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冷战,是不是已经开始了?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是,也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已经逐渐认清了以当前昂撒国家为主导的西方集团对中国的敌视态度。
事实证明,教员就是教员“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QA上的知名大佬AS对此做出了回答,他还专门跑去中国政府的网站查证去了。
QA的大佬AS真的是大佬,热度甚至超越另一QA大佬、印度知名中吹大佬KB。
QA大佬KB以列数据专门打脸印度网民吹中国而出名,AS大佬以更能挖数据有理有据长篇吹中国而出名。
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白了,再次走到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上,美国从来都是一个集团、一个市场,在今天,美国真的有一套“基于秩序的规则”,这个秩序与规则,是货币、是市场、是价值观、是经济的一个内循环,一个完整的生老病死的经济生态链。他天然的构成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阵营。
你没有自己的一套与之对应的东西,没有和人家形成有力的竞争,做不了一个合格的对手吗,只能被对方吃掉,对方掠夺你的资源财富,变相的奴役你,还要发生很多不忍言之事。这一点连嘎掉的苏联都知道,即使当初不知道,现在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也知道了。
当然,现在还形不成第二次冷战,因为中国还没做好准备,看看国内现在被资本主义腐蚀的样子。如果仅是贪腐渎职,那还好治理一些。更多的是各种脏污烂像。
编辑于 2024-04-25 16:22・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华孙杨张合体无敌 - 19 个点赞 👍
现在西方有“专制国家轴心”,“新邪恶轴心”这类说法,指的是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四国,其中又将中国摆在首位。
他们认为这几个轴心,是二战以来,对自由世界最大的威胁。
前几天英国首相苏纳克也是用了这一套说法,而非仅仅是指中国是威权国家。
自俄乌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在西方眼里的形象,已经越来越恶劣。
是否会有第二次冷战,不好判断,但西方与中国的对抗,必然会越来越激烈。
发布于 2024-04-26 10:3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隐言 - 18 个点赞 👍
早就爆发了。
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通常被视为新冷战(Cold War II)开始的标志。俄罗斯试图融入西方世界的努力彻底失败,转而重新走向扩张沙文主义,恢复旧帝国的势力范围。而这就不可避免要与已经产生独立民族意识的前帝国旧疆(如今的主权国家)爆发直接冲突,那就只能用血与火来对话。
曾经红色帝国在不同民族聚居区肆意划界、分而治之的做法,可谓是遗祸无穷。
西方阵营对莫斯科试图斩尽杀绝的态度无疑也激化了本就没有消弭的矛盾。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2008年格鲁吉亚试图收复南奥塞梯、2014年乌克兰爆发尊严革命,一步步击穿莫斯科的心理底线。
在西方主流舆论中,新冷战全面爆发已经不是需要争议的事实。
2025年的地球比过去35年里任何一年都更接近全面战争,尤其是在东欧、高加索、中东与远东地区,连空气都是颤抖的。
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冷战在朝鲜半岛根本就没结束过,铁幕的遗迹保留至今。非军事区(DMZ)沿线有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军人严阵以待,只待一次意外误击就能让韩国、日本和美国都卷入一场核战争之
查看全文>>
楚筠珺 - 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杨超越黑粉第二头子 - 9 个点赞 👍
说反了,已经接近尾声了,双方产业力量对比已经开始出现类似80年代美苏对比的兆头了,当然这次,中国是当年的美国。前几天美国福特总裁farley在公开采访中说,自己开过小米苏7后爱不释手,买了一辆从中国空运回美国,自己在芝加哥天天开,就是不用自己公司的产品。这话说完后他不出意外地被红脖子网暴围攻了,毕竟这种事就是冷战后期苏联才有的:普通人排队加价买国产垃圾,中层买进口的东德捷克产品(日本和德国汽车);至于顶层,已经出于研究批判之目的,开始使用敌对阵营的产品了。至于政治生态,川普现在年龄已经比勃列日涅夫去世时都年长很多了。
美国研究经济和工业的学者Noah Smith在其《民主国家正在输掉制造业战争》一文中引用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最新一篇报告:《工业化的未来》中的预测,这里再发一下:
