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很会做生意的,也是非常富有的。一战后,德国陷入经济危机,可那些有钱的犹太人,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愿降价卖给穷人。所以当时的德国政府和人民才会对犹太人那么气愤。希特勒上位后,十分不满那些手握财富却拒绝帮助国家度过经济危机的犹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希特勒开始宣扬德意志民族的血统优秀,并恶意贬低犹太民族。在这种诱导式的氛围中,德国民间开始掀起一阵反犹风潮。希特勒利用《凡尔赛和约》的痛恨,成功将民众的矛头转移到了犹太人的身上。至此,一场民族屠杀的浩劫就此打开大门,希特勒也成为了这场屠杀中最顶级的幕后推手。
缺钱才是希特勒对犹太人下手的主要原因。
对于刚上台的希特勒来说,军事复国才是他的梦想。
他明白一个道理,有强大的军工业就能富国,但当时的德国只能容穷困潦倒来形容,嗷嗷待哺的德国人民急需他想办法改善生活。
资本家不能碰,人民等着改善生活,工人要维持高福利,军工厂也得烧钱,那么钱从哪里来?
迫害犹太人,剥夺财产。
当时德国的经济命脉和军工业全部控制在犹太人手里,希特勒虽然早已对犹太人心生不满,但他还是选择先跟犹太人谈谈。
可惜谈判没有成功。
这在希特勒看来,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就没有把德国视为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这种话根本打动不了他们,而且他们也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生产,价格还高得离谱,这严重损害了德国政府的财力资源。
希特勒不是没想过撇开犹太人重新组织生产,但他发现犹太人太会做生意了,别人根本竞争不过。
犹太人的不识时务,让希特勒认为他们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德国的复兴和崛起。
此时,本就反犹的希特勒心中杀机已起。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灭了犹太人把他们的军工厂充公,一步到位完成军工复国的理想。
同时没收犹太人的财产,得到大笔财富用来解决民众福利问题,安抚日耳曼人的情绪。
以犹太人的生命和财富为代价,保障德国的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