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 赛季欧冠联赛皇家马德里 VS 曼城,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570 个点赞 👍
一场比赛,三个世界波。
极致的攻防转换大战,
平局的时候你会发现,取消客场进球当真神来之笔。
非要概括的话:
《反弹球》《折射球》《穿裆球》《无解球》《世界波》《神仙球》
另再提一下裁判,上下半场结束都提前吹哨,太着急下班了。
曼城前期以先手之势袭马,左路腰子为罩,罗德里偏后场统筹局面,根据时机选择是否右传b席,故整体上联动哈兰德类似菱形阵型。
原先的阵容有德布劳内,但因肠胃不适临时取消。
这样的踢法最大问题是足够强度的盯防下进球的转化率低,为什么哈兰德大赛触球少,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实时监控达成钳制太容易,你看吕迪格和楚阿梅尼那俩人跟两个叔叔样站在哈兰德两边,就差拷上了。
但毫无疑问是适应瓜迪奥拉的传控风格的。
“临门一脚时刻准备着,但临门一传始终被阻断。”
如此中场推进,边路深入的速推法,取得急先锋式的进球,也并非运动战,而是定位球。
也可以称作,
格拉利什的诱惑。
然而,落后的情况下,皇马两分钟逆袭两球:
- 卡马文加折射迪亚斯造乌龙球
- 罗德里戈单刀破门
按常理而言,球队在受到压迫时,往往是一味的开大脚先拉开距离谋得反击,但一般效果不佳。
而皇马和安切洛蒂确是想怎么掀起快速、犀利的反击:
——即使在禁区附近也不放缓高位逼抢
——罗德里戈、维尼休斯始终插在前场等待
克罗斯就是皇马攻防转换的枢纽,反抢、长传、协防,曼城的进攻一旦涉及克罗斯和卡马文加的覆盖区域,降速很快。
而缺少沃克的情况下,仅凭阿坎吉阻拦巴西双子星太过吃力,
故左路一直是皇马快速反击的多发区。
绝对强度的逼抢和铲球,的确封堵了曼城层层递进式的进攻路线,甚至在禁区内卡瓦哈尔都敢大胆放脚。
但这不并妨碍,谋得球权后禁区外的表演。
近乎同一个位置,有点像对阵曼联时那个最佳球,很难想象福登到底在弧顶这个位置练了多少遍。
欧冠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防守球员,逆足世界波......
格瓦迪奥尔犹如去年的罗德里。
皇马弧顶的防守缺陷并非一时,后腰防守布置不足,而上半场曼城不断试图切入禁区,直到瓜迪奥拉中场动员才反应过来攻击优势区。
安胖后知后觉用魔笛换克罗斯为时已晚。
最后,
配上巴尔韦德世界波,
桃花影落飞神剑。
这样的结局,比赛,最是中立球迷愿意看到的,只是对于皇马而言在曼城缺少沃克、德布劳内的情况下平局,次回合客场作战可能不稳,安切洛蒂需要好好准备了。
但足球就是如此,绝对的撩人心弦与意想不到的反转。
下一次的皇城大战,
无论胜负,
我们只需尽情享受。
编辑于 2024-04-10 10:5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书延 - 233 个点赞 👍
这是一场本该出现在半决赛或决赛的比赛,但被提前到了1/4决赛。
所以,两支球队都有大量的问题和伤员没有解决,教练只能带着残缺阵容和战术瑕疵进行博弈,尝试着从中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
于是,安切洛蒂让楚阿梅尼继续打中卫,把此前表现出色的布拉欣-迪亚斯按在替补席上,从而留出了莫德里奇、何塞卢这样的战术后手,而瓜迪奥拉则让阿坎吉和格瓦迪奥尔这样运动能力出色的球员打边后卫,在德布劳内肠胃不适的情况下才让科瓦契奇首发,但他至少做对了一点:把福登送到了场上。
所以,这是一场无法准确预料的比赛,就像皇马和曼城也没想把比赛踢得如此开放一样。
开场不到2分钟,曼城就利用任意球和卢宁的失误取得了比分的领先:
这一球里,卢宁的失误显而易见,而在他之前犯错的皇马球员是楚阿梅尼,他暴露了自己并非科班后卫的问题:
但在丢球之前,安切洛蒂的獠牙就已经展现。
格雷利什制造楚阿梅尼的犯规之前,是皇马先行攻到了曼城的后场,维尼修斯在左路送上传中,制造了禁区内的混乱,而他是作为进攻第一人打到的前场:
罗德里戈出现在了他此前所在的左边路位置,而维尼修斯在进攻第一线等待着机会:
如果这一球里还看不清,那么在此后的几分钟里,维尼修斯都是在中路接球、施压的:
而且在防守端,也是罗德里戈落位左边路,与中后场的队友形成8人站位:
这就是皇马在没有中锋元素的情况下,最好的排列选择。
能力最强的维尼修斯顶在最前面,身板最大的贝林厄姆在其身侧辅助,而相对来说锐度、冲击力都稍显一筹的罗德里戈背上防守职责。
主场丢球的皇马自然需要加强进攻,而曼城则要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从中寻找扩大比分的机会,而在第7分钟,曼城制造了一次危险:
横移过来,格瓦迪奥尔为哈兰德送上了后者在本场比赛仅有的两次发挥中的第一次,而格瓦迪奥尔这一点,皇马是看不住的。
在只有8人常态防守的结构里,皇马最多能够承受曼城7名球员的进攻,那么在球权转移过来之后,这一侧的边后卫插上,皇马自然是难以顾及的,而思来想去,如果不得不放掉,那么能放掉的人也就是插上的格瓦迪奥尔或阿坎吉。
毕竟相较下来,他们的进攻能力还是偏弱的,但在这个回合里,格瓦迪奥尔做得算不错了,而皇马接下来要做到的就是,不能让曼城轻易把球横移过来。
于是在第11分钟,皇马这次拦下横移:
夺回球权之后,皇马开始控制场面,通过不输曼城的局部传导精度和长传转移意识,皇马将曼城压回了40米区域,随后皇马抓住了格雷利什落位过深的问题,卡马文加顺利切进内线,远射得手:
扳平过后,皇马又抓住了一次反击机会,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一起打出曼城身后空间的问题,迅速反超了比分:
这一球当然会让曼城球迷思念沃克,但即便33岁的沃克没有受伤,他也顶不住斯通斯这种前顶不力,让对手送出身后球的折腾。
皇马闪电逆转局势,球权也开始旁落,曼城就此进入了最为难受的阶段。
正因如此,瓜迪奥拉的球队开始尝试夺回球权,在442结构的基础上,科瓦契奇甚至都开始向前逼抢,而空当也在此时暴露出来:
上半场中段的这段时间,其实是皇马最好的扩大比分的机会,罗德里身侧的空当已经彻底摊在了球场上,只要能利用到这一区域,就能直接顺势打到鲁本-迪亚斯和斯通斯的面前,扩大比分其实并不困难。
然而,皇马并没有做到。
这一块的黄金机会没有抓住,皇马自然就只能继续深耕左半扇,利用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之间的配合猛打。
从第31到42分钟这段时间内,皇马打出了源源不断的机会和内容,从而将半场的射门数拔到了7次,其中4次射正:
从这个角度来说,2个进球的转化率已经算是不错了,但在场面上来说,皇马确实是表现更好的一方,而且考虑到射门瞬间的环境,射正率其实还可以更高一点。
但在上半场的最后时刻,隐患已经出现。
第43分钟,曼城和皇马都在中锋位置上出现了失误:
哈兰德的失误就不用多说了,已经屡见不鲜了,而维尼修斯这个失误导致的进攻中断,则可以好好说一下。
接球时刻,鲁本-迪亚斯在时机充足的情况下不敢顶:
这让维尼修斯顺利完成了转身,也让他看到了从越位位置回撤的贝林厄姆,于是他立刻决定选择就地打二过一的配合,而不是将球分给身前空间更大的巴尔韦德。
这种不遵循惯有线路的思路倒是值得夸奖,因为要是打好了,确实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从而直接打出机会,甚至修改比分。
反例就是曼城在上半场的这两次进攻:
其实都可以直接冲击中路和肋部,但无一例外,球员都要遵从线路设计,分给理论上的最优选择,也就是边路的格雷利什。
所以在思路上,维尼修斯的这一次操作没问题,即便没有打好,也不该受到额外的批评,但在实际情况里,维尼修斯没有考虑到更多的内容。