UNIDO projects that China will account for 45% of all global manufact
查看全文>>
星空法庭 - 7 个点赞 👍
不会,美苏冷战能搞起来是西方自由市场和经互会两个经济体系作为支撑,经互会从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品消费整个体系是完整的,只是技术与效率不如西方,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等到进口西方技术弥补不了巨大的差距的时候就解体了。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巨量廉价劳动力出售给西方自由市场的结果,特点就是用低工资高工时高劳动强度与制度、法律上的地位吸引外来投资与扩张本国制造业,这种经济模式强调经济链条中的加工,原材料和市场都不在中国。
那么中国能不能再搞一个经互会?首先原材料无法自给自足,除非靠俄罗斯,但俄国人可不是什么讲道理的人,即使靠俄罗斯部分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市场怎么办?中国低工资高工时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市场必然相对狭小,同时高工时带来的高失业率让人更不敢消费了。
这就带来一个悖论,中国经济严重依靠对西方出口,只有高收入的西方社会才有可能消费得起中国的产品。中国自己不可能做到,一旦做到了中国经济的基础—低工资就被消灭了。
所以所谓的第二次冷战如果存在,那么必然不会长久
发布于 2024-04-26 09:4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过程 - 5 个点赞 👍
冷战只有一次。
现在这种态势,应该是新型战争,不是热战也不是冷战,更不能简单地说是贸易战。
或许,可以叫做内卷战争。
因为和冷战不一样,现在中美双方争的不是意识形态,
而是硬核的经济发展和科技主导权。
但是,这本来可以引爆成热战的局势,却还没打起来。
发布于 2024-04-25 11: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萨达父.奥巴驴 - 4 个点赞 👍
早就开始了!
如果不是很严格的来划分,应该已经进行了10年以上。
马户一吆喝,又鸟们就热血沸腾,各方其实都在为热战做准备!
冷战,区别于热战,其实也是热战的前奏,但愿热战不要发生,尤其是全球性、大规模的热战,但这个不是马冀们能决定得了的!
编辑于 2024-04-27 17:25・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五好先生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耳之火曰灵玉 - 3 个点赞 👍
多看看新闻联播,冷战也是战,中国自始至终都想跟美国和平相处,地球足够大,足够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各自发展。
所有摩擦都是美国挑起,他们接受不了中国的崛起罢了,中国不寻求颠覆美国,乐见一个繁荣开放发达的美国,希望美国也是一样。
没有哪场战争,一方没有战争意愿的。
所以不存在什么新冷战。
发布于 2024-04-28 08:3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彼岸紫竹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救赎之道核平原神 - 3 个点赞 👍
第一次冷战还没结束,因为俄罗斯还活着、北约还存在。
如果照你的说法、第二次冷战已经开始了的话,所有人动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这次是中美两国进行的冷战。
这次冷战的标志性事件是美国主导的中美脱钩;只要还没全面脱钩、就不能说中美开启了全球的第二次冷战。
发布于 2024-04-24 12:57・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离海深呼吸 - 3 个点赞 👍
二十多年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及其失控性恶化的烂泥潭,是战争的双方、更是全人类社会群体的付出了极致昂贵的代价的损蚀。
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及其失控性恶化的烂泥潭活生生作品,一直在叠加、迭代中更新出来的是全世界各地区各种类的武装军事冲突爆力活动的方兴未艾。
我感到所谓的全球化大循环性时代与社会步伐特点人类社会群体中的任何的硝烟弥漫的刀枪嗜人血的典型的人类战争、比如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及其失控性恶化烂泥潭等等等等吧,都是人类社会群体的用自杀式炸弹袭击来演绎而表达自己呢!
现代人类社会群体中任何的典型的军事武装战争本身就是全人类在以人肉体自杀式炸弹袭击来表达自己呢!
