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汉服复兴的背景下,北京满服反而越来越多?
- 11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首先我会全面撤下故宫牌匾上的蚯蚓文,辛亥革命时期已经撤了一波,这次要全面消除蚯蚓文
其次我会在全市范围内彻底禁止满清服装,大力弘扬明制汉服,恢复华夏衣冠,保持市民审美在线
最后,大力整治八旗利益集团,避免类似“正黄旗”大妈的事件发生,人民才是北京的主人
发布于 2024-03-24 09:56・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neon - 5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伊利比亚步兵 - 5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么说吧,清朝的北京城全是旗人,北京城外超过70%的京畿地区是皇庄、王庄、旗田。换句话说,北京骨子里就是满族文化盛行的地方。
至于明朝住在上述区域的汉人到哪儿去了呢?你当八旗军的刀是用来杀猪的?
时过境迁,现在不兴说以前事。
要说北京是政治中心嘛,无可厚非,毕竟中央政府在那儿。
要说北京是文化中心嘛,作为反清人士后代,反正我觉得不是。你非要说,我笑笑就好。毕竟,我现在连春节联欢晚会都不看了,对文化领域也不了解。
编辑于 2024-03-25 05:56・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左家明王 - 4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个问题的背后,反映的依然是不同的价值观取向。
满蒙价值观有强烈的同化他人的愿景,所以从辽、金到代清固伦,都发生过对汉人的衣着发型的同化。
所以满蒙价值观族群,不管自称汉人还是满人,都会以自己的标准来同化他人,乃至试图主导他人。
而在传统价值观中,驱除鞑虏或者拒绝被同化才是一个正常的逻辑。所以北京乃至东北亚,出现越来越多的满服,其实对于汉人而言是一件好事。
因为装束的差异,意味着满洲后裔越来越难以挤进中华。他们终将无法继续寄生中华。
编辑于 2024-03-25 11:3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幻十郎 - 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公子夏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品牌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自律青年 - 28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jinrui - 2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鱼 - 136 个点赞 👍
“越来越多”哪来的。
二十年前,全国景区和影楼到处都是旗装,特别是还珠格格火爆那里面,非常多的长辈相册里都有几张旗装照。
包括浙江,横店那时候随处见到的也是旗装。
二十年的功夫,除了北京以及个别遗老遗少盘踞的地方,别的景区汉服和仙服正飞快替换旗装。这叫哪门子的越来越多。
编辑于 2024-03-24 18:18・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呆蛙 - 8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川西的轰炸机 - 7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何安 - 70 个点赞 👍
它们是不会干看着的,诋毁汉服的同时自己也会搞起来。我在b站已经看到了几十万粉丝的up模仿国外汉服整视频了,让自己爹穿上清兵衣服整点幽默对白,还教外国人行满清礼仪,就是左右拍袖下跪喊渣那个…
下面没人敢说话,胡里改已经形成优势氛围了,谁敢说就会被假装路人的胡里改拿至高点教育,然后轻易带动部分汉人加入讨伐。
平常那些暴躁老哥也不说话,他们反清没有策略光凭情绪,但很多时候连情绪都没了,因为其实也感受得到压力…
发布于 2024-03-24 23:0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吮无糖 - 58 个点赞 👍
上面有一个说要全面禁止满文的,我不同意,要是我的话。就规定所有类似于这种情况,必须要所有满族去学满文,只能穿民族服饰,必须得留辫子,不能穿任何跟汉族有关东西,不可以说汉语不可以写汉字,包括平时生活买东西,哪怕听不懂,配个翻译也不可以说汉语。要加强加大区别。让他变成主流文明中的他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混在汉人中间。
发布于 2024-03-24 23:1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说书人梦龙 - 55 个点赞 👍
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通古斯部落文明服饰和华夏炎黄的中原文明的服饰正在进行激烈的较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人类历史少有的,时间跨度长久,涉及地域和人数最多的鸠占鹊巢和反鸠占鹊巢的激烈争夺战,最终结果要么是夺舍的外来西伯利亚文明再次击败5000年的炎黄原生文明,或者至少是严重挤占这个原生古老文明在自己的发源地的生存空间。
极小的可能性是世界上唯一流传下来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华夏文明重新驱逐了外来的,通过卑劣残忍手段,以最初的残忍屠杀霸凌,侮辱和现在的狡诈洗脑来挤占,霸占华夏文明的通古斯部落文明。谁先看出这场服饰较量的背后含义,谁就会占据主动,获得优势,可惜这一次炎黄子孙仍然是被动的。
主力军穿汉服的女性群体,主要因为汉服的美观典雅,雍容华贵去穿汉服的,而对方试图鸠占鹊巢的满服大军,则有海外满洲复国复辟组织和流亡政府重金发薪的海量水军,组成的人数庞大,组织严密,话术精良,策略随时更换且非常有效的汉服黑大军。
而大多数的平头百姓已经几十年来被满洲组织以辫子戏和各论坛水军和媒体深度洗脑,绝大多认为满服,唐装和旗袍就是中国的代表服饰,所以辫子军团已经处于绝对的优势之中,炎黄子孙犹如明末一般,被动,无组织,无意识,比散沙更加散沙,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对炎黄文明持非常悲观的态度,但是如果我完全放弃,心里会更加难受。
编辑于 2024-03-24 19:09・IP 属地法国查看全文>>
分裂颠覆的终结者 - 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指头哥哥 - 14 个点赞 👍
因为满洲主义者不会干巴巴地等着你把他们推崇的文化取缔,自然要加大力度去宣传清装,这是一种为了与汉服运动对抗而被刻意造成的现象
这几天去杭州实习,看见了很多汉服店都把清装厂字领放在橱窗里对外展示,很多女孩子穿清装,小孩子倒是还穿汉装
杭州作为宋明以来江南文化的代表,而且还是汉人朝代南宋的都城,自然是要被满遗重点关照的,如果从金国女真开始算,金国汴梁(即前北宋都城)也是被女真人刻意关怀的,金国时期女真人对那边剃发易服的力度最大,就连南宋使者也注意到金国汴梁,祖国的故都是胡化最严重的地方。
女真人的文化战略经过金国与满清的统治经验,加上国家机器这一媒介,对中国文化的摧残可谓是招招致命,汉人如果不能及时注意到这一现象,结局就是在满洲主义者的层层解构中走向灭亡
不过汉服自2003年来一直与满服体系对抗,从一个小众爱好到倒逼官方承认,可见她本身就是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的。对敌人需要警惕,但对未来也不必过于悲观,我相信总有一天汉服会彻底取代旗袍马褂,回到本该属于她的位置的
发布于 2024-03-24 23:5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康康 - 2 个点赞 👍
地方服饰有一点是历史环境因素不能忽视,就跟你跑新疆内蒙穿个汉服去,就总有点别扭,因为游牧转场加缺水它就不适合穿宽袍大袖。
北京一个道理,清朝北京做首都,一堆其他地区的驻防八旗有点门路全跑北京去了,这历史摆这,其次,北方冷是干冷,要多穿厚衣服抵御,所以无论那种民族在北方这冬季气候下,大体服饰款式基本一致,有钱就厚衣加大氅,再有钱皇宫贵族穿披肩。
然后一群人说这是满服
发布于 2024-03-25 07:35・IP 属地俄罗斯查看全文>>
内务部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kywal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