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个中东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能够与以色列空军较量的国家寥寥无几。沙特虽然有238架F-15,埃及虽然有218架F-16,但是很明显这两个国家的飞机基本等于上交美国的保护费。只有土耳其和伊朗可能对以色列产生威胁,可随着以色列F-35形成战斗力,即使伊朗装备苏-35也十分被动。


但关键问题是,以色列空军该如何反击伊朗呢?
有心的人会发现,以色列的定制的F-15I和F-16I都致力于加装保形油箱,让原本优雅的机体变得臃肿,其实这是以色列战略需要。以色列空军一直秉持强势的进攻战略,一旦发现威胁,就会先发制人。因此以色列对远程打击能力有很高的需求,由于以色利没有战略轰炸机,只能通过改装增加战斗机航程。

在没有战略轰炸机的情况下,巴比伦行动其实已经接近以色列空军行动的极限。1981年6月7日16时,以色列飞行员驾驶14架战斗机从西奈半岛的埃其翁空军基地出发,其中8架F-16执行轰炸任务,6架F-15A担任护航以及轰炸时的阻绝战斗巡逻任务。此外还有两架双座F-15B担任无线电通讯中继站的工作。

这批飞机分成前后3批,以离地只有数十米高的低空飞行,沿着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的边界向巴格达进发,但是一起飞通过红海上空时就被搭乘游艇度假的约旦国王侯赛因发现并且通报他们的防空单位,除此之外,即使途中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弃置用完的副油箱,也没有被雷达发现。

18时10分,以色列战斗机群进入了伊拉克领空。18时30分,机群开始轰炸核反应堆,先后以两波,每波4架的方式进行轰炸,共投下了16枚炸弹,成功的摧毁目标。伊拉克核反应堆被炸至严重损毁,不能被使用,伊拉克的核计划中止。

巴比伦行动不仅是防空作战的必读课目,也是空军对地攻击的经典案例。在这场行动中以色列空军不仅展现了极其缜密的思维,还展现了高超的战术素养。比如出发时间定在周日的下午,一方面伊拉克值班人员处于周末思想松懈,另一方面以色列战机由西向东飞行,太阳处于战机身后,伊拉克高炮部队无法直瞄;再比如以色列战斗机长途奔袭数千公里,全程保持高难度的超低空飞行躲过了沿途国家的雷达。以色列战机抵达巴格达上空时伊拉克在核反应堆周围部署的数10门高炮和萨姆-6地对空导弹完全没有做出反应,附近机场驻扎的歼击机部队也没有起飞,F-16完成投弹并确认目标已摧毁后便在F-15的护卫下转身离去,没有伤及分毫。

那么以色列能否复制巴比伦行动,空袭伊朗首都德黑兰

所以以色列要想真的打击伊朗,还得依赖远程巡航导弹或者弹道导弹。
以色列是个拥核国家,不仅有核弹头,还有相应的载具。以色列陆基核力量由“杰里科”系列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组成,杰里科-1为近程弹道导弹,战斗部重450千克,射程300~500千米,虽然射程短,但能有效覆盖埃及、约旦、黎巴嫩
杰里科-2中程弹道导弹在杰里科-1的基础上研发(前期与伊朗共同研发),长14米,弹径1.56米,总重接近13吨。该弹结构与“杰里科”-1

杰里科-2生产了50-80枚,射程可达整个伊拉克和科威特,能打击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从而具备了对主要阿拉伯国家的战略打击能力。

杰里科-3弹长17米,弹径1.8米,总重约23吨,射程在5500公里左右,减轻弹头重量后射程可达7000公里,该弹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其中第一、第二级与“杰里科”-2

杰里科-3导弹可以覆盖伊朗,但以色列是否敢用是个问题,如果以色列不敢硬刚,那就只能继续空袭叙利亚挽尊。现在压力来到了以色列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