当时,比赛时间已经来到了第43分钟,队友们的消耗都已经很大了,而且考虑到贝林厄姆这场比赛拉边和冲击镜头都很少,他的状态并不在最佳,所以在中路配合,失误的概率其实不小,届时球权就要易手,皇马就要继续无球防守。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里,分给边路,从而保有球权确实是更好的选择,不是说是对进攻更好的选择,而是节省体力的最好选择,但维尼修斯在这个赛季改进中路的进程并不顺利,而且也还是年轻球员,意识不到太多的内容,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也很正常。
他终归还不是个中锋。
于是在上半场临近结束时,哈兰德又得以发挥了一次,这也就是最后一次了:
所以,没有中锋的问题始终都会困扰皇马,进而困扰到比赛的全局,这一点的缺失终归是绕不过去的。
下半场回来,皇马在体能的支撑下,维持了10分钟的好球,也打出了一些机会:
严格来说,其中的一些机会,皇马也本该打得更好,但在55分钟过后,皇马中后场球员的疲惫显而易见:
他们开始跟不上曼城球员的脚步,也开始跟不上曼城的节奏,但自身的反击效率却开始走低:
从曼城的角度来说,扳回场上的局势,他们自己也有改动,其中的方法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把贝尔纳多-席尔瓦从右边路挪进中路:
在瓜迪奥拉的思路和曼城的过往比赛里,这一手变化已经见得太多了。葡萄牙人收进中路之后,他的灵活性和技术能力确实能够帮助球队展开更多的线路,从而把球权重新抢回来。
这个时候,曼城就能捕捉空当,从而打出射门了:
理论上,皇马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做出调整,换上替补球员来见招拆招,然而,安切洛蒂很难能做出这个选择。
因为换上莫德里奇,只能是在中场区域对位换人,你削不下前锋,更削不下后卫,但对位换人的效果会有多好,替补球员上来能否立刻跟上比赛节奏,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首发球员这块出现了问题。作为在中场和前锋之间摇摆的角色,贝林厄姆这场的表现有失水准,既没有为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制造更大的二线空间,也没能帮助中场球员避免局势落入下风,尤其是这次反击中的出球失误,更是凸显了他的问题:
就在这次球权转换后,福登扳平比分:
在哈兰德大赛迷失已经成为固定剧情,瓜迪奥拉总是倾向用格雷利什和贝尔纳多-席尔瓦在边路来帮助中场控制球权的固定选择下,唯一还能拯救球队的人也就是福登了。
如果说比分领先时,安切洛蒂难以出手还可以理解,那么比分被扳平后,安切洛蒂还没有出手就显得晚了一步,而曼城则抓住了这段窗口期,上半场就为哈兰德送上最后一传的格瓦迪奥尔同样打进了世界波:
此球过后,皇马换上了莫德里奇和布拉欣-迪亚斯,以此来夺回场面,也将贝林厄姆彻底送上进攻端:
在贝林厄姆脚下不佳的情况下,球队必须要让他发挥出效果,那么这种牵制作用就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在第78分钟,莫德里奇带球形成横移,回到左路的维尼修斯送上传中,贝林厄姆的冲击牵制住曼城的后卫线,巴尔韦德在后点攻门得手:
凭借这一系列的调整,包括最后换上何塞卢,皇马在主场形成了对曼城的优势局面:
然而,没能完成比分的再次领先,双方的首回合最终以3-3的大比分收场。
如果纯粹以战术设计的角度来说,安切洛蒂显然占据了上风。从楚阿梅尼继续打中卫,到克罗斯、卡马文加、巴尔韦德和贝林厄姆用下脚、传球和带球来克制曼城,到前锋线上维尼修斯居中,罗德里戈落边,这些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然而,卢宁的失误让皇马先丢一球,贝林厄姆的状态则让皇马无法把反击效率提到最高,包括巴西双锋把握机会的能力,这些因为球员而出现的强度空隙,最终成为了瓜迪奥拉修正问题,包括曼城从客场全身而退的逃生通道。
当然了,带着克罗斯的皇马注定封不住所有的空当,但能让格瓦迪奥尔打进世界波,皇马在主场也没什么好运气就是了。
所以,满是世界波的这场比赛很刺激,但从战术和发挥的角度来说,两支球队都没有做到自己的最好。
可以预见的是,下周中的次回合,两支球队也不会做到最好。
安切洛蒂的想法依旧会很实际,但到了客场,球员还能如何发挥就需要打一个问号,而坐拥主场之利的曼城会看到胜利的希望,但在希望的鼓励下,谁又知道瓜迪奥拉会不会整上活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牧子的足球工地)发布于 2024-04-10 08:21・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写球的牧子 - 218 个点赞 👍
每年看两次皇马打曼城,每次都……好吧实话实说,签抽出来的那天我真感觉有点儿腻了。尽管双方的阵容每年都会有新人,也有主力缺阵带来的变化,但归根结底还是皇马的急速反击vs曼城的控制传导,再怎么激烈的理念碰撞也会有审美疲劳。
然而,当比赛开始的哨声刚刚吹响,我们看见皇马全线压上想要抢开局,反而被曼城打了个反击。楚阿梅尼一脚飞铲,在比赛第1分钟就给第二回合申请了请假单。接着卢宁从安排人墙到选位移动都在想着防传中,结果在第2分钟就被B席偷了家。
我错了,这场面我真没见过。
好吧,其实这就是足球比赛能让我们看了一年又一年的好玩之处,任何一点细节不同都能带来预想不到的剧情。
楚阿梅尼的防守选择有时就是容易太莽,明明三个人包夹防守并不需要这么狠下脚。卢宁的重心又交得太过随意,换成库尔图瓦和阿拉巴、米利唐其中之一,很可能就不至于开场落后。而制造任意球的格拉利什嘛,仍然如此风姿绰约诱人下脚,上一场英超参与四个进球足以说明他的复出对曼城有多么重要。
而且还不止如此。因为曼城取得领先之后,开启了一种非常复杂的防守策略。
——如果球权在前场交替,会迅速展开代表性的高位逼抢。皇马后场的每一个接球点附近都有人盯防,逼迫他们只能开大脚。
——如果战火烧到本方半场,那么果断上身体对抗,争取退守时间。格拉利什会先彻底回撤到左后卫,从而形成五后卫体系。
——如果皇马在阵地战里选择了左路,并没有立刻向右路弱侧转移,格拉利什又会往前提,把阵型恢复成4231。
每一步都像在对症下药,彰显着瓜迪奥拉对于比赛每一个细分阶段的控制欲。这些操作基本也都起到了想要的效果,一度让皇马从后到前的出球都相当困难。
然而……卡马文加正是从右路内切,甩开摇子的防守,一脚远射打在迪亚斯身上反弹扳平。
一分钟之后,卢宁扔出手抛球,转播镜头都没交待前面发生了什么,我们就突然看见维尼修斯一脚长距离直塞打穿了曼城身后。罗德里戈低射穿裆了阿坎吉,又打在奥尔特加脚上缓缓滚进了球网。
就这么转眼间逆转了。
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抛开其中必不可少的偶然性,你会发现安切洛蒂这场的战术布置也很有意思。
首先,在控球率必然大幅度落后的局面下,皇马在大部分时间的实际阵型更像是442。锋线上维尼修斯和贝林厄姆一左一右,罗德里戈打的是个左前卫。目的嘛不言而喻,赛前瓜迪奥拉都在说“能防维尼修斯的最佳选择肯定是沃克”,安胖趁着沃克不在,往阿坎吉的面前再堆一个罗德里戈,约等于往曼城伤口上撒完孜然又倒了点辣椒油。
其次,随着攻势的进度条往前走,你每次都能看见一双大长腿在右路越跑越欢。随之而来的是阵型也会跟着从442变回4231,最终阶段性变身424。这个人叫巴尔韦德,皇马非对称体系的平衡器,这场的幕后作用是把曼城左路、尤其格拉利什往回推。
最后,克罗斯和卡马文加都会回撤很深再接球,主动让出整个中场中路区域。由此把战火全部引到边路,防止万一在核心区域被反抢,重整防守宽度根本来不及。
因此,我很难评价瓜帅和安胖这场比赛的战术究竟谁更加技高一筹,只觉得他们都在已有的手牌情况下打出了最优解,尤其是在球权转换方面下足了功夫。至于谁能赢得转换大战的阶段性胜利,可能更加取决于体能、士气以及个人能力的闪光。
上半场更占优势的应该是皇马。有了多休息一周的体能打底,安切洛蒂的“跑大圈”战术执行得非常成功,什么时候给比赛提速完全拿捏在自己手里。而曼城这边面对“空出来”的中场只能拿到大量无效控球,罗德里肉眼可见的疲惫、科瓦契奇的推进派不上用场、福登打前腰也不是最熟悉的位置,三个人加在一块儿也不能阻止哈兰德疯狂想念德布劳内。
