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下班搞副业成热潮,95 后女生每月副业收入过万,一人身兼「五职」,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麦兜都行
142个点赞 👍

谢邀。

不就是主业赚的少嘛。


非正式就业很难作为一个良性指标。

从14年到现在,这个比例的非正式就业基本就是日本的新常态了。

说白了,泡沫破灭后,企业无力也不愿继续提供稳定的、合规的正式就业,于是在裁员后一边压缩正式工成本、一边把大量新增用工转入相对廉价的非正式就业。

这对打工人就很不友好了。

首先,非正式就业总体上肯定比正式就业赚的少。21年时,日本非正式员工的平均年收仅有正式工的38.8%;

其次,劳动保障和就业福利较差,派遣制;

最后,职业培训差,技能积累和溢价很看个人。

总的来看,在存量环境里,非正式就业可以约等为就业质量下降,不是好信号。


而且日本的数据,还有点“日本特色”在里面。

首先,丫非正式就业其实不算特别严重。

22年日本两性非正式雇佣比例,男性中占比22.1%,女性占比53.2%。

日本的非正式就业很大程度是女性拉起来的。因为直到14年,日本生育一孩妇女的再就业比例也就40%,是到19年才升到70%。

由于日本的封建惯性,直到过去十年日本家庭妇女才开始大规模走出家庭、回归劳动力市场。

其次,日本社会福利还行。

这还没算住房入学看护医疗等补助。

日本年三分之一预算砸社保上,只要不是脑子蠢到连表都不会填、门都不愿出,要饿死还真挺难。


但在咱这:

一,女性劳动参与率世界前列,比日本高15%。

没有什么犄角旮旯里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就是大量原本正式就业或期望正式就业的毕业生被迫转入非正式就业;

二,兜底保障不足。

按去年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超75%的企业之所以选择灵活用工,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不是什么“新业态”、“快速响应”,就是不愿为人工多花点钱。

企业现在依然是保守心态,PMI里从业人员指数长期在收缩区间。

在基本福利不完善的节点上,企业压缩对工资的投入,怎么看也不是个好消息。

拿少数案例(还真伪难辨那种)包装成“95后女生每月副业收入过万”,扯了。


对个人而言,副业可以做,但要有“主业”的概念。

你已经知道“灵活用工”的痛苦:高度重复、易取代、大量中间层、低技能积累等等。

千言万语一句话:难以积累溢价。

这个积累包括显性的,例如技能和客户;也包括隐性的,工作层级。

30岁可以搬箱子,50岁时怎么着得混成个队长,纯体力和纯重复工作是有极限的。

所以就算做副业,这个副业实际上也得是“主业”的一部分。

你搞QA,顺便帮企业找找厂,再顺便找点方案公司,再顺便摸点特种材料。

都是副业,但紧紧围绕你的核心主业,每个副业都是主业的加成。这种“兼职”,有的做。

你看了这篇报道,鸡血上来,今天小红书明天直播间,后天朋友圈带货顺便保险广告刷屏,下个月头脑一热,“我要报班学动画”。

这种副业没有意义,每项都是从零开始且难以关联,最后沦为“95后女生副业过万”的背景板。


总之,三年前领导亲自体验送外卖并约谈美团:

当时觉得:总该给灵活用工群体搞点基本保障吧,起码保险这事补一补。

三年后,劳动保障没啥声音,新闻继续“副业过万”。

看来还需要往“灵活用工”里塞更多的人。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发布于 2024-03-31 13:50・IP 属地广东
王子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