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纪委员的履历,反映了一个有“家学”规划的人生路径,对于很多小镇甚至农村做题家来说,堪称降维打击。
17岁入伍,说明做题真的很差。或者说,家人看得更为长远,知道以他的做题能力,就算能苟上一个大学,但在未来的做题家群体考编内卷中,大概率没戏。
于是选择了一条并不那么广为人知的路。
纪委员入伍两年后退伍,基本上就是义务兵,宣传稿上面说转业,显然是混淆视听。转业条件这么低?
当然,家庭的能量依然在持续有力的托举,在部队两年,优秀士兵,两次嘉奖。是他自己就如此优秀,还是家里搞定了关键人,你猜?

2009年,19岁退伍后,2012年7月参加工作,成为派出所民警。
这一步很关键。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的纪委员在做什么呢?
难道他在gap year,享受和挥霍青春?

我们推测,他是走了“政法机关公务员 社会定向招录”的渠道,一手拿文凭,一手拿编制。
这是一条不那么广为人知的公务员入门之法,但实际上也是公开的。
就在纪委员退役后的2010年,就有这么一个官方定向招录公告。

内蒙古自治区基层政法机关2010年定向招录培养公务员简章_内蒙古中公教育网
这一年,定向招录414人。其中,基层法院50人,基层检察院
招录对象包括:
退役士兵、大学应届毕业生、服务期满的特定基层人员。
招录完后,有定向培养
专科教育。采取高中及以上学历起点的专科教育,学制2年,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专科学历证书。
我们推测2010年纪委员考上了这个定向招录,定向培养两年后,拿专科毕业证入职警局,正好2012年。
而好事者们在网上确实也发现了录取公告。


这个“定向招录”的政策,非常好,相当于高中毕业后,大专教育+公务员入职2合1了。一手拿学历,一手拿编制,含金量拉满。
好,我们来走走流程。
首先,公检法,这么多岗位,选哪个呢。
得选有差异化优势的。
《简章》里的“招录基本条件”有云:
符合报考公务员的基本条件;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报考相应学历学位教育考试的基本条件(因为有定向培养安排);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还应符合人民警察招录条件。
退役士兵,优势在体能,这可以形成对做题家的降维打击,有差异化优势。
报考警察需要体能测试。
法院、检察、司法,都体现不出来纪委员的这个优势。
所以果断报警察。
资格审查过后,就是笔试。
笔试内容分为两块。
一块是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
一块是教育入学考试
而专科试点班,只需要考文化综合(历史、地理、政治)。
这些,下苦工背一背,还是有希望的。
不像数学,物理这类硬核科目,学不会就是学不会。
如果是考本科试点班,那就有法学科目(民法、刑法、法理学等)了。
纪委员的专科班,不考这些法律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看,纪委员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说到自己“不懂法”,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行为。

你看看,通过信息差、谋划和运作,是可以给自己找一条最优路径的。
接下来,我们的纪委员还要叠一重buff:少数民族。
请看招录政策“(五)笔试成绩的计算”: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考生在合成笔试成绩前每科成绩加2.5分。
再看我纪委员:

应该说,笔试是纪委员在一路上遇到的最大关卡,一旦笔试过了,接下来就进入垃圾时间了。
面试,咱们就不说家庭能量是不是发挥作用了。
就纪委员这种家学渊源,龙行虎步,睥睨天下的气场,面试那还不是手到拈来。

流程走完以后,纪委员就要开始为期两年的专科学业。
这比寻常读带专节约了1年,比那些卷本科研究生的做题家们,又不知道赢了多少条起跑线。
最关键的是,上学是免费的。
试点班学生在校期间免收学费,并发给生活补助费。
毕业后,纪委员就到派出所报道,开启了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民警生涯。
我们的纪委员非常优秀,一度被当地公安系统的官媒当做正面典型大力宣传。

因为过于优秀,2019年,在纪委员服务了7年以后,他被提任为科级干部。
这是公示。


提任之后,他成为了开鲁县东来镇纪委书记。
但我们更关注他提拔前的工作:“现任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科员”。
诶,不是在派出所吗?
我们又回到当年的定向招录简章:
试点班学生毕业到定向单位工作,研究生层次的需服务满5年,本科层次的满7年,专科层次的满9年,方可交流。
按照前面的推测,我们的纪委员,属于“专科层次”,从2012年入职,按说,要到2021年7月,才可以交流到第四纪检监察组。
为啥19年之前就已经离开了基层民警队伍,还得到了提拔呢?
最后的话:都说当年江西的周公子
我怕你会读书啊!

社会确实教育了我们,褒奖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