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如何看待中国性压抑?

伊澄
391个点赞 👍

通过青少年时期持续的饥饿、物质匮乏,可以有效的塑造缺陷人格,完成对人的“去主体化”。

现在的中老年人,就是通过青少年时期,持续的饥饿匮乏,通过“去主体化”,塑造成了哪怕牺牲身体,也要转着圈伺候、节省一点剩菜剩饭的工具。

同样的,青少年,尤其中学六年性成熟的关键时期,对男童进行性剥夺,也可以用同样的机制,有效完成对男童的“去主体化”。


其手段,包括有意识的性教育缺失、集体生活剥夺私域、慢性疲劳压力下极高的皮质醇水平等。

就像为什么家长不喜欢孩子锁门、学校看学生挂床帘会不爽。因为四五十岁的人嘴上不承认,但ta们心里很清楚,剥夺私域是塑造人格缺陷、抹杀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手段。

青春期关键阶段的性隔离,也是一样的道理。


两性的互相吸引是人的天性,温饱/小康家庭出身的自卑、压抑、患得患失,这些不是穷出来的,而是父母有意识教育出来的。

父母和社会,都需要一个自卑、懦弱、缺乏情趣、轻度抑郁的“理想供养者”,给父母提供稳定的赡养。

父母需要一个渴爱又没有爱人的能力的孩子,在30岁前为婚姻的一纸承诺就结婚生子,从而满足繁殖欲、也让自己如果活到90+高龄,能有孙辈照顾。

社会需要一个对女体饱含填不满的渴望和神圣性的男性。就像囤积食物的老太早已脱离饥饿,20岁以上成年男性的生理欲望,其实早已完全可控。但心理和社会对性的应激,依然能伴随一辈子,移情到婚姻、工作、宏大叙事之上。

发布于 2024-05-01 03:41・IP 属地北京
陈仙男大天才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