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个回答

孩子做题因为马虎出错了,被老师惩罚,各位家长们什么心态?

宾果妈妈
2个点赞 👍

作为家长,我实际上非常支持老师采取适度的惩罚措施。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没有任何形式的适度惩罚,那么孩子很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犯下相同的错误。

毕竟,有句俗话讲得好:“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不容忽视的。

孩子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自律性和记忆力,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有时候,他们会因为粗心大意或者理解不足而在同一个问题上多次犯错。而老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有时确实会感到无计可施。

在这种情况下,适度的惩罚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惩罚,比如罚抄几遍错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错误的印象,从而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避免再犯。当然,这种机械记忆的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但它确实能够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效果。

然而,我必须要强调的是,我所支持的惩罚必须是适度的。这意味着惩罚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演变为体罚或辱骂等极端行为。惩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促使他们改正,而不是给他们带来身心上的伤害。


最近湖南那位女老师的事件就是一个极端的反面例子。她原本出发点是好的,想要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但却因为学生不会做题而采取了暴力打骂的方式。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老师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时刻提醒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采取恰当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再者,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家长确实希望老师能够对自己的孩子实施合适的惩罚。



家长深知教育并非只有表扬和赞美,适度的惩罚同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错误时,如果老师能够采取合适的惩罚措施,那么孩子就能更直接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性,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家长信任老师的教育经验和专业判断。他们相信,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错误性质,采取合适的惩罚措施,而不是盲目地惩罚或放任不管。这种信任建立在老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之上,使得家长能够放心地将孩子的教育问题交给老师来处理。


家长也理解惩罚并非目的,而是手段。他们希望老师在实施惩罚时能够注重方式方法,避免过度或不当的惩罚给孩子带来伤害。家长期望老师能够以引导和教育为主,让孩子在受到惩罚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

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教育和发展努力。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是 @飘落的天气 ,曾经做过十年的小学老师,现在为职场宝妈,职场,家庭的问题都在不断学习中,如果你有亲子育儿,教育,心理知识相关问题,欢迎给我点赞,关注我,联系我,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知乎亲子

发布于 2024-04-16 16:04・IP 属地安徽
飘落的天气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