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已经出台,未来生活中肯定会有更多应用场景
至于空间到底有几万亿这个要慢慢来发展,因为还有挺长的路要走
商业化肯定没有那么快,现在还是在布局阶段
但官方扶持力度在不断加码,可以看出来其重视程度

3月27日,官方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其中特别提及,将推进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费通用航空装备适航取证
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研发、产品验证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
同时支持一批SAM装备加快市场应用,鼓励探索构建立体交通低空航线网络,着力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
支持电动垂直起降机在城市交通领域应用示范,推广轻型运动飞机等新型通航消费业态
具体规划如下: 1,到2027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 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2,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 客运网络
“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3,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系统、软件、元器件、材料等关键领域
4,完善通用航空装备产品谱系,推进大中型固定翼飞机、高原型直升机,以及无人机等适航取证并投入运营
5,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
开展400kW以下混合推进系统研制;推进250kW及以下航空电机及驱动系统规模化量产,以及500kW级产品应用验证

在基建方面,还强调探索推进楼顶、地面、水上等场景起降点建设试点
完善导航定位、通信、气象、充电等功能服务,以及推广北斗导航,开放地图气象等公共数据信息,支持企业建设智能调度等飞行服务系统
官方表示我国发展低空经济有三大优势
1,有关部门围绕飞行活动审批程序优化、空域分类划设、无人机实名制登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扶持力度会非常大
2,近几年各地加强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并登记的通用机场449个、飞行服务站32个,因地制宜探索拓展低空经济发展场景,前不久“深圳—珠海”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跨越海湾完成城际飞行,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
3,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进步,都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各方面技术成熟
上面提到的珠海⇌深圳首条线路开通,说明无人机快递来了
目前计划用于医院紧急药械、应急救护投递领域
确定的飞行路线为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科技路附近快递站点)与深圳南山区赤湾之间
计划每天安排8到10个飞行架次,单次飞行限量为20千克
“跨城急送”服务项目可4小时内送达
珠深低空快递物流航路执飞机型为顺丰速运“丰舟90型”无人机,由该公司下属无人机运营团队进行飞行控制
从顺丰速运粤西区公共事务部提供的数据来看,该无人机时速在65千米左右,是一款适合在海峡、丘陵等多种复杂环境下投递运送的机型

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跨城无人机物流中转系统,往返架次不空载
单程架次据前期试飞测算只需40分钟左右时间,比陆运转货节省一半以上时长
在收寄标准上除有重量要求外,快件长宽高还需在0.6米×0.4米×0.3米以内;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六9:00—18:00(当遇极端天气、空域管制除外,如近期出现日冕物质抛射、高强度大地磁暴现象,航路上快递无人机停飞)
计价规则为起步价+续重计价+里程计价
当前限时体验价为40元

城市间的无人机高时效配送服务,将为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以上看都说明低空经济发展速度在加速,以后会有更多城市开展空中交通试点
低空经济最大阻碍就是对空域的管控,很多城市的空域飞行申请手续流程较长
主要体现在低空空域资源供给不足、低空飞行活动审批程序繁琐、通用机场建设滞后等问题
现在低空经济的发展官方越来越重视,一直在加速推动行业发展
未来空管方面会慢慢放开,低空经济必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前不久中国民用航空局明确支持深圳市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据“深圳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全面发力建设“天空之城”,推动低空空域资源由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带动低空经济大规模投资建设和创新应用,更好统筹低空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
支持深圳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同意开展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研究试点,丰富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构建低空规章标准体系,加强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和低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支持意见为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官方表示将充分认识发展低空经济的重大意义,落实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针对地方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新需求,进一步完善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行标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

我国民用无人机已在农林牧渔和娱乐航拍领域率先实现行业普及
城市场景和物流应用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标准已初步具备广泛推广的基础,海岛、山区、沙漠等运行实践持续开展,有人/无人协同运行、载人飞行等已进入试验验证阶段
当前,无人机物流配送业务已延伸到城市商圈与社区,电动垂直起降(eVTOL)机型的适航审定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
现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也已上线运行,实现了空域划设,适飞空域信息查询,飞行活动申请等服务,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能力
民航局推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政策文件,截至目前,累计批准建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17个试验区和3个试验基地

目前海南已完成全省的低空旅游构建,并接管了中国通用航空公司的牌照
上海明确提出要发展,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的“低空经济”
今年1月,青浦区的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揭牌,青浦区发布低空经济“1+4”产业赛道,“1”即一个产业园(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4”即四个低空经济细分赛道:电动飞行器制造、飞行器运营、培训及数据服务
上海金山计划到2025年无人机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100亿元
去年2吨级eVTOL M1系列首架机在上海成功首飞
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就发布了5座载人电动飞机E20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就有1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官方工作报告

低空经济核心就是低空空域管控系统、飞行信息系统、飞行器、无人机、人工智能、eVTOL、先进通信和航天航空材料为主
应用在客运,交通,快递,物流,文旅这些领域
目前国际上已有成熟应用的案例是用无人机配送血浆、疫苗、药品等医疗用品
因为低空经济成本比较高,成本是一个大问题,一般情况下考虑到成本,就肯定不会首先这样的方法
成本越来越低,才能普及开来

前不久“飞行出租车”中国全球首飞,深圳飞珠海20分钟,票价300元
这次使用的5座eVTOL是峰飞航空自主研制,核心模组100%国产化
相对于汽车来说,eVTOL的使用成本虽然比飞机大幅下降,但是乘用车相比,还是相对高昂

预计到2032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将达到357.9亿美元左右,2022-2032年10年复合增长率为12.4%

据麦肯锡统计,2023年,围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商用无人机、可持续航空和超音速飞机等未来空中交通领域的融资超过45亿美元,涉及151笔交易
2004年以来,未来空中交通领域累计融资额已达到220亿美元
而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商业化落地速度最快的,是商用无人机和eVTOL
无人机送货的数量已从2018年的6千次激增到2022年的近90万次,预计2023年将超过100万次(上半年已送货50万次),这些公司包括Zipline、谷歌旗下的Wing、Matternet、SwoopAero、Flytrex和Manna

目前,大多数商用无人机已经发展到L3级(操作员视线范围外安全导航,但仍可根据需要进行远程驾驶或控制)
更先进的L4级(高度自动化)无人机正在商业化,可用于工业检查等复杂、危险的作业场景 eVTOL:新一代商业飞行器
从类型上划分,eVTOL可以分成四种:第一种是传统的电动旋翼机(如电动化传统直升机),剩下的三种则是目前最热门的新品种:

1.多旋翼无人机没有机翼,更类似于大型商用无人机
2.升力与巡航飞机的起飞和巡航推进装置是分开的
3.倾转旋翼机或基于管道风扇的矢量推力飞机使用相同的推进力进行起飞和巡航
这三种飞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使用的推进器,能达到的航程/速度,以及运行的认证和技术要求
作为一种新型的轻型商用飞行器,eVTOL不仅有垂直起降能力,还有卓越的飞行效率,预计最早将在2024/2025年获得商业运营认证
“低空经济”涵盖场景丰富,多产业融合发展可期,主要包括无人机、“空中的士”(eVTOL)和通航三个方面,预计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元

当前中国的通航处快速建设期,中国通用航空机场2023年数量为449个,较2018年增长122%,2018-2023年复合增速为17%
通用航空机队规模2022年达到3186架,2018-2022年复合增速为6%
其中,教学训练用通航机队规模2018-2022年复合增速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