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最近中超球员频繁骂球迷事件?
- 86 个点赞 👍
中超球员嘲讽球迷也算是种联赛文化了。
2017年的时候,码头的傅欢就因嘲讽球迷“明天还得挤地铁”引起轩然大波;
2018年的时候,因为布鲁斯的离职,申花的曹指导在微博里约架球迷;
去年,崇明二虎蔡慧康和武磊又先后发表著名的“灯泡论”和“教练你能当么”以及买提江的“闭上嘴,支持就完了”;
今年,联赛还没踢几轮,蓉城的韦世豪和张岩以及国安的张稀哲又在社交媒体上失控,也难怪足球报的李主任索性建议球员们别开社交媒体了。
除了曹指导是为了江湖义气斗狠之外,
其余人的心态都指向了两点:
- 老子比你有钱,凭什么听你骂
- 你没资格骂,支持就完了
球迷在球场内外通过言语宣泄情绪本身就是种“足球文化”——这种文化不文明,确实是足球的标配。
在球迷眼里,我们是来看你表演的,你的衣食父母,如果只是针对球场上的表现说几句的话,那是天经地义的,你得受着。
但在球员眼里:
我们的衣食父母不是你们,是俱乐部的投资人。
你们花的钱能养活我们?别逗了。给你们踢还是给你们脸了。
就像张稀哲怼球迷那个,看的我莫名其妙:
张稀哲说“抱歉,给大家添堵了”,心里想的估计是“快夸我,快说稀哲加油我们永远支持你”,没想到还真有实诚人儿当了真,针对张稀哲的表现说了自己的观感,语气还很平和,一下子破了防;
如果说张稀哲还只是阴阳怪气的话,那么张岩的部分我还好理解(比如说他踢假球那个),有些则是莫名其妙。
如果球员仅仅是作为个体的话,随便发癫,只要不过红线,没人管;
但球员是公众人物,其言行需要兼顾私人情感和舆论影响。
有些“球迷”,真的爱足球也好,假的蹭热度也罢,很难分清。他们的言论有些基于自己的足球理解,有些只是为了发泄情绪,图自己的一时爽,连平台都懒得管,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引流的方式。
球员不是不能和球迷起言语上的冲突,但是也要注意尺度和方式方法。
一方面,
要加强中国球员的文化教育,让他们起码会用正常人的对话方式去应对球迷的回复,不要整天只想着被夸。作为公众人物也要尽可能去过滤掉那些不该回的,俱乐部的公关能力也要跟上;
另一方面,
更应该做的是治理对于中国球员乃至中国足球的一切网暴和造谣,不要把他当成一种引流的工具。
该闭嘴的时候,
都要学会闭嘴。
发布于 2024-04-11 23:10・IP 属地英国查看全文>>
JekyllHyde - 51 个点赞 👍
我觉得是个好现象,这种对骂对中国足球有利。这是个深层次的权利对等问题。
对于球迷来讲,我花钱买票是看你表演的,那你不卖力那我肯定要骂你。
对于球员来讲,我踢球是为了在球迷口袋里掏钱养家糊口的,努力踢球是我应该的,但是身体状态或者战术安排出现的问题你不能按着我骂。
这里面就存在几个模糊的点。
第一球迷能不能看懂球。
譬如一个边后卫,因为责任心老去给中卫去补空档,导致自己的身位不占优势,有时候比较狼狈,球迷能不能看懂。或者譬如教练安排了1个单后腰,想用中场控制压制对手,当对手反击的时候教练要布置两个边前卫得回访帮我,结果他俩没回来,导致我一个人面对好几个人,防守的非常笨拙,造成了一定的笑料,遭到了球迷的辱骂,这种情况下球员应该如何面对。
第二个问题,球员确实这场球表现的不职业,态度也不好,也不积极,球迷可以骂,但是如果因此攻击对方的人格或者扒隐私,在场下攻击球员,这种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第三个问题,球员很努力,但是确实失误了,球迷因此成年累月的辱骂,扒隐私,甚至造谣,就像世预赛的姜至鹏面对伊朗的失误,这种又该如何保护球员。
第三个问题,球员不努力,场上也不积极回防,球迷骂他,他还奚落球迷早点睡要赶明天的地铁,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球迷买了票去看一场表演,表演的不好,球迷有权利骂,但是仅限在足球场上,因为你买了票的钱就是买了人家那90多分钟的表演,不是买了人家整个足球人生,你去攻击人家的生活算怎么回事,这不足球流氓吗。
其次是足球知识应该多普及,虽然不可能让所有球迷都知道,但是应该让主流球迷更了解足球知识,这个工作足球管理机构需要做,许多球员也应该做。
再次是球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既然吃这碗饭,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身份,有些话是永远不能说的,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最后,也是根本,我们所有的足球参与者应该倡导更有人文气息的足球文化,让足球去服务每一个人,而不是把足球当作一种概念工具。
结尾再说一句,我喜欢这样的冲突,只有这种冲突才能带来思考,以及各方的认知辩论,道理只会越辩越明。
发布于 2024-04-11 01:4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王大定 - 22 个点赞 👍
有个说法是:
现代足球之所以起源于英国,因为那里是工业革命的诞生地,因此也是最早出现社区和工人jie级这两个概念的地区。
“社区”+“工人jie级”,咱的足球具备过以上两个属性的日子,还是差不多三十年前的体工队时期,而那会儿恰好也是国足最高光、最有战力、最有前途的时候。
至于如何看待球员骂球迷?足球的失败只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经济高速腾飞的背后,我们在不经意间失去的一些宝贵东西。
发布于 2024-04-11 23:2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Cage Liu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野原新之助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hoTime17 - 2 个点赞 👍
整天说球迷不行,我倒想听听,在英国,英超球员骂球迷会如何?社区劳动是最起码的吧。
是,球迷给的那仨瓜俩枣都不够夜店一晚上的,可要没了球迷,还有赞助么?
