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字,阅读时间4-5分钟】
一般而言,社交退缩者更容易被霸凌。
我在之前的一篇回答里面描述过霸凌者对霸凌对象的选择以及霸凌行为的进程,有兴趣的可以参考:
1、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霸凌?
社交退缩,是一种青春期比较常见的社交障碍。
常见到大部分人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社交退缩。
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和受压抑,会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而这种退缩如果只是浅浅地出现在青春期,那真的非常正常,因为青春期的个体本来就情绪敏感而且尤为在意外界,尤其是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但如果这种退缩对个体而言是贯穿生命始终的常态,那么这个个体的确有更高的可能性会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因为霸凌者其实本身虚弱,他们一般会挑选看上去更加虚弱的对象动手。
题主说到的长相、体重、内向、文静,这些都可能是导致社交退缩的原因。
社交退缩是受一定遗传影响的,比如气质类型【Temperament】,就是与生俱来的。
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气质类型是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

如果一个人的天生气质类型是抑郁质,那么这个人就有更大的可能性面临社交退缩的问题。
然而,社交退缩仍然是一种社交领域的debuff,社交领域的技能绝大多数都是后天习得的,虽然先天遗传会提供一个底色,发挥一些作用,但多半还是在生活、学习、社交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
换句话说,一个生而抑制的孩子,如果在后天得到了适宜的环境、宽松的父母、支持型的老师和朋友,他很大可能就不会出现社交退缩,自然也就不会成为霸凌的easy target。
2、如何避免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首先,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有能力甄别出那些风险更高的孩子。
比如:动作和反应慢,没有朋友,体质弱或者有其他生理困难,话少,社交技能匮乏……
这样的孩子就比那种人群中的小太阳具有更高的被霸凌风险。
然后,为这些高风险的孩子提供更宽松的心理环境,帮助他们寻找自我价值。
比如:减少公开评价(无论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多给时间,减少催促,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竞争,介绍一些除言语以外的情绪和自我表达方式(绘画、音乐、写作)……
第三,示范成熟的社交技巧。
比如:如何面对陌生人的打招呼,如何调节自身情绪,如何认识朋友的价值,如何跟别人一起玩,如何理解他人的言语或评价……
社交技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发展的,高风险孩子需要有更多的机会去看那些优秀的、成熟的个体是如何开展社交活动的,然后选择一些比较容易上手的对象(比如粘液质或同为抑郁质的孩子)去练习交朋友。
3、如果已经被霸凌,应该怎么办?
深陷在霸凌的泥沼之中的孩子是几乎没有能力自救的,他们已经在反复的折磨中被耗尽了力量和勇气。
这时候是非常需要局外的人拉他们一把的。
而家长和老师,是这个时候最该出场的救世主。
留心观察,咱们是个正常的、普通的成年人,我真的不太相信成年人会对身边发生的青少年霸凌毫无察觉,除非你掩耳盗铃假装看不见,或者你打心眼里认同“受害者有罪论”,觉得一个巴掌拍不响,被欺负的人也有问题,应该反思。
如果排除这两种情况,成年人是能够发现身边的霸凌现象的。
而且通常,在霸凌第一和第二阶段,我们就能发现了。
这个时候,作为一力扛起整个世界、社会道德的中流砥柱的成年人,一定要站出来,以“零容忍”的态度制止事态继续发展。
该批评批评,该教育教育,该报警报警。
那个已经被霸凌的孩子需要我们先拉ta一把,等ta脱离了眼前最切实的痛苦之后,咱们再来说如何建立自身价值感,怎么学会交朋友,进而拥有丰富、健康的社交生活……这之类的问题,都是后续。
如果面对正在发生的时候,及时阻断,是关键。
想想我好像回答了好几个关于霸凌的问题了。
或许我发自内心的认为,霸凌,是不会停止的。
古往今来,横贯东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充斥着倾轧、算计、争斗,哪个文明也不能幸免。
正是因为它不会停止。
正是因为它犹如达摩克斯之剑永远高悬于我们头顶。
正是因为它栖息在灵识之中时刻等待觉醒。
我们才要反抗它。
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