更糟糕的是,比赛节奏和战局走向完完全全在被皇马牵着走。进攻缺乏节奏的变化,防守里忙成狗的阿坎吉看着另一侧的格瓦迪奥尔,只恨球员这工作不是计件工资。
半场只落后一个球,还要感谢维尼修斯把射门全都洗点加给了传球。
但是到了下半场,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皇马的战术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不知道是体能瓶颈还是想要保住胜利,对于节奏的掌控渐渐地开始弱化,这就带来了两个非常不好的结果。
一是贝林厄姆本来还能尝试尝试和巴西双星打配合,现在彻底变成了一个负责前场逼抢和背身支点的纯中锋,最后陪着球场另一端的前多特队友一起坐牢。二是比赛一旦温吞起来,这个星球上目前应该没有球队踢得过曼城。
与此同时,瓜迪奥拉也打出了自己的后招。经过中场休息的调整,曼城开始增加边路的小组配合,而不再是看着格拉利什一个人努力突突突。连续传递渗透不进去没关系,只要能把防守阵型不停往禁区里压缩就达到了目的。
然后呢?横传弧顶,打远射,去年就是这么打垮皇马的。福登在这个位置上试了三脚,一脚比一脚接近,直到扳平了比分。
没过多久,发起者从右路的B席换成左路的摇子,进球者变成了格瓦迪奥尔。虽然但是,如果不是停球停大了,他估计也不会抬起弱势脚就直接抡。
就像皇马上半场的两次折射一样,这两脚世界波肯定也有着运气成分,但这种丢球对他们也是老问题了。克罗斯的铁腰形态只能续航60来分钟,只要他临时拉边补个位或者退得稍微有点深,回不来就剩下卡马文加一防二。
于是,安胖从逆转变成被逆转之后终于做出了换人调整。迪亚斯续上反击的冲击力,莫德里奇带来失去的稳定。尤其是魔笛的出场,让队友找回了转换出球的冷静,反正不行传给他总能前往下一个正确的地方;也让球迷看到皇马重新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脱口而出“妈,这个家没你真的不行。”
接着,莫德里奇一路“护送”着球从后场到前场,传给维尼修斯之后再转移到远端,巴尔韦德打出一脚满分凌空。
比分0-1→2-1→2-3→3-3,剧情不止跌宕起伏更是高潮不断,还打出了现代足球最迷人的转换大战。六粒进球各个精彩,“世界波”和“神仙球”反复出现,让我无比痛惜这是形容词的荒年。
甚至,我本能地开始拒绝思考,第二回合会有哪些可以预想的变化,又是谁的胜算更大。因为如果这就是皇马与曼城的碰撞,我毫不介意连看十年。
首发平台:网易体育
发布于 2024-04-10 15:1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羽则 - 163 个点赞 👍
这场比赛有一个球员被队友和对手两个层面都进行了兑子,那就是贝林汉姆。
贝林汉姆被维尼修斯、罗德里戈的进攻节奏过分消耗了。两个巴西球员突分能力明显,导致贝林汉姆不在一个思路上,而贝林汉姆现在让他承担锋线的支点作用确实太难为他了,这场比赛防守他要做第一道屏障,进攻又要顶上去当一个支点,体能和对抗都扛不住。
当然了,休息多达九天以后,皇马打到下半至少有两个点(贝林汉姆、克罗斯)在跑动能力和对抗上被曼城对位压制,也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事情。踢着踢着连贝林汉姆自己都知道,己方两名巴西球员控球的时候,自己怎么跑,都只是个传球中转站;除非能依靠个人技术生突进去(他有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是射门偏了),不然纯粹就是个消耗品。
这是上半场17分04秒,门迪发起反击,贝林汉姆中路无人盯防,却一直没有球传给他,直到门迪自己想推一个身后球,直接把球传大。
不得已的情况下,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在中线一带的对位拦截上,确实卓有成效,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已经成了主攻,贝林汉姆一个人没法改变这个情况,队友当中的多数人也不愿意去改变,毕竟此时皇马各方面都有优势。
皇马的进攻节奏多变,是年轻化以后的最大收益。
a.包括克罗斯控节奏也算一个变化;
b.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持球的选择是两个不同的变化;
c.巴尔韦德从边路向中路斜线渗透是一个变化;
d.卡马文加的组织和策应是另一个变化;
e.贝林汉姆如能和上述队友的进攻选择合拍,就有多种变化(结果本场比赛他并不合拍)。
这几名球员的有机联系,是曼城在英超遇不到的,在守转攻阶段,除了克罗斯,其他人是传是突,是接应还是做球中转,都有灵活的时机选择,经常是一个人动起来,局部多人传跑,发展到整体的跑位接应,变化很难预测。防守态势下,曼城三中场里面,福登和科瓦契奇的防守硬度、贴身效率都不好,加上作为边锋的格拉利什、B·席尔瓦两人回防能力不足,还有一点就是福登喜欢和B·席尔瓦换位,一换位以后两个人身后全部丢给阿坎吉,以至于最大的命门暴露在皇马的进攻火力之下:
就是罗德里这个单后腰。上半场的攻转守阶段,覆盖面难言良好,一次次在两个肋部和边路被皇马猪突猛进。
罗德里戈上半场反超的进球,就来自于维尼修斯肋部直传,此时前者直接面对后卫线形成一对一,别说单后腰,就算放三名后腰都追不上。
安切洛蒂看问题非常透彻,皇马的4-4-1-1防守站位,前卫线非常有层次,而且屯重兵在肋部,一下子切断了曼城边中结合本来能发生的很多串联。客队上半场两个肋部没人跑穿插的情况一直在延续,直到主队的体能出现下滑。
两支球队的问题都很明显。主队这边楚阿梅尼开场38秒就吃了黄牌,而且丢球太快,防线不得不一度后退,前卫线深度回撤保护后卫线不被直接侵彻,由此构筑起了良好的防守体系,但相应的代价就是纵深推进需要的距离很长,一次次后场提速消耗了皇马中后场大龄球员的体能,还把贝林汉姆的资源榨干了。卡瓦哈尔和克罗斯亦然,最后出问题也是在后腰位置上。
哈兰德跑不出中锋的支点作用,无奈之下只能用笨办法,那就是压住中后卫吕迪格,偶尔回撤帮助防守,或者传那么一两脚球,减轻本队三中场的跑位压力。上半场19分52秒,他还被吕迪格从身后上抢断球,确实吃了很大苦头。
消耗战当中,笨办法也有笨办法的好处,魔人的存在感很大,曼城之所以连进两球反超比分,逼得皇马主动变招,就是遭遇哈兰德持续压迫,前卫线始终要保护后卫线,卡马文加年轻缺少经验,克罗斯又被消耗殆尽,中路两次防守不到位,被对手打出了神仙球。
曼城的4-3-3阵型在传控方面,如果中路形不成优势,球权和资源就会无限往两个边路堆砌——这是一把要命的双刃剑。左路格拉利什、右路B·席尔瓦,上半场都很难对位获得优势,而曼城中路打不进去的时候,寄望于两个边路是很自然的战术逻辑——
事实上这场比赛曼城根本没有尝试过中路强打,哈兰德被吕迪格基本盯死,所有的进攻发展到主队半场,都走两个边路,格拉利什、福登、B·席尔瓦轮番在边路持球,却被皇马惊人的防守到位率、协同性很好的局部对位看死,而肋部又缺少持球支点。
以往大卫·席尔瓦、京多安这样的控球高手能在两肋控节奏,发起连续传跑,曼城的进攻或伸或缩,弹性极强。如今科瓦契奇和福登在两肋存在感非常低,格拉利什也好B·席尔瓦也罢,斜线、横向的跑动没有突然性,也缺乏多样性,斯通斯的插上很多时候都是队友静态持球时发起,主队的对位盯人已经完成了,轻易扯不开空间。
上图是上半场主队反超比分后,客队阵地战的攻防态势。格拉利什持球向中路走,遭遇卡瓦哈尔拉出来盯防,此时没有人前插卡瓦哈尔和卡马文加之间的空白地带,皇马防线得以从容往外压。
福登后来突然开窍了,从肋部横向换位移动到中路,捞了一个世界波,他在联赛演帽子戏法的时候也是这样跑的,只不过对皇马的比赛中,这样的表现实在太少。
而哈兰德的战术效果没打出来,这就是瓜迪奥拉不为任何一名球员(包括中锋)专门设计战术的命门所在。所有的中锋战术都要哈兰德自己去悟,他哪里悟得过来……本赛季哈兰德威力大减、疲惫不堪,主要原因就是德布劳内以外的队友很难处理好复杂局面:
