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雷某明因沉迷赌博,从信用卡和网贷平台借了十几万无力偿还,于是趁哥哥睡觉,拿走身份证进行了公积金贷款30万,还完欠款后剩下的钱已被挥霍。近日,法院以雷某明犯贷款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9个月。
刑事方面的事情已经落定,弟弟雷某明因贷款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9个月。
每个看似离谱的刑事案件背后,往往都着离谱的民事“纠纷”。
出借人是银行,在外界看来,一个谨慎到不能再谨慎、严格到不能再严格的单位,弟弟用哥哥的身份证来公积金贷款,竟然成功了!这里,弟弟能正常骗过银行的可能是:①兄弟俩是双胞胎;②兄弟俩虽不是双胞胎,但长得非常像;③当时办理公积金贷款的所有银行工作人员,是一群脸盲症。
新闻中,并没有说明兄弟俩的长相问题。暂且以两人长得相似来看待吧。
对于公积金贷款,根据《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范GB/T51267》(这是2017年的,如有更新,以最新的文件为准),里面规定的规范是很难让别人拿着本人的身份证进行公积金贷款的,这里主要说明的是用公积金进行个人住房贷款(提问中的内容没有提到是什么类型的贷款,装修贷或者其他可以提取公积金的贷款)。具体的操作规范只能截图。
如果贷款的是住房公积金贷款,整个就透露出一股蹊跷且离谱的感觉。
1、审贷分离。

2、贷款人个人信息方面:按照规范,要是都是个人的信息,这里一定要涉及到本人信息的验证,单凭一张身份证原件,不至于能成功贷款出来。

3、需要提供的证明资料(这里仅说部分的)。

之后,对于贷款的审查,还有一系列的规范。所以,公积金贷款是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那这里面的内容就太离谱了。
如果是其他的贷款,也算离谱,虽然其他贷款可能没有达到住房公积金贷款这样的手续、流程等严格要求,但总归是实质性的审查,而非是程序性的审查,不然,贷款这么容易,也容易造成一些问题。
对于里面的民事“纠纷”,因为身份信息雷某的身份证被弟弟盗用,那么弟弟雷某明所签署的《贷款合同》就与雷某无关,银行无法要求雷某偿还相应的借款,只能找雷某明要求退还借款。
虽然感觉这样的事情很离谱,但看多了案例,觉得这样的事情能发生,当事人肯定有“一技之长”以及我们可能不知道的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