养出聪明、冷酷无情、有着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也别发生大规模的社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