1.阵地战没有多点后插上,就指望哈兰德依靠大身板优势对对手的防线有足够的拉扯;
2.阵地战缺乏节奏多变的肋部传跑,指望哈兰德做支点打出应有的传跑;
3.实在无法通过跑战术破密集防守,只能指望哈兰德强打出效果,这里专指多库突破以后强行传中的低效率行为。
只有德布劳内能在处理复杂局面的时候(就是常说的“洗脏球”)能找到对手后防线的空隙,传出一些适合哈兰德跑位的球,可惜的是丁老师大修了半个赛季还多,哈兰德又遭遇了应力性疲劳。
下半场有长达10分钟的时间,罗德里戈、维尼修斯、贝林汉姆三人活力下降,巴尔韦德又要在防守端帮助卡瓦哈尔和楚阿梅尼兜底,皇马开始缺乏纵深推进;相比之下,上半场罗德里戈和维尼修斯是存在大量的纵深突破,还有贝林汉姆的拉扯,才会导致罗德里这个单后腰疲于奔命,连带后卫线的阿坎吉和鲁本·迪亚斯回防时拼命练折返跑。加上托尼·克罗斯体能消耗极大,攻防两端的控制力减弱,于是曼城起势反超了比分。
这不是瓜迪奥拉战术上的成功,而是皇马自身在更新换代过程中原本存在的缺陷,到了欧冠淘汰赛这样的极端恶战,一点一点暴露出来,最终被战术执行稳定性更好的曼城压制。主队前卫线和锋线的个体基本都能控节奏,都能以点带面,但两名巴西人和英格兰人之间不能互相妥协,甚至不愿意适当地迁就对方(等于为团队付出),以至于一次次的无效消耗,对团队会形成巨大的伤害——拖垮了中场队友的体能。受害者首当其冲就是克罗斯,然后是缺乏经验的卡马文加。
有人要说,皇马中后卫如果齐整的话,也许年轻的前卫线和锋线不至于如此不稳定,但双方都有大量伤兵,不能用“如果”来解决现存问题。
莫德里奇上场之后彻底改变了上述现象。他可以通过传球调动队友的跑位,也可以自己持球推进逼迫对手重整防线,推动年轻人维持战术执行的效率。迪亚斯换下罗德里戈也是同样目的,该用战术对抗战术的时候,就不要强行靠单兵。就这一点而言,莫德里奇不应在本赛季结束后离队,尽管这一决定已经不可避免。
编辑于 2024-04-10 13:0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李暘 - 131 个点赞 👍
谢不邀。这比赛不愧“欧战之巅”吧?(◐‿◑)我先夸句“足球的胜利”先。对双方来说,这场较量都有点这个赛季各种挫折、进步、磨练后给大家来个“汇报演出”的意思。
犹如一幅细节丰富、色彩丰富、透视角度又广阔的长卷,这场3-3无论是比分进球、战术变化还是情节转折,都直接拉满。我个人的立场当然是支持皇马主场赢球的,但看完了以后觉得,大概平局也还不错。
比赛的头15分钟,给我的感觉就是两边都没有进入“结构化”的比赛状态里,双方都没有各自联赛里的感觉了——皇马这边是,楚阿梅尼30秒就染黄送任意球+卢宁108秒就被b席偷袭得手;曼城则是无法应对巴西双星在左路同侧发起的冲锋,在整体阵型过于靠前的情况下,阿坎吉身后的大草原可真是太适合罗德里戈了。
闪电领先——闪电逆转,两边熬过了开场的不应期之后,裁判勒泰西耶有点抢镜,两边都有因身体对抗倒地、但并未获利的情况。皇马的反击逐渐开始有声有色起来,而在442后场的“方形牢笼”不光限制了哈兰德,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罗德里的发挥。
这场赛前一个重要插曲是,德布劳内因为拉肚子没首发、顶替他的是科瓦契奇——他今天最抢镜的是,赛后跟魔笛要球衣。这让曼城上半场绝大部分时间都只能靠格拉利什在左路的进攻来制造机会——跟他们前两天对水晶宫的联赛非常相似,但在个人能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被反击成了常态。
皇马中场的特长并不在于控球,而是通过影响曼城的平衡、从而达到自己的平衡——原本双前锋同时冲击左路的情况下,右路的空白其实非常刺眼,不过在巴尔韦德和卡瓦哈尔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解。另外要表扬的就是卡马文加了,他在罗德里面前展现了强大的对抗和控球能力,打进了扳平的进球(算迪亚斯乌龙),说句本场mvp应该不过分吧?
上半场的困境让曼城下半场明显提升了福登的持球权重。原本福登的角色是“埋伏在哈兰德身边”,但事实上这个策略因为吕迪格差不多完全冻结了挪威人而显得可有可无。随着比赛逐步的展开,福登在禁区弧顶先后尝试了3次远射的机会、而且一次比一次靠谱,第三次远射就扳平了比分。短短5分钟后,格瓦迪奥尔又如法炮制了一下,这次也是接格拉利什左侧的倒三角分球打进。
左右两个世界波,曼城完成了逆转,这个时候天平又完全倾斜到了皇马一边。安切洛蒂很快低调整换人,莫德里奇和迪亚斯出场,拆散巴西双子星的同时,加强了进攻。
我个人观感是,觉得莫德里奇出场的情况下皇马的进攻质量会更高、贝林得到的机会也会变多。魔笛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在右路的串联起码在场面上让皇马重新夺回了比赛主动权。随后巴尔韦德的世界波让双方又回到同一水准。福登在进球后被反复铲倒、只能被阿尔瓦雷斯替换下场,这是曼城最后阶段略显被动的一个客观原因。
最后时刻勒泰西耶又毫不留情地在补时第4分钟“及时”响哨,这让原本可能发生的绝杀并没有到来,有点令人遗憾。总体来说,裁判这场球的表现充分说明了欧冠跟双方各自联赛的习惯差异,从身体对抗到比赛流畅性、到对争议判罚的处理和补时的克制,这些东西大概都会变成影响双方下轮比赛的小细节。
从曼城的角度来说,确实丁丁无法出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哈兰德继续疲软了。一方面是吕迪格真能扛住他、另外确实他得到的球权也少,仅有的几次触球也状态不佳。我曾经写过“这赛季曼城的两副面孔”,本场福登、格拉利什和b席先后发威,这就是弥补“布丁”组合缺席的一种方案。
而曼城最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恐怕也是皇马最主要依仗的武器——中场球员更加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对巴西双星反击速度的要求。这方面看看罗德里今天的困难就可以发现,皇马大概是欧洲唯一能在中场绞杀+直接反击方面给曼城后场带来真实威胁的球队了。
而从皇马的角度这却是另一种困境:由于阵容缺乏更多的潜力,在巴西人陷入沉寂的情况下,比赛的动力就很难持续了。安切洛蒂今天的应对是,直接把何塞卢怼上场、打算靠莫德里奇等人的长传高球在比赛最后时刻制造绝杀的机会,此时皇马的阵型已经完全从442变成了433,贝林的位置更加接近禁区、右路持球的空白也被魔笛弥补(让巴尔韦德可以更加压上),这个更加平衡的阵型是皇马最终尝试绝杀的“保留曲目”,可惜时间太短、没有发生。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这场比赛还是带来了非常多的乐趣——b席的闪电任意球、罗德里戈的狡猾1v3、卡马文加、福登、格瓦迪奥尔和巴尔韦德的世界波可谓个个精彩。在这个系列赛里面,伯纳乌的较量大概只是双方的试探与进入状态,而3-3的比分是如此开放、让人对伊蒂哈德之战更加期待了(⁎⁍̴̛ᴗ⁍̴̛⁎)
发布于 2024-04-10 06:0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英仙 - 111 个点赞 👍
张路的预测功力深不可测
开场皇马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曼城在35米左右获得定位球
此时曼城罚球位置两人站位,但皇马只安排了一人人墙,这样曼城就有多种战术选择的可能,哪怕不射门福登插身后启动这下,大长腿贝林厄姆也不太好追
卢宁并非一流水平的门将,这个球提前向反方向移动,导致横移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望球兴叹,皇马懵幻开局一球落后;
英雄所见略同https://www.zhihu.com/video/1761518144269766657开局有点小意外,比赛后续可就进入了“张路时间”!!!
