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普通朋友都不接受,还男朋友,我以前就在瑶台上班,哪里一堆的黑人,因为那个味道,上班没几天就辞职了。啊啊啊啊啊啊啊,谁懂。

读书的时候,在网上也认识一个黑人,他说他护照快过期了,想叫我做他女朋友,这样他就可以留下来,还天天想着约我出来见面。我说我是绝对不会找黑人做男朋友了。他说这是不是歧视,见我态度坚决,就叫我介绍本地女孩子给他。嘎嘎嘎真是无语。
我听说过嫁给黑人中国女孩,大多数的婚后生活用悲惨两字形容不为过。虽说爱情是没有国界线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涉外婚姻急剧增加都很正常,但很多涉事不深的女孩,特别是大学时代的女孩,有个糊涂的认识,她们不了解非洲人,更不知道黑人国度对妇女的歧视程度,认为外国人就比中国人好,结果跳入了火炕,有的人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
为什么有些女孩还是喜欢黑人,可能也因为是非洲人比较善谈,满嘴跑火车,假话连篇,男女关系随便,不负责任。凡是到中国来留学的,没有富裕的,都是穷人,靠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学习生活。还有很多黑人尽管来自非洲,却要说自己是美国人。
之前就有个上海的女孩在上海纺织工学院门前摆摊,搭上了在该校学习的黑人留学生,那黑人对她说自己是部长的儿子,在首都巴马科有房有车,开始了对她的追求。
这个女孩自己没有学历,觉得能嫁给大学生,又是高干子弟,能出国过有房有车的好日子,是求之不得的事,很快就与这个黑人留学生坠入了爱河。相识了一个月,就谈婚论嫁了。女孩的父母和家人看到她执意要嫁给黑人,出于不了解非洲人,极力的反对,找到有关部门要求阻止这段婚姻。但这个女孩铁了心要嫁黑人留学生,没有亲人到场和祝福,他们在马里驻华使馆举办了婚礼,马里太阳报以通栏标题-冲破阻力报导了这段婚事。很多中国女孩以为凡是来中国留学的都是有钱人,明显是个误区。随着黑人留学生毕业,女孩跟着黑人留学生回到了马里。
谎言是总有一天要穿帮的,到了巴马科,美丽才知道被骗了,黑人留学生的家在农村,根本就不是什么部长的公子,更谈不上有房有车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想回上海的家已不可能了,肚里已经怀上人家的孩子,护照已被男人收走,嫁为人妇,生米煮成熟饭了。

离首都300多公里的塞古镇有我国援建的纺织厂,同时援建了职工宿舍,黑人留学生借钱买了辆旧摩托车,将女孩载到那里,自己在纺织厂上了班,住在职工宿舍里,女孩只好操起了老本行,对着纺织厂卖油炸的小吃。
4个月后,一条小生命来到了世界上,是个男孩。看的出来她过的不好,面容憔悴,头发零乱,被打的遍体鳞伤,她曾向中国大使馆的人哭诉了嫁给黑人的种种不幸,他丈夫下班就去跳舞,喝酒,对她和孩子不管不问,工资半个月不到就花完,找她要钱,不给就下狠手打。要求使馆帮她买机票回国。大使馆的人只能劝她,婚姻是自己选择的,你已是人家的合法妻子,手上又没有护照,也没离婚,使馆不好办。劝她还是先回去,想办法将护照要出来。
大使馆的人曾去过他们家了解情况,一开门,一股黑人狐臭味混杂的味道扑面而来,差点熏一跟就这样的一个家,男人还整天在外寻欢作乐,不顾老婆孩子,这种日子哪天是个头啊?看到这一切,真的很心酸,就是嫁给一个中国的农民,再穷也穷不到这份上。这就是女人爱虚荣和不成熟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憧憬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中国女孩,当你遭遇到黑人和阿拉伯男人的穷追不舍时,你一定要三思。你选择了他们就等于选择了另外一种文化和性文化,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对你们的后代负责,前面等待你的可能是非人的暴力和水深火热的生活,你要准备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