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只是因为政治和外交原因,暂时被处分罢了。
在官场上,凡事要留三分余地,做事一定要考虑周全。
打个不好的比方,《水浒传》中,为什么刚出场的王进会被高俅恶整?如果王进不冒险逃走,恐怕会被高俅活活弄死。
很简单,高俅当时还是街上盲流的时候,曾经同王进老爸比试棍术:被我父亲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有此之仇。
大家注意,王进老爸一棍子打倒了高俅,是三四个月起不了床。
这说明这一棍子打得很重,王进老爸下手没有留情。
两人没有冤仇只是比试,怎么会下手这么重?唯一解释是,当时王进老爸看高俅是个街上混混,没把他当回事,就下了重手。
没想到,若干年后高俅摇身一变成为高太尉,差点将王进弄死。
这就是官场的此一时彼一时了。
官场上,除非皇亲国戚,不然很难有什么长盛不衰的官员。官员们的起起伏伏都是很正常的,有时候是一品大官,有时候一下子成为戴罪立功的小官,一下子又官复原职,这都没什么稀奇。
大家要知道,林则徐之前可是道光皇上的心腹,1837年就是湖广总督了。湖广总督可是非常重要的官职,掌握着国家农业的主要命脉,足可见林则徐被信任的程度。
1838年道光皇帝决定禁烟,但这是一个极为难办的事情,只有非常有能力的心腹才能胜任。
于是,道光在这么多大臣中,选择林则徐以钦差大臣关防,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这个钦差大臣,可以说是超一品的官员,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瓜尔佳·怡良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都要听他的命令。
如果说林则徐是皇上的超级心腹,他的被免职也是政治原因,并不是皇帝完全对他失去了信任:道光二十年(1840年)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琦善的审问和发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1日,林则徐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到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力图“戴罪立功”。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爱新觉罗·奕山在率军与英军作战中失败。为了开脱罪责,他竟造谣说,英方是愿意议和的,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一人。
言外之意,就是必须再次惩办林则徐,英方才能罢兵议和。道光帝求和心切,便把广州战败的责任再次归罪于林则徐,说他在广州任职时没有积极筹划防务,以致英军发起进攻后,奕山招架不住。6月28日,道光帝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可见,道光处理林则徐,主要是为了讨好洋人罢了,是一个政治措施。
也就是说,一旦风头过了,林则徐被重用的可能性很大(实际上也是如此)。
伊犁将军叫做布彦泰,这可不是泛泛之辈。布彦泰在新疆履职长达30多年。布彦泰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代皇帝可谓四朝元老。
要知道,伊犁将军就是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这个位子可绝对不好坐。除了沙俄和英国渗透新疆以外,因为满清的政策,汉人和满人不能随便迁移到新疆,导致当地几乎都是各种少数民族,叛乱不断,还有各种民族仇杀,乱成一锅粥。
布彦泰能够坐镇新疆这么多年,能力还是可以的,也是老官僚了。
他深知官场的一切,招待林则徐这种可能复职的高官,也是官场的正常行为:11月10日林则徐到达戍所后布彦泰赠送了粮食和牲畜等安家之物。11月11日布彦泰亲自登门拜访林则徐,但不巧的是林则徐当时没在家。11月13日布彦泰举行晚宴招待林则徐等人。11月14日布彦泰送来野猪肉给林则徐改善伙食。11月15日布彦泰送来鼻烟壶帮助林则徐治疗感冒引起的鼻子出血。11月19日布彦泰再次亲自拜访林则徐。
另外,布彦泰也知道林则徐足智多谋,又有治理地方的本事,也试图让他出谋划策:布彦泰在林则徐的建议下开垦了60余万亩田地堪称治理新疆的一大功绩。1843~1844年间林则徐在伊犁倡导开垦了惠远城东的阿齐乌苏废地三棵树、红柳湾一带3.3万多亩和阿勒卜斯16.1万多亩田地。安置回民571户、安置汉人500户。由于伊犁垦田取得巨大成功,所以布彦泰被加封太子太保衔。伊犁开垦取得的显著成效带动了南疆掀起兴垦热潮。
看看,事实证明林则徐是很厉害的,布彦泰得到他的帮助后也升了官,皆大欢喜。
有意思的是,布彦泰还非常长寿,戎马一辈子,最终90岁高龄善终,算是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