1,皇马正常落位稳守,锋线双小黑摩托的速度对慢城防线具有绝对优势;(罗德里戈进球Bingo!)
2,皇马锋线双黑大多同时出现在赛场左侧,左侧攻势猛,右侧攻势弱;
3,慢城为了对抗皇马速度冲击,全队大幅度收缩,给了皇马转移后在球场右侧远射机会;(卡马文加,巴尔韦德进球Bingo!!)
4,多库不如格拉利什;(格拉利什深度吸引皇马防线注意力,给格瓦迪奥尔创造出无压力远射机会!)
5,哈兰德多搅和;(哈兰德虽然没怎么搅和,但他的突前扯动吸引了皇马两个中卫的注意,过去皇马传统的中卫大范围上抢基本上消失,而皇马的后腰&前卫线防守硬刚还行,“反应”则比较慢,正好被福登抓住弧顶机会!)
就这样吧,吃完早餐我得眯一会了,玊不玊这个道理?
编辑于 2024-04-10 23:07・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小书虫子 - 75 个点赞 👍
一场复仇大战打出来六球盛宴,球迷确实过足了瘾。对于双方主教练来说,这是一个糟糕的过程和糟糕的结果。
之前我说了曼城下滑,一堆人用三冠王来反驳,那么本场比赛就是曼城下滑又一个例子。曼城防守本赛季肉眼可见的下滑,瓜迪奥拉并不是对防守感兴趣的教练,他的思路是以控代守。上赛季捣鼓出来四大中前卫,实际上是依靠四个控制力强的中前卫,把比赛控制权牢牢地掌握,进攻上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本方半场减少威胁,毕竟斯通斯有的时候也容易犯晕。
京多安走了之后,曼城前场四重唱就少了一个,而德布劳内伤病问题,也制约这套3241体系。其实B席去年夏天都想走,如果连他都走了,瓜迪奥拉控制流打法就不灵了,这才有强留B席。瓜迪奥拉最近意图用福登接班德布劳内,诚然曼城太子能力是有的,但是他不是像德布劳内和B席那样喜欢控制,而是以直球的打法,怎么简单向前怎么来。
当控制力下降,就会暴露防守上的问题,一环接着一环。
所以,曼城前场体系就以一种很拧巴的形势展开。此外,瓜迪奥拉还用了科瓦契奇首发,克罗地亚中场本赛季在曼城表现并不好,克罗地亚人是持球向前,这就让曼城体系显得更拧巴,从而失去控制。
哈兰德回撤拿球,B席和格拉利什是主控的,而福登和科瓦契奇带球向前擅长,讲究快速直接。整场比赛就是这么一种拧巴节奏,从而展开比赛。由于德布劳内不在,曼城还没有前场组织,福登不是组织中场,比赛控制权就没了。当比赛控制权丢了,比赛就要进入到瓜迪奥拉害怕的方式了,曼城防守本来就下滑厉害,整个后场就四处透风了。
上赛季和皇马两回合比赛,曼城牢牢地掌控比赛,没给皇马太多发威的机会。在丢了比赛控制权之后,皇马很快发现曼城不过就是那回事儿。
卡马文加扳平进球有折射的运气,但是要看到曼城在防守中忽视禁区前沿防守,后腰居然和中卫齐平缺乏弹性,撤的也太深了。来防守卡马文加居然是后撤内收的格拉利什,简直是不可思议。
瓜迪奥拉用两个中卫打边后卫,中卫代打边后卫时总愿意内收,从而把边路让出。曼城后两个丢球几乎一模一样的问题,阿坎吉和格瓦迪奥尔收的过于靠内,从而被皇马破门。皇马没有中锋,只有一群边锋。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都是速度见长,皇马此役打得极其快速简洁,不会和曼城在中场肉搏。
第二个进球中皇马手抛球快速反击,绕过曼城中场尤其是罗德里的拦截,直接顶到曼城后防前面。斯通斯前顶被维尼休斯晃过,边路的罗德里戈接球后直接起速,阿坎吉内收太靠里,把外线让给罗德里戈。最终巴西前锋穿了曼城门将奥尔特加小门推射破门,皇马完成反击。
第三个进球和曼城后卫内收也有关系,诚然阵型紧密皇马中路没有什么办法,但是你把两翼都让出来,皇马边路是有人的。从进球过程来看,曼城任由皇马大范围转移。维尼修斯传的非常从容,右边的巴尔韦德重炮轰门破门。
本场比赛瓜迪奥拉犯了上赛季克洛普的问题,过分强调内收,从而让出边路。好处是球员连接紧密,可以加强控制力。坏处就是今天这样,丢掉边路,从容让皇马利用。
既然你觉得曼城不过如此,皇马就踢的很好了吧。其实皇马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除了没有像上赛季被压制的无法动弹,皇马表现没有比曼城好到哪里去。
西甲现在法甲德甲化,皇家马德里一家独大,巴萨、马竞无法对皇马构成威胁,赫罗纳不过是昙花一现,无法根本取代皇家社会、皇家贝蒂斯等西甲中游球队,或者是和皇马争夺西甲冠军。皇马在西甲怎么踢都能拿冠军,没有高质量比赛对抗,今天这场比赛是皇马本赛季为数不多的强强对话。这还是实力下降和控制力不如上赛季的曼城,要是曼城还有上赛季控制力,皇马能这么轻松杀到曼城半场吗?
