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体制被人们总结为自由下的威权。这是大致不差的。自由和法治是基础、是背景,以民主政治的手段达成精英治理。
民主的基本原则和真正考验是:你能否通过选举改换政府?仅此而已。“如果选举失败了,人民行动党就集中精力投入下一场选举”。
李显龙执政期间,新加坡的政治体制进一步向柔性的民主政治过渡。
为帮助反对党更好的参与选举,人民行动党允许进行更合理的选区划分,并允许反对党宣传。同时扩大公众参与。2008 年新加坡开放芳林公园,允许人们在演说角落举行有限的公开示威。2012年,新加坡新设“与国民对话”机制,一个部长级的委员会向全民征询打造未来新加坡的意见建议。首届成立的26人委员会中,除了7名政府高官外,还包括一位出租车司机、一位大学生、一位艺术家以及一位电视台主持人。
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新加坡的未来很可能会是全面的两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