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专利只在公开阶段,说明只通过了初审,也就是格式和要件齐备了。还没有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实质审查阶段专利局会对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实质性内进行审查,要求申请人修改或者回复,直到审查人员觉得没有问题了才会通过,通过了才会授权。实质审查阶段会拖比较长的时间,一般都要一年多甚至更长时间,其中有多次返回问题。
所以公开阶段的专利一般都是会大包大揽,把所有可能性都包含进去,然后等审查人员一条条批,所以你会看到人几乎把元素周期表都写进去了。万一最后授权,授权版本和现在的版本肯定也会有很大区别,倒不用太担心韩国人申了专利别人就都不能做了——我记得加石墨加碳就是国内课题组弄出来的,这一点似乎在这个专利里就没有体现。我倒觉得国内的课题组先不要管到底导不导,先把加碳的专利写了投出去就行。
从图上看韩国人这个专利在2022年就提交国际申请了,内容其实更接近最早的预印本,证据并不充分,类似于之前被韩国专利局驳回的那一版。如果这个版本原封不动,我觉得很难通过实质审查,而且国际专利就是一个申请,是否授权还是各国专利局说了算。
甚至专利法还规定,专利公开期间,任何人都可以在法律期限内向专利局对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或者具体实现提出质疑,也就是所谓专利异议书,专利局会把这些意见和问题汇总归纳反馈给申请者,要求申请者作出解释。
就韩国人国内几个人自己的发布权首发权都没争明白,这个离成为国际授权专利还差十万八千里。
另外就是专利这东西谁都能申请,甚至授权专利也并不意味着科学上的正确性,历史上声称室温超导的专利也不止一个了。被驳回了也谈不上什么污点,所以我们课题组一般都是写文章投专利齐头并进。
而且就是,专利只保护技术实现,并不保护实物,退一万步讲就算真导了,韩国人的专利全世界授权了,换一种实现方法依然可以达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