曼城开场闪击得手,曼城后场长传绕过卡马文加,当然琼阿梅尼太过于急躁,上来就是一记后腰的放铲。不仅送给曼城致命任意球,自己还拿了一张黄牌,导致自己在剩余比赛不能太过于勇猛。
琼阿梅尼不仅送给曼城闪击,还让皇马第二回合非常凶险。琼阿梅尼此前已经身背两张黄牌,媒体赛前再三强调,他如果本场比赛再染黄,那就是三黄停赛了。安切洛蒂主场敢用卡马文加+克罗斯,但是他到了客场绝对不敢这么大胆。琼阿梅尼在中场的拦截还是非常关键,尤其是在欧冠比赛中。
琼阿梅尼三黄停赛,安切洛蒂次回合不想用卡马文加也没有其他选择了。所幸,米利唐复出了,中卫位置不至于开天窗了。
琼阿梅尼有多重要?看看皇马其他两个丢球,但使琼阿梅尼在后腰,皇马根本不会丢这两个球。
两个丢球几乎如出一辙,皇马禁区前沿根本不设防,卡马文加和克罗斯防守能力一般,尤其是后者,上赛季在和曼城两回合比赛中暴露非常明显。
上赛季就被暴打,本赛季还被摁着打,改过了嘛,换汤不换药得啦。
所以,本赛季皇马和上赛季皇马没有根本区别,只是多出来个能进球的贝林厄姆。
莱比锡红牛都能在第二回合最后阶段接连冲击皇马禁区前沿得手,曼城实力下降但是框架尚在。
米利唐不能一下子打主力,毕竟是十字韧带伤病,琼阿梅尼后撤是没办法的事儿,纳乔岁数也不小了,而且本赛季并不受安切洛蒂重用。当琼阿梅尼后撤卡马文加上位,两位球员防守能力和风格是不一样,就会带来质的变化。
丢三球皇马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德布劳内肠胃炎还没上呢。
再者皇马把在西甲里的毛病带到欧冠中,表露出对欧冠身体对抗的不适应,被吹犯规后的恼怒,这都对皇马带来负面作用。得亏没有人因为和裁判争执吃牌,本来就四个球员带两黄上场,琼阿梅尼光速吃牌就够闹心了。
最后来说一下福登的问题,在德布劳内伤病增多的情况下,瓜迪奥拉选择福登来代打组织核心,但是福登是简单直接的风格,并不是组织者。在最近数场比赛中,福登远远没有评分那样好,比赛大半时间都在找感觉。理论上B席可以,但是葡萄牙人是蓝领球员,而不是那种有大局观的球员。B席可以打,效果会是有限,况且今夏B席能不能留住又将是一番故事。
当然用福登客串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作为瓜迪奥拉杰出弟子,福登深通瓜迪奥拉足球哲学。但是这需要时间,恐怕一时半会没办法改变踢法。究竟是应急办法还是瓜迪奥拉改弦更张,这都需要时间和观察。
当福登不灵的时候,曼城前场组织就不顺,哈兰德得不到支援。所以这是一环扣着一环,不应当看作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背后体系失灵。格拉利什和B席都是控制型,而福登是快速灵动,曼城前场存在严重的不兼容。打英超都很费劲,遑论欧冠了。
在冲刺关键阶段这么大改,瓜迪奥拉还是要想好。倒霉的或许是曼城自己,蓝月亮还在三线作战。
编辑于 2024-04-10 12:24・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前燕吴王慕容垂 - 64 个点赞 👍
说上几句。
虽然两队又一次被欧足联抽到了一起,且越来越早的相遇,从审美上已经有些疲劳。但他们仍然是八强中可能是最好看的一组对决(阿森纳和拜仁现在可能除了两队球迷外更多是想看热闹的球迷,特别是想看拜仁究竟能否越过这道关)。在去年夏窗结束后,没人能想到皇马本赛季的成绩还算出色,联赛一度遭遇赫罗纳的压制,可是现在领先第二名的优势还比较大,而欧冠这个他们的传统赛场也波澜不惊。这次安切洛蒂可不可以击败瓜迪奥拉,算是欧冠目前最成功的两位主帅间的较量。而曼城本赛季在比赛中的统治力有所下降,上周末的联赛虽然赢球,但也有不少问题,如果按照那种表现,淘汰皇马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今晚做客伯纳乌,结果如何非常难以预料。
先说首发。曼城这边,相比联赛,瓜迪奥拉做出了四处调整,丁丁没有先发,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看看福登能不能在这种比赛中担当大任。而皇马也有三个位置的变化,楚阿梅尼在中卫位置上会有不少压力。
比赛开始后,仅仅四十秒楚阿梅尼就在防守中放倒了格拉利什吃到黄牌,不仅在接下来的比赛要小心别因为对方重点针对再吃牌,次回合他也因为累积黄牌要停赛,刚刚写到会在中卫有不小压力他就完美验证了这点。更要命的,就是这次定位球,B席非常大胆的利用皇马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直接打门,皮球从近角飞进大门,曼城开场闪电领先。我相信,最乐观的曼城球迷也没能想到这个结果。重新开球后,曼城依然控制着比赛局面,很快,哈兰德在禁区之内又获得一次打门机会,皇马的防守以及后场出球,在曼城的压迫下,开场阶段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他们需要稳住中后场,站住位置,做好出球的准确性。不过第12分钟,皇马扳平了比分,卡马文加自己从右侧带球内切后直接远射,皮球打在退防的迪亚斯腿上变线弹进大门,虽然曼城格拉利什一直在跟防,但还是慢了一拍,没有阻止对手起脚。正打字间,皇马居然反超了比分,罗德里戈单兵作战击败了曼城防线,让皇马光速逆转。这个进球,皇马后场拿球后迅速送出直传,罗德里戈利用速度和灵活优势甩开阿坎吉,并在禁区内第二次戏耍了对手,一次出人意料的射门选择,一个精彩的个人演出,皇马的两个进球都不是常规战术,比赛不到15分钟,充满了戏剧性。比赛在之后逐渐进入了相对正常的状态,皇马今天的战术相当清晰,就是深度落位,不和曼城去争夺控球上的数据优势,结合自己阵容上的特点主动等待曼城出来,自己得球后寻找罗德里戈和维尼休斯两人,同时卡马文加也会第一时间插上,就用速度去撕开曼城防线,这点让曼城颇为难受。倒是曼城,禁区30米区域后面对皇马的低位防守,没有办法获得空间,以往最喜欢的肋部,也全部被填满,他们的机会少于对手,只是罗德里戈和维尼休斯都没有抓住机会扩大比分,半场结束,皇马一球领先进入中场休息。
整个上半场,前15分钟是混乱的。楚阿梅尼的黄牌,B席的进球,都让皇马球员出现了短暂的慌乱情绪,一度让曼城在前场抢的接连出现出球失误。但他们还是经验丰富,十分钟过后自我调整能力强,按照赛前的战术部署找回了比赛节奏,而卡马文加的进球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罗德里戈接维尼休斯的传球则是个人能力的演绎,皇马迅速完成反超。接下来的时间,比赛看似曼城控球占优,但皇马的威胁更大。下半场,皇马前20分钟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就看安切洛蒂会什么时候针对双方体能下降时进行调整,继续给予曼城反击的压力。而曼城这半场的阵地进攻打得有些停滞。福登作为首发,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倒是B席不仅在进攻中有串联,有威胁传球,防守时还能多次看到他退到后腰位置上与罗德里组成双后腰,承担了科瓦契奇应该完成的任务。那么科瓦契奇在干嘛呢?在慢慢回退。而缺少沃克的问题对他们则是致命的,阿坎吉完全跟不上巴西人的速度,格瓦在左侧也并不舒服,曼城被巴西双子星在上半场冲的极为难受。瓜迪奥拉需要调整的地方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中后场,特别是科瓦契奇这里,要尽快解决。