现代人类社会群体中,所谓的冷战模式,实质性上就是战争关系模式常规性常态化货色。
编辑于 2024-05-01 02:27・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记忆的天空 - 2 个点赞 👍
严格意义上说,冷战与热战是相对的,可能爆发热战的可能性已经高于冷战。如果美国和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中东问题,台海问题与俄罗斯和中国发生可能的直接战争,那么热战的发生几率是比较高的。
美国和西方没有意愿直接介入乌克兰问题,在中东问题也遮遮掩掩,然而台海冲突的准备却不遗余力。印太和中东是美国的地盘,乌克兰是欧洲和美国共同对抗俄罗斯的前线。在自己的地盘上,美国在有所准备热战,也在制造冷战。
我们思考美国和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操作,可以得知,西方的绥靖政策是促使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重要条件。假设这是一个引君入瓮的计划,《明斯克协议》只是制造的假象,迫使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战争,在消耗中既解决了乌克兰在西方的定位问题,又令俄罗斯付出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代价。
俄罗斯和乌克兰问题的核心是《明斯克协议》履行的争议,但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处理本国事务的权利不足以成为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借口。显然,俄罗斯也是有计划的试图吞并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
中东问题的发展就有所不同,哈马斯进攻以色列,伊朗报复以军的攻击。但是巴勒斯坦还不是联合国会员国,本质上以色列在发动一场全面的清剿行动,试图压制异军突起的哈马斯。而伊朗与以色列的有限冲突,事先通知了美国方面,伊朗实际没有打算绕过美国和西方,直接发动对于以色列的打击。
中东的主要矛盾是伊斯兰和以色列的民族仇恨与巴勒斯坦的土地归属,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主要矛盾是苏联解体后的利益冲突和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分裂问题。也涉及俄罗斯所发展的吞并企图,形成的民族仇恨。
在台海方向的主要矛盾不尽相同,土地的归属权和领土的分裂,民族的内部仇恨和意识形态的鸿沟。台湾作为一个政权,曾经拥有联合国会员国地位,1971年10月25日年退出联合国。巴勒斯坦和台湾的国际政治地位有一些接近,而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面临领土的分裂,俄罗斯干涉乌克兰的内部事务,试图拿下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乌克兰和中国大陆的境地有一些接近,台湾的分裂,是否也可能导致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美国的干涉,是否挑起台海的紧张局势,直接派遣军队进入台湾,拿下台湾这块土地,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们支持俄罗斯的原因是出于朋友的默契,乌克兰的处境和中国相似,都面临领土的分裂和外部势力的干涉,作为一个道德至上的国家,对于乌克兰我们应该怎样表达立场。乌克兰一旦战败,这个现代世界鲜活的例子,会令人启示吗?
冷战的可能性小于热战的爆发,现代文明世界已经枯竭,即将走向肢解,衰落,崩溃。
发布于 2024-04-30 13:53・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末路百花残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绽放的蘑菇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雪鹰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永远有多远 - 2 个点赞 👍
中美争霸是当今国际关系最重要的矛盾,是全方位的,会有很多表现形式。意识形态冷战只是其中之一。历史上苏美冷战,不能概括中美争霸的实质。
苏美冷战是二战后形成的。苏联一战后期成立,其发展崛起的过程中得到过美国的大力支持。典型的栗子就是一汽长春汽车厂,整条生产线都是一战之后福特公司援建苏联的,苏联在半岛之战后又援建中国。所以,早期的一汽卡车跟福特卡车一个模子。
苏联二战后建立了强大的国家,还有苏东卫星国,统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国那时候是小弟,直到珍宝岛决裂,后来转向西方求发展,改变了苏美冷战的天平。苏联的垮台中国是有贡献的。
美国在1890年已经是世界工业产值第一,是那个时候的世界工厂。一战把老牌工业国洗了一次,二战又干翻了德国和日本。英国从日不落帝国跌下神坛,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重建德国和日本,扶持整个西方,美国当仁不让,建立西方阵营,成为老大。经历多次危机,苏美冷战中又挺到了苏联解体, “历史终结”。没想到迎来了中国的崛起。
中国崛起有美西的贡献,美西现在依然是中国产品的主要市场。中国是世界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曾经的世界第一车企TESLA,如果不是来到中国上海,迅速解决交货问题,他们的那些创新技术就无法落地铺开,实现价值。
应对中国挑战,OBAMA时期就已经开始。老川直接开打毛衣站,后来的技术站、军事对垒、金融高边疆、留学学术切割、逼迫华尔街站队、就连海底电缆都绕着走。
中美两国直接武装开展,那是世界的灾难,双方也都极力避免。但是,争霸的最终赢家只有一个。桌面上握手,桌子底下小动作不断。双方不交货,可以招小弟对打。你弄日韩同盟,我到中东搞和解,开场子。
也许这种游戏会一直进行下去。都有自己的问题,各有竞争优势,就看谁先内bao。
小板凳瓜子准备好,看戏。其他的,过自己的日子。
编辑于 2024-04-26 17:0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viccheng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中美之间是贸易战,不是冷战。
