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22年底,德国是疫情打开大门后第一个访华的西方国家。
不过当时朔尔茨受到了西方盟友的强烈批评,吓得他落地中国后当天往返,一天都不敢多待,避免让外界有更多的解读。
明明是来讨饭的还装作这么傲慢和清高,来个软饭硬吃。所以那次访问并没取得多大的成果。
去年夏天朔尔茨政府还制定,对中国敦促“去风险”以减少来自中国的所谓经济风险战略;
但立场是演给外人看的,利益却是实实在在,不到一年就撑不住了。
问题来了,朔尔茨再次访华什么目的?
首先,这次绝不是来吵架的,也不是谈什么“脱钩”或者“去风险”的,而是来谈合作的。
2023年德国是主要大国中唯一经济负增长的,这跟默克尔时期如日中天的德国大不相同了。
看个数据:
2023年德国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实际GDP比上年下降了0.3%;德国的工业新订单在2023年10月环比下降了3.7%;关键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通货膨胀压力、工业产出不佳、全球需求疲软等还在继续.......
德国必须要改变路线和政策,否则很难走出当前的困境。中国作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不来北京,又能去哪里呢?

第二,德国有点急了。
最近来北京的欧洲国家很多,都希望扩大对华合作,德国显然已经落后了。
如果不尽快行动,中国市场估计要被其他欧洲国家瓜分殆尽了。所以,朔尔茨此访必定也有德国内部企业的压力和推动。
有意思的是,朔尔茨访华随行经济代表团名额成了抢手货,这次有梅赛德斯-奔驰、宝马、拜耳集团等多家德国巨头企业巨头申请随行。
但即便有幸入选,也要面临来自中方的严格把关和筛选。比如,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鲁斯武姆不在名单上。
2021年,这货在一次演讲中公开抨击中国,说什么德国经济界要划清对华红线之类的反华论调。
于是在2022年朔尔茨访华时,在西门子高层任职多年的鲁斯武姆就没来成,当然这次也够呛。
第三,也是很多欧洲国家担心的问题——懂王2024年会不会王者归来?
当年懂王各种的退群,不只是对中国下手征收高关税,对欧洲盟友下手照样狠,想必他们至今也心有余悸。
所以德国必须也两面下注,强化与中国的关系,避免2024年后既无法靠美、也无法靠中的尴尬局面。
当然,总体看今年是一个中欧关系强化的高峰期,我们也要抓住机会,增进与欧洲的关系纽带。
最好是让欧洲实现战略自主,成为国际社会独立的一极。同时也要尽量争取恢复中欧投资协定,那才是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