下半场重新开始后,皇马坚持战术没有变,但曼城在防守时选择了压缩空间,减少对方速度的威胁,可是这种变化反倒让中场几人疲于奔命,皇马的中场转移球能力以及贝林厄姆的做球能力让曼城的防线(就是阿坎吉)漏洞百出,若非门前把握机会还需要提高,贝林厄姆和维尼休斯各错过一个机会,现在的比分,早就发生了变化。顶过了皇马的反击后,曼城自己终于也创造出了一些机会,福登和B席的远射都威胁到了卢宁,只是角度太正,没有得手。第66分钟,曼城扳平比分,福登还是用自己标志性的兜射让皇马吃到了苦头。这个进球,曼城从右路B席连续的横敲,皇马的移动能力明显下降,导致了中路暴露出空当让福登可以接球起脚,下半场福登和B席换位来到中路是瓜迪奥拉非常精妙的一招,和上半场的茫然相比,福登更靠近禁区,直面球门有了更多的威胁。现在皇马的问题则是体能严重下滑,安切洛蒂需要尽快换人改变形势。果然,第72分钟,曼城反超了比分,格瓦迪奥尔来到中路,用他不擅长的右脚兜出精彩射门,帮助球队领先。而皇马丢球的原因还是因为体能下滑导致的速率变慢,跟不上对手的移动,这点在本赛季很难解决了。现在的局面对皇马极为不利,接下来要做的只有压上进攻先争取扳平比分,但体能是否可以支持这个战术是个问题。第78分钟,皇马神奇的扳平了比分,巴尔韦德精彩的抽射让这场比赛又增添了戏剧的成分。这个进球,皇马从中路的推进到左路维尼休斯的传中没有任何拖沓,而曼城后点的防守出现了问题,格瓦迪奥尔内收,科瓦契奇的回防太慢,让巴尔韦德得到了无人防守的机会,本质上说,皇马还是用一次快速的转换打进了进球,比赛变得更难以预料起来。剩下的时间,双方都还在寻找能够杀死对方的机会,但各自杀到禁区前沿后没有了太多的办法,无论是尝试远射还是边路突击都无法撕开防守,最终,双方用一个高比分平局结束了首回合比赛,次回合才是决战。
纵观全场,两队都犯下了错误,相比较而言,皇马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他们在战术上执行的并没有问题,但体能下降后带来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把握机会的能力也直接影响了结果,如果在下半场伊始可以进球,比赛结果也许会完全不同。接下来的次回合,没有楚阿梅尼,如果依靠纳乔,皇马的防线需要更多的身前保护,而他们能否晋级,则更加依靠反击的质量和门前的效率。至于曼城,今天的比赛证明了沃克的重要性,速度仍然是他们最忌惮的。而罗德里身边,还是需要更多的帮手,科瓦契奇今天的表现谈不上合格。还有,今天的瓜迪奥拉在换人方面又开始整活,85分钟才换了一人,不知道回到主场,他又能拿出什么新的方案。无论如何,一场热闹的比赛对于熬夜的你我来说是友好地,从第一分钟开始就充满了刺激感,但对于两队球迷来说,是个跌宕起伏的夜晚。次回合的比赛,假如还这么踢的话,倒是充满了期待。
发布于 2024-04-10 05:08・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像不像三分样 - 70 个点赞 👍
虽然是平局,但皇马实际上算是输了。
上半场皇马的战术执行得很漂亮,只要一断球就快速反击,稳、准、狠。
曼城的传球让人担心,几乎每一次被断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科瓦契奇不知道是上去干嘛的,突破推进不行,抢断拦截不行,防守还不卖力,看到他拿球就心慌。
皇马创造的机会不少,运气也不错,上半场包括迪亚斯的乌龙球,两球都是折射入网,但他们没能抓住机会将比分差距拉开。
下半场的曼城,不再追求极致的传控,而是改为实实在在的进攻,他们在中前场的逼抢也收到了不错的成效,福登和格瓦迪奥尔连续两粒直挂死角的世界波一度将比分反超。
而福登终场前带伤下场,希望伤势不会有大碍吧……
巴尔韦德也回敬了一记凌空抽射,下半场的三粒世界波都非常精彩,不愧是世界顶级球队,这打门质量确实挺高。
当然,打门质量高是一回事,两位替补门将的反应和表现也真的不敢恭维,我在想,如果哪一方今天是一门能上阵,会不会就是哪一方是获胜者?
赛后看到有些球友在喷裁判,个人觉得裁判这场没问题,不过是判罚尺度比较宽松而已,但对两边都是一视同仁,整场比赛的节奏掌握得也不错,看起来流畅、紧张、激烈。
至于两位关键球员。
曼城这边的哈兰德,虽然没有像在英超时基本上都是在坐牢,但同样没获得开火机会,被吕迪格和楚阿梅尼完全“抱”死了,除了开始时得到一脚打门机会,被门将挡出外,全场禁区内几乎没有触球机会。
不过哈兰德吸引火力的任务是肯定完成了,不然也不会有下半场曼城两次在弧顶处完成破门。
皇马这边的贝林厄姆这场表现就很差了,几乎全场处于隐身状态。
如果不是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的犀利反击给曼城带来很大的威胁,恐怕今天的皇马会在主场就直接失败。
皇马在自己的魔鬼主场都没能取得领先,下一场在曼城的主场,估计会很难了。
楚阿梅尼下场累计黄牌不能上场,他们的后防线将遭到更大的考验。
而最关键的是,曼城并不是最强阵容,起码这场他们让了一个最核心的球员--德布劳内!
因此,按这比赛结果来看,皇马实际上算是输了,次回合只能祈求“足球是圆的”了。
发布于 2024-04-10 06:2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烧不死的鸟 - 45 个点赞 👍
单说表现肯定是皇马更好,但是达成战术目标的却是瓜迪奥拉。
对于皇马来说,在主场保了个平就是失败。
安切洛蒂的布置非常有针对性,首先和阿森纳一样彻底龟缩。进攻方面既然沃克不能出场,你曼城就没有边后卫,我就死突边路。由于左路的格瓦迪奥尔还是有相当的速度的,所以皇马强侧放在左路,维尼修斯,罗德里戈完全是双左边锋,巴尔韦德还时不时的一起跑到左路进行冲击。而曼城左路大概率要首发格拉利什,速度压力反而不大所以安切洛蒂在右路安心龟缩,卡瓦哈尔只要上去必须有人马上补位,绝对不给曼城任何快速打身后的机会。
但对贝林厄姆的使用看上去是未达到预期目标的,从皇马前场的配合思路看,我认为安切洛蒂是想让贝林厄姆当T来把斯通斯和鲁本迪亚斯压回去,进一步削减曼城中场优势。但是贝林厄姆完全没能实现这个作用,按理说曼城在中场依然可以打出花,然而赛前一个突发情况让着完全不是问题了,德布劳内吃坏肚子拉稀了…
没有德布劳内,哈兰德对中后卫的压制作用是要大幅削减的。因为哈兰德阵地战的单干能力不够强,所以实际上到底是哈兰德攻门还是中场集团攻门的开关是在德布劳内手里。福登可以改变节奏,但是他要发挥就要吃中路的空间,他突进来哈兰德就只能纯当盾了。
这种状态下,吕迪格直接和哈兰德缠斗,试图放出来糊墙的楚阿梅尼增加一个中场接应点的战术构想甚至也莫名其妙成功了。我大为震惊,你哈兰德再欠缺背身,吕迪格利用主场哨和你上手搂抱,你不能直接去找楚阿梅尼打错位吗?奥斯梅恩被阿劳霍防成宝宝了都能去伊尼戈那偷一个,你为啥这么实心眼?
有没有踢过中锋的朋友告诉我一下?