冷战是双方都不往来了,都扩军搞战备。
现在的情况是双方还在做贸易,美国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而不是敌人。
因为美国知道,中国的目的是发展,而不是成为地球霸主。
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当年的苏联有着本质的不同,苏联曾经派兵占领了东欧,军事支持古巴,越南,派遣军事顾问到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呢,顶多就是卖卖武器赚钱罢了,谁出钱就将武器卖给谁,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不可否认美国的部分人想跟中国打冷战,不过他们代表不了美国。而且美国现在已经衰退了,已经去工业化了,所以没有了打冷战的实力。
中国的发展目标很简单,就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然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和中国对抗,就是和一带一路所有国家对抗。
查看全文>>
楚易 - 1 个点赞 👍
不是冷战而是热战。正邪之战几千年不断,见惯不怪。正邪之战有大小之分。现在是要变大了。因为4邪合起来侵略乌克兰,支持哈马斯恐怖分子搞以色列。
是世界范围内的‘民主与专制’的最后决战。不是冷战那么简单。也不是开始那么肤浅。
如果说‘冷战’,那么从美国经济制裁中土之前就开始了。正是因为中土近几十年来不断地向美国打‘冷枪’,所以美国才会以经济制裁予以反击的。
编辑于 2024-04-29 07:0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元性论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钟琰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平凡人的中国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假斯锁 - 1 个点赞 👍
我们不会主动去打冷战的,我们脑子有病才会去打冷战。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明是开放式的。讲究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历史上也有那么几次闭关锁国,但是结果都不好。所以闭关锁国这种事情,在我们能看到的几十年间是不可能的事情,连想都不要想。
被迫冷战也许可能,但是开放这个主基调,我们绝不会放弃的。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冷战的那一方会吃亏,而且一定会吃大亏。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
发布于 2024-04-29 10:00・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好风凭借力 - 1 个点赞 👍
中美关系是一种“新型冷战”(New Type of Cold War)。这一判断基于以下特点:
军事视角:中美之间虽存在巨大的军事张力,但迄今为止仍避免了直接冲突,更多是地缘政治上的不对称竞争。
经济相互依赖:尽管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但这种依赖既是约束,又是摩擦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特朗普时代,贸易战凸显了这一矛盾。
合作与竞争共存:中美关系既有竞争的动态(如技术、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也有制约双方直接冲突的力量(如经济和全球化的联系)。
1.从冷战到“新冷战”
(1) 冷战与“新冷战”的联系与区别“新冷战”并非对冷战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国关系的一种全新表现形式。与美苏冷战时期的全面对抗不同,中美关系呈现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动态,这种复杂性无法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如现实主义的冲突逻辑或自由主义的合作逻辑)来全面解释。
(2) “经济-安全悖论”(Economy-Security Conundrum)
“新冷战”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与安全竞争同时存在。这一悖论展示
查看全文>>
爽爽的南洋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伊谢尔伦的长椅 - 0 个点赞 👍
冷战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世界上如果再次发生冷战,除了俄国和欧美之间,还可能发生在中美之间。俄罗斯先不说了,都已经热战了,就差欧美直接下场参战了。
中美的摩擦不断,但也不至于升级到冷战,相比于俄罗斯,中国除了坚持原则、坚守核心利益外,也体现更加智慧的一面,我对中美关系持乐观态度。
发布于 2024-05-01 11:1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欢乐鼠 - 51 个点赞 👍
现在并不是冷战,而是冷耗。
因为赛里斯并没有任何争霸天下的意思。
对于赛里斯来说,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一步一步的,按部就班去做自己之前想要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至于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是不是会碾死几只臭虫,压过几只曱甴之类的事情,是不会考虑在计划之中的。
熟悉吗?
这一套我们老祖宗以前也用过,
叫王道。
编辑于 2024-05-15 15:2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吕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