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明确的是:团队不是靠融入的,是要靠接纳的。
对于新人来说,与团队成员最保险的相处策略是:做事态度积极,做人低调得体。
有许多新人在一开始表现得过于热情,强行融入团队,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因为,你刚进公司,还未摸清公司人员关系架构,成员脾气秉性,明规则了解不透,潜规则摸索不清,若急于建立关系,靠拢集体,必然存有一定风险。所以,需要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而被团队所接纳的底层逻辑是:而当你身上有和他们一样的“味道”时,对方自然会主动邀请你加入。
被团队接纳的三原则:
01. 谦逊态度是关系破冰的敲门砖
许多同学会固执的以为,职场会对新人存有宽容度。
但我告诉你,你错了,身在职场,是要用结果来说话的。
你不能仗着自己是新人,就让其他成员为你的错误买单。
所以,对于新人来说,保持谦虚的态度、多发问,比自己在工位上憋着瞎做要强一万倍。
发问,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交流;而发问作为首次交流的破冰也是非常自然合理的。
许多同学都因为“以什么话题作为交流的第一句”而烦恼,你可以参考下请教的形式。
比如:老师,你好,我是咱们组的新来的员工,关于XX问题,我有些不明白,为了避免后续不必要的修改,我想向您请教下。
我保证,你会给对方留一下一个“认真、靠谱”的好印象。
初始分打好,后续的交流自然循序渐进。
作为一个正常的职场人,没有人会不喜欢态度友好且谦逊的人。
02.语言同频,你说得对方能听得懂
当你与同事有相同“味道”时,对方自然会主动邀请你加入。
这个味道具体指什么呢?
我猜有些朋友会说“三观”。但我觉得扯三观太遥远,三观一致是为了交友、恋爱;
但职场是为了赚钱。能聊得到一起,你说的话对方能听懂,团队成员彼此间才能合作。
所以,“味道”之一是,语言风格。
听得懂并不是指你要说中国话,而是你要适应团队的语言风格。
比如,你在基层工作,你的语言风格就要接地气,你和一线员工扯底层逻辑,他们听不懂,也懒得听,甚至还会认为你这个人不务实,很装。
所以直接了当,工作怎么做,互相怎么配合,直接说,少渲染。平时的闲聊天,也是一样,聊一些这个层面大家都爱听的,都听得懂的。
再比如,你在外企工作,大家的交流习惯中英文混合,同事间彼此称呼都是英文名。如果你用方言谈工作,称呼同事小江、老陈,人家肯定不习惯。其次,外企讲究专业,信仰明规则,你跟人家谈潜规则,以体制内为人处世方式进行交流,团队其他成员肯定很难接受你的风格,也就难以认同你的观点。
聊不到一起,大家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减少交流频次,表面来看好像是你被团队孤立,但其实是你无法与团队同频。
如果不知道聊啥,那就先听,听多了就知道了。
03.行动同频,你做的对方接得住
- 工作之中
工作中,许多工作需要成员彼此协作。作为新人要以团队的工作习惯为标准,去贴近团队。
比如团队风格以结果为导向,大家目标一致,化繁为简,注重效率。你就应该在结果上下功夫;
再比如,团队做事风格严格,责任划分明晰,你就应该注重流程合规,稳扎稳打,在细节上多花心思。
这和企业文化,是相同的道理。
- 工作之外
相比工作之内,工作之外的相处拉进距离的速度更快。
男同事喜欢烧烤、聊天、侃球;女同事喜欢逛街、打卡、做美容。
除了生活中的朋友,与我们做这种事情的往往就是同事。
一次共同经历,也许彼此就加深了解。
不用一次约很多人,慢慢搞定一个人,对方就会通过辐射影响,让团队其他成员慢慢接纳你。
就好像,朋友的朋友,也许也会成为朋友的道理一样。
在职场,不要太“清高”,一些低级的小趣味也许就是“社交属性”。
比如吸烟室中侃侃而谈男同事;茶水间聊得火热的女同事。
总之,态度谦和,属性相同,你就不会成为团队中落单的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