但是曼城这边心态完全不一样,德布劳内拉肚子缺席后,瓜迪奥拉明显是感觉保平即可,下回合去伊蒂哈德一决胜负,甚至落后一球都可以接受,完全不着急。被反超后一点都不打算上多库搏命,就是继续无效控制,直到两个神仙球逆转比分。
战术方面没啥评价的,沃克受伤,联赛压力过大阵容高度疲劳,德布劳内还临场拉肚子,基本上也就这样了。没有沃克,基本就四后卫了,要是不想拼命也没必要把阿尔瓦雷斯整上来,还是用科瓦契奇平替德布劳内苟一苟得了。
但是瓜流本身不擅长苟,安切洛蒂又算的比较准,整体场面是很不好看。想苟还必须进攻,然而而不管是科瓦契奇还是福登,目前还都做不到像京多安那样在肋部乱飞,只能走边路然后被皇马的超高的到位率限制。好歹最后苟过去了,甚至不是巴尔韦德神仙球就赢了…
说回来,本场6个进球,除了B席那个任意球是卢宁没指挥明白人墙,其他的都是纯纯神仙球,比赛的观赏性倒是挺不错…
评价下重点球员。
1.我有史以来第一次给哈兰德负面评价。
中锋的作用不光在进球,但是本场哈兰德的确是没起到预期战术作用,你不管对面手上啥动作,不管为啥搞不定吕迪格为啥不错位找楚阿梅尼?你不进球的时候最大的任务就是减少对方可用的中场接应点啊!你已经是金球级别的中锋了,不能没有德布劳内指挥你威胁度就下来了…
目前看哈兰德背身摆脱和头球还需要加强,要是能转身或者直接头球硬解这比赛应该也拿下了。
而且现在对抗太被动了,中锋和后卫的对抗中需要更主动,不能因为自己禽兽之躯就减少游走,就生抗,要多找错位,要主动对抗拉扯,要避免被控制肩膀和腰,主动消耗后卫。
2.罗德里太累了,明显不在状态……
3.福登上半场和哈兰德一起隐身,核心在于曼城一直无法打开中路,他自己也翘不开。太子还是嫩,没有独挡一面的水平,突和射都可以,但是传不行…
没有三威胁对方一收缩你就是边角料,梅西至今还有威胁靠的就是三威胁
4.格瓦迪奥尔踢作为边中卫还是非常强的,能攻善守,我甚至看看他未来转中后腰,但是踢边后卫太折磨人了,曼城快买个正经进攻型边后卫吧…
5.边前卫二人组,B席踢皇马真来劲,咋踢咋有…格拉利什真中坚,一人在伯纳乌造两张黄牌。
6.快找人逐步接替德布劳内吧,德布劳内拉肚子是曼城踢的如此难看的关键。
曼城进攻的套路非常丰富,但是实际控制人还是德布劳内。作为重型坦克十号,德布劳内的中长距离传球和调度能力举世无双,射门和推进能力也极为强悍,所以德布劳内可以让曼城的进攻变简单,他是为曼城进攻套路的最佳控制器。但是他基本没有摆脱能力,而且多年里一点用长板弥补短板的尝试都没有,这就导致他战术权重过高的同时,必须依赖队友承担一些10号位职能,团队构建战术平衡,所以曼城的中场虽然理论人人互换,但作用都是优先弥补德布劳内的短板而不是和他技能重合代替。
随着德布劳内下滑和出勤率下降,这个就会成为问题,尤其是京多安出走,科瓦契奇还在成一年,着实有些生涩。实际上这个赛季德布劳内不在的时候曼城都很难在中路打出啥太好的直接威胁…
想办法找人代替德布劳内是重中之重,不然哈兰德再老这么坐牢,难保他不走…
7.吕迪格非常成功限制了哈兰德,就别说上手不上手,搂抱不搂抱了,主场哨不用要主场干啥,反正成功了…
8.虽然我老批判维尼修斯,但是得说这比赛其实表现还可以。抛开不停抱怨和挑衅行为不说(反正他每天都在抱怨),战术作用还是实现了的。双左边锋体系里,他的作用还是推进和给李哥架炮,我感觉你别管他自己看着咋样,反正给李哥激活了。
当然也可能是我的主观滤镜,毕竟我一直感觉维尼应该给李哥当配角
9.罗德里戈表现非常亮眼。
我一直感觉李哥在皇马这几年是被耽误的,不像熊,李哥的技术没有被欧化,有非常浓厚的拉丁风格,速度不如熊快但是更细腻,是天赋非常优秀的7+9类型。他要是在巴萨早就踢出来,不至于当这么多年边角料。
这赛季没有本泽马后,求援和空间都被释放出来了所以李哥看上去爆发了,实际上李哥一直都很强,上限比熊要高。但是我还是感觉李哥要是想当巨星,最好还是离开皇马,不然始终战术权重差一截。皇马的战术思想里本身就没那么多空间给他玩,这两年越来越爱拿球的姆总监还要过来,不如去个传控流球队就起来得了。
10.我对贝林厄姆的评价,从这赛季中开始逐渐走低。倒不是说他能力有啥问题,是他这个球踢得越来越没品,颇有一种被维尼修斯附体的感觉。
本场隐身不隐身不是啥问题,一个20的前腰想不拿球就一个人压制中路本身就是不可能的,没有高亮表现是教练布置问题,怪不了他。
但是一对抗失败就对裁判挥手,甚至一碰就倒就太难看了,鲁本迪亚斯的铲球没有任何恶意,也没犯规,你背后恶意肘击报复算啥。在联赛也不注意动作收敛,只要不占便宜就怒吼,太没品了…就是罗哥这么抽象别说年轻时候,就是现在也没这样啊…
11.我对巴尔韦德评价永远都是一样的,现役最强B2B,抬钢琴大师,相性搭一切,我萨错过最可惜之人。眼馋啊,眼馋啊,眼馋啊……
12.卡马文加不愧是跑轰选手,非常适合这种打法,射门真漂亮。攻防贡献都很大,但是的确踢6号位有点费劲,向前跑起来才是优势。我持续看好他在皇马和法国的前景,毕竟态度好。
13.楚阿梅尼本场这个黄牌还是不能全怪他的,毕竟是后腰出身,对后腰来说正常的动作在中后卫上的确是太冒失了。但是他的确可以考虑往中后卫转型,一个是比较符合战术潮流,另一个是他选位太捉急了,减少覆盖一条出路。
14.克罗斯和莫德里奇二老还是强,尤其是克罗斯,对于目前智力高度缺乏的皇马是不可或缺的,他对团队阵型的稳定作用是极为明显的。莫德里奇虽然还有油,意识和技术都高一人一档次,但是可以考虑捞金了,岁数到了,别过几年赚不着大钱了……
最后看好下回合曼城在伊蒂哈德晋级。
编辑于 2024-04-11 00:0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药丁 - 41 个点赞 👍
皇马以逸待劳都没能拿下一周三赛的曼城,回归到伊蒂哈德,瓜帅不整活的话,皇马没机会了。
还有吹哈兰德的可以歇歇了,哈兰德叒一次在重大赛事上“证明了自己”
发布于 2024-04-10 09:44・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进击的老万 - 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房同学 - 6 个点赞 👍
一场很精彩的比赛,且每一个进球的实际表现都很有意思和独特,是一场别出心裁的进球大赛,整场的比赛我就先不分析了,我主要说说这场比赛中瓜迪奥拉对于哈兰德的使用和哈兰德这一场比赛挣扎的表现。
哈兰德这次踢满全场,他的基本数据为:
射门1次、射正1次、过人尝试1次成功0次、触球20次、关键传球成功率67%、地面对抗8次成功4次、争顶2次成功1次、丢失球权7次、抢断3次。
哈兰德职业生涯3次出战皇马,3场比赛共出场269分钟,总计8次射门6次射正,但都没有取得进球。
这是一个不怎么好看的成绩单,这也是哈兰德今天给广大球迷交出的一份报告,我在昨天一个关于哈兰德的回答下面是这么评价现阶段的哈兰德的:
在我个人看来,哈兰德的天赋和能力依旧是顶级的,但目前曼城不需要他做的太多,或者换一种说法,曼城现阶段就需要一个“最基本”“最好用”的中锋球员就好了,他能发挥出一个中锋最基本的任务,对于现在曼城所构建的体系来讲就很完美了。[1]
在我的眼里,哈兰德的作用在曼城,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大中锋,他只需要把这个位置当中的最基本点做到即可,剩下的闪光点就得靠球队的边路和中后场的强力支援了,但问题是,哈兰德现阶段有点迷失自己,他甚至对于自己最基本的技能的表现都做不到位。
现阶段的曼城中场貌似也陷入了一种困局,个人实力的表现很多,但团队连轴转的时候反而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也是哈兰德得不到关键支持的基本原因。
全是强者,但配合的并没有以前好了,不知道是否和德布劳内的状态下滑有关,中场控制能力差,哈兰德一接到传球也拿不住球,然后让对手反击,反击后中场也断不下来,这是造成这一场失球的最基本现象。
拿不住球怪谁,也不可能怪曼城的中后场吧?
还得得怪哈兰德的。
这一场哈兰德挣扎的表现当然有吕迪格的贴身防守和队友很少给他传球的原因,但作为一位世界顶级的中锋,没有哪一位前辈不是这样过来的,如果每一次只要遇到针对和贴身防守就表现出“隐身”的状态,那么哈兰德确实让人失望。
如果一个1.8亿身价的当今世界第一中锋,每一次在强强对话中只能起到“诱饵”的作用,那也未免太过奇怪和奢侈。
下一场该怎么踢,最关键还是要激活中场和哈兰德的联系,如果还是像这一场这样,一旦皇家马德里的状态上来,曼城很难。
参考
发布于 2024-04-10 06:37・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雒百川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水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