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要“向天空要GDP”了
而低空经济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物流运输、城市交通、农林植保、应急救援、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领域
同时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产业链条长、业态多元等特点
是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我国发展低空经济已经具备较好基础
第一个是有政策
有关部门围绕飞行活动审批程序优化、空域分类划设、无人机实名制登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第二个是有基础
近几年各地加强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并登记的通用机场449个、飞行服务站32个,因地制宜探索拓展低空经济发展场景
前不久“深圳—珠海”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跨越海湾完成城际飞行,引起了广泛关注
第三个是有能力
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进步,都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我猜,下面这三个表演,你大概率刷到过至少一个:
1、2024年央视春晚的《沈阳8分钟》
2、2024年河南海昌海洋公园的《龙王秀》
3、2023年深圳龙华区政府的《飞龙在天》
看数据。
春晚,不用多说。不算重播,单看直播的收视次数,都超了15亿。
另外两场,全网播放数据,也足够惊人:
河南广电下单的《龙王秀》,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
并且,表演持续的第二天、第三天...保守估计就吸引了20万人专门赶来,晚上在当地观看表演,顺便,消费,拉动了当地的夜经济。
深圳龙华区政府下单的《飞龙在天》,比那条刷屏的迪拜飞龙还要早火了近半年,全网播放量超过80亿。
并且,这还是没算上Youtube上围观的数据。
15亿,10亿,80亿。
真了不起。为什么今天短视频赛道都这么卷了,无人机表演还能拿下这种数据?
因为达到PMF了。

什么意思?
PMF,是一个被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保持在自己的视线里的概念,指的是Product-Market-Fit,也就是产品跟市场之间的匹配。
一个产品,能不能成,要看它是不是存在于一个足够好的市场里,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说得再白话一点,就是你在创业之前,最好先确保你辛辛苦苦熬夜,真金白银烧钱,最后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产品,要有人,并且是足够多的人,愿意买单。
啊?这谁不知道?
CB Insights曾做过一个调研,在分析了100多个初创公司的“死法”后,选出了20个导致创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你猜,排名第一的“死因”是什么?
团队不行?钱不够烧?对手太强?
都不是。是“没有市场需求”。
做出来的产品和市场没有匹配上。PMF没有达成。
知道,做到,这两点之间,已经躺下了太多“没有达成PMF”的团队。
所以很多投资人、创业者,都会把PMF当成一个绝对指标。
不管今天你的技术多厉害,在没有匹配到合适的商业应用场景,找到PMF的那个契合点之前,都要继续找,继续找,继续找。
一旦找到,这事儿就能干了。

无人机表演今天之所以能这么火,本质上,其实就是无人机的技术,找到了表演这一商业应用场景。
无人机表演这个产品,作为一种目前还算稀缺的内容产品,匹配上了市场的需求。
无人机。表演。有意思。
所以,所谓低空经济的机会,就是这个达到了PMF的无人机表演吗?
当然不是。远远不止。
用无人机做表演,只是低空经济的冰山一角。甚至,只是商业模式里的冰山一角。
所有技术,从它诞生的那天开始,都一直在寻找商业应用场景的路上
一旦找到,就是机会。
这种机会,甚至会超出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最后祝你,也能找到属于你的低空经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