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说个笑话。
当年开战前,古德里安写了篇论文,里面提到苏联有10000多辆装甲车辆(坦克、装甲车、突击炮都算)。
希特勒看了,给古德里安说:“文章写得很好,但苏联不可能有这么多装甲车辆,因为这些年我国拼命搞工业生产,搞了这么久,现在也才5000辆。”希特勒告诫古德里安,不要涨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古德里安回去想了想,把论文里的数据改成了5000辆。
然后到了开战后,古德里安收到的战场上统计的数据一脸懵逼,苏联一路上丢弃和被击毁的各类装甲车辆就过万,然而苏联的坦克还是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战场上。
战争状态下的生产和平时生产是两回事。军队装备的大部分成本其实不是来源于军用标准,而是来源于订单量太小。至于很多人提到的军标,实际上真开战了,那民标产品一样凑合。实际上即便是现在,很多军用装备哪怕在和平时期也大量使用民用标准的零件。
就像知乎上经常提到的火箭弹洗地一样,反驳的人就说什么火箭弹多贵,然而实际上真的要大批量生产,大口径远程火箭弹成本是比家用汽车还低的。因为现在远程火箭弹无论是物料成本还是加工难度,都比家用车更低。
很多人心目中的高精尖武器,实际上了解到的信息都是二三十年前,甚至40多年前的信息,很多当年是天价的东西,现在都是大白菜了。
俄罗斯目前在武器生产上最拉垮的就是电子设备,然而现在民用电子设备的性能远超20年前军用设备,俄罗斯搞一堆民用零件回来一样能生产武器装备,价格还比以前更便宜。
所以很多人经常在那里叫啥俄罗斯导弹要用完啦,坦克要耗完啦之类的,挺搞笑的。对于这类大国来说,战时武器质量可能会变差,但武器数量不会变少,威力也不会变小,哪怕经济完全崩溃了,武器供应都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PS:现在战场上的装备,凡事可以归到耗材类里的,都该依托民用产业链来设计和制造。
编辑于 2024-04-17 11:33・IP 属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