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赛事组委会和赞助商来说是场玩砸了的秀,对马拉松爱好者和关注者来说是被喂了翔。

复盘一下整个比赛的前后。
原本这场比赛何杰
何况北京半马
所以特步作为主要赞助商之一,安排了几位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选手,一来为了保证比赛前几名全穿着自己装备,是自家选手站台;二来就是为了给何杰当兔子(领跑员),起到破风领跑,带速度用的。
——当然北京半马赛前已经闹过很大争议,报名阶段几乎杜绝了所有可能抢镜的竞品选手参赛,算得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比赛最初名单上还有杨绍辉
不过赛前几天杨绍辉确定不跑,这样冲击纪录+夺冠的砝码就全压在了何杰一人身上。

但北京半马的举办时间距离上一场全倾全力刷新国家纪录的无锡马拉松,只过去三周时间,何杰多少还是没有恢复到巅峰。加上此前感冒影响,身体状态不佳,最初阶段何杰和这群老黑还是冲着纪录去跑,前5公里只用了14分41秒,但很快就出现了掉速,纪录无望。
何杰其实不能算放水,一路硬撑,最后阶段跑得相当辛苦,感觉疲惫程度比之前无锡马拉松严重得多。
然而这几个老黑,在何杰明显掉的情况下丝毫没任何加速迹象,稍微领先一会就降速,各种回头张望等着何杰跟上,最后则完全成了陪跑。场面上也是很尴尬,原本计划中他们应该作为破风阵营,非常紧凑的集团行进,结果却是左顾右盼并排跑,完全谈不上竞技的感觉。
老黑们显然赛前通过气,目标很明确,只要没有其它竞品选手突然杀出,全程就会保送何杰。表现出来的,就是很夸张的鼓劲、告知同伴不要超过、摆手示意让出赛道……明着告诉所有人,我们只是陪跑的。



他们的一脸轻松和有意压着速度,更加让人反感。当然反感的是这群赏金跑者,还是背后要求他们这样执行的人,就不用多说了。
马拉松比赛可以有兔子(领跑员),也有很多选手跑崩了、而后兔子自己继续比赛夺冠的例子。比赛有状况是常有的事,但这样大庭广众的在正式比赛中明演放水保冠军,没意义,没必要。


国内近几年,很多马拉松越来越有赞助商独家秀场的意味,品牌们力捧自己的签约选手,或者不惜砸钱以各种方式提高自家产品的穿着率,包括对破三选手的“短期赞助”等,也出现了一些利用赛事条款去限制竞品选手参赛的情况。
比如报名时抽签环节做一些动作,赞助商的名额上则以竞品条款去制止。
今年北京半马原本对外公布号码时,何杰和杨绍辉是001和002号(特邀选手号码布印名字),后来贾俄仁加用其它赞助商名额参赛,因为半马成绩更好,系统还自动分给了001号(贾俄仁加也曾经跑出过国内半马最快成绩),最终反正被告知赞助商名额违反规定,没办法参赛。
更早些年接触过组委会,那会国内的马拉松(尤其是二线规模偏小的比赛),在国内的特邀选手上已经存在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能跑进220、当时足以站台的选手都会比较默契的在比赛周参加不同比赛,各自可以较高概率拿到奖金。只有大型比赛才看得到针尖对麦芒的PK。
当然那会绝大多数马拉松商业价值也还没那么高,物资财力外,赞助商其它投入也并不多。错峰竞争对需要奖金的选手、需要曝光的品牌和赛事来说,都不算有悖体育精神。
而这些年商战的味道越来越重,往往从赛前配速员、各类有成绩要求的跑团招募开始,比赛越来越有独家秀场的感觉。赞助商也越发在意自己的场子不要被别人抢了威风,执行层面多了很多功利感。但仔细想想,这些刻意的行为反而最败路人缘。
演技再差一些,就如同今天的北京半马,甚至不用提体育精神这种大词,所有人都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假。被负面影响的,就不只是某个品牌或某个运动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