整个中国足球圈都这个德行,缺乏起码的尊重,混到这个地步怪谁?
发布于 2024-04-13 19:1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zhebaoer - 1 个点赞 👍
我觉得一个问题是,如果某“球迷”说“我上都比你强”或者“我们业余队都比你强”(事实上这种离谱人以前也出现的不少),球员回击是完全合理的
但是有些球迷只是指出一些自己认为的问题,可能不一定正确,但是没有骂,没有侮辱,这个时候球员破大防其实很离谱,他可以不回应,不理,心里觉得这个球迷SB都没问题,但是公开破防真的离谱,他敢说自己从来没有对自己“没能力”的行业指点江山锐评过吗?任何人锐评都必须要完全有这个能力才行?
个人观点,第一条让张岩休息小门将上那个,球迷有侮辱性,后面的只是说张岩评分那个,不算侮辱,张岩应该受着,张稀哲那个,有点争议,主要是说让张稀哲退役,确实不好,但是要说骂或者侮辱也不算其实,张稀哲最好也是不回应,或者但凡聪明点“我确实老了啊,怎么办呢”
编辑于 2024-04-12 13:2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lyx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立即关联 - 1 个点赞 👍
这也是“足球矛盾”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
对一些球员来说,从青训到踢出来,他的开支来自家庭支持,踢出来的收益是来自“金主”(俱乐部或者上头的拨款),而不是市场“衣食父母”(球迷)。所以 有些球员觉得自己效力期间兢兢业业,服从安排,就是克服困难,做好自己了。
球迷可不会这样想啊……绝大多数球迷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滤镜看球员的,骂也骂,但是支持也是真的支持。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不管是倒三趟车还是堵三个小时,是三天坐两趟长途,还是自学足球知识,都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支持球员。恋爱可能都没这么全力以赴,足球让他们永不停歇的努力。他们自然很难接受球员的一些失误——就像自己孩子考试不及格还拿橡皮扔老师头上,家长是愤怒的。球迷也一样。
这就造成了矛盾。一方认为“老子到今天全凭自己努力,没花你一毛钱”,一方认为“为了支持你们帮孙子,老子饭都顾不上吃跟着你们暴晒,你输了还给老子摆脸色,mad……”
于是,球迷和球员的互撕属于常态化了。
发布于 2024-04-12 10:32・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林水瑶 - 1 个点赞 👍
大家懂的,我一直对中国男足球员抱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几乎看不上他们做的任何一件事,
但是的但是,唯独这件事,我绝对力挺他们,比如说傅欢、蔡慧康、武磊、张岩、张稀哲……
并且的并且,我太理解球员们的感受了,这帮粉丝不光不懂球,无论是捧还是贬,全说不到点子上,马屁都能给拍到马吊上;而且还摆不正位置,总喜欢以球员的衣食父母自居,这个实在忍不了啊
然后的然后,我还要提醒一下粉丝们,你们那点消费能力,凭什么当人家衣食父母啊?
从来的从来,中国足球就不是靠粉丝们养活的,因为粉丝们只会靠嘴支持、用爱发电。中国足球的衣食父母,一直就是国家,无论是以前的举国体制,还是现在的恒大、苏宁、上港和泰山,要么是国家通过国企直接买单,要么就是通过民企收一堆烂账。
不过的不过,以我对粉丝们的了解,他们必然会觉得这是个好现象,对中国足球有利……
如此的如此,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说一句,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编辑于 2024-04-13 03:30・IP 属地芬兰查看全文>>
海参粉丝心灵导师 - 0 个点赞 👍
很正常啊,因为“中国职业足球”的本质依旧是举国体制,只不过是企业替代国家花钱了而已,对中国的“职业球队”来说,球迷并不是像“真正的职业联赛”那样是衣食父母、是一切商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盘,所以并不需要对球迷负什么责,跟球迷对骂这种事根本不需要考虑后果。
发布于 2024-04-12 14:15・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伦巴第毛豆总经销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e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