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女哪有那个本事哦。
是小龙女的丫鬟师父和孙婆婆把小龙女从小养大的,婴儿抱回去,那才叫从小养大。
十来岁的男孩子在古代已经快是半个成年人了,所谓养主要是指有稳定的食宿,不受人欺负。
小龙女根本就不会养孩子,她自己还是个半大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从来没出过古墓没下过山,根本不知道外间世界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正常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怎么相处的。
她一开始可是几次三番按照师门规矩要赶走杨过的。若不是抚养她长大的孙婆婆临终嘱托,她根本不会愿意把一个男子留在古墓。
小龙女俯身察看孙婆婆,问道:“婆婆,你怎么啦?”孙婆婆叹了口气,道:“姑娘,我一生从来没求过你什么事,就是求你,你不答允也终是不答允。”小龙女秀眉微蹙,道:“现下你想求我什么?”孙婆婆点了点头,指着杨过,一时却说不出话来。小龙女道:“你要我照料他?”孙婆婆强运一口气,道:“我求你照料他一生一世,别让他吃旁人半点亏,你答不答允?”小龙女踌躇道:“照料他一生一世?”孙婆婆厉声道:“姑娘,老婆子倘若不死,也会照料你一生一世。你小时候吃饭洗澡、睡觉拉尿,难道……难道不是老婆子一手照料的么?你……你……你报答过我什么?”小龙女上齿咬着下唇,说道:“好,我答允你就是。”
神雕一书,出场的未成年人杨过可是已经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了一两年了。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左手提着一只公鸡,口中唱着俚曲,跳跳蹦蹦的过来,见窑洞前有人,叫道:“喂,你们到我家里来干么?”走到李莫愁和郭芙之前,侧头向两人瞧瞧,笑道:“啧啧,大美人儿好美貌,小美人儿也挺秀气,两位姑娘是来找我的吗?姓杨的可没这般美人儿朋友啊。”脸上贼忒嘻嘻,说话油腔滑调。
他出生前丧父,十一岁丧母,作为一个孤儿流浪了一两年自食其力,日常偷点东西维持温饱,住在破窑洞。可以说是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造就了他三分滑头的性情脾气。
杨过自幼没有父亲,母亲也在他十一岁那年染病身亡。穆念慈临死之时,说他父亲死在嘉兴铁枪庙里,要他将她遗体火化了,去葬在嘉兴铁枪庙外,又要他去投奔师父郭靖。杨过遵奉母亲遗命办理,从太湖边的长兴来到嘉兴,路程不远,葬了母亲后,从此流落嘉兴,住在这破窑之中,偷鸡摸狗的混日子。杨过年虽幼小,却生来倔强,颇有傲气,不愿去桃花岛投奔于人,寄食过活。穆念慈虽曾传过他一些武功的入门功夫,但她自己本就苦不甚高,去世时杨过又尚幼小,实是没能教得了多少。这几年来,杨过到处遭人白眼,受人欺辱
后来他也说过自己的经历
完颜萍道:“是谁养大你的?”杨过道:“又有谁了?自然是我自己养自己。我妈死后,我就在江湖上东游西荡,这里讨一餐,那里挨一宿,有时肚子饿得抵不住,偷了人家一个瓜儿薯儿,常常给人抓住,饱打一顿。你瞧,这里许多伤疤,这里的骨头突出来,都是小时给打的。”一面说,一面卷起衣袖裤管给她看,星光朦胧下完颜萍瞧不清楚,杨过抓住了她手,在自己小腿的伤疤上摸去。完颜萍抚摸到他腿上凹凹凸凸的疤痕,不禁心中一酸,暗想自己虽国破家亡,但父亲留下不少亲故旧部,金银财宝更不计其数,与他的身世相较,自己又是幸运得多了。
这样的一个孤儿,如果不是有几分聪明狡黠,只怕早就死在哪个犄角旮旯缝里了。
等他又经过了大半年时间在桃花岛待不下去被送到全真教时,小龙女刚好十八岁生辰。
也就是说小龙女应该比杨过大四五岁的样子。
但是小龙女生长环境十分封闭。
郭靖道:“或许她已不在墓中了。”丘处机道:“不,在山顶遥望,每日都可见到炊烟在墓后升起。你瞧,就在那边。”说着伸手西指。郭靖顺着他手指瞧去,但见山西郁郁苍苍,十余里地尽是树林,亦不知那活死人墓是在何处。想象一个十八岁少女,整年住在墓室之中,倘若换作了生性活泼好动的蓉儿,真要闷死她了。
不过说实在的,黄蓉在外人难以进入的桃花岛生长到十五六岁,面对的只有一个脾气古怪的亲爹和一群哑仆,其实也是一种半封闭的成长环境。
所以,当杨过入了古墓后,不论如何对她吹牛外面的花花世界可好了,她都【信以为真】
小龙女道:“你好不好关我什么事?我也没恨你。我这一生就住在这坟墓之中,谁也不爱,谁也不恨。”杨过道:“那有什么好玩?姑姑,你到外面去过没有?”小龙女道:“我没下过终南山,外面也不过有山有树,有太阳月亮,有什么好?”
杨过拍手道:“啊哟,那你可真是枉自活了这一辈子啦。城里形形色色的东西,那才教好看呢。”当下把自幼东奔西闯所见的诸般事物一一描述。他口才本好,这时加油添酱,更加说得希奇古怪,变幻百端。好在小龙女活了一十八岁从没下过终南山,不管他如何夸张形容,全都信以为真,听到后来,不禁叹了口气。
看到这里时,我真的有点害怕啊,这描写感觉像一个嘴巴花花的男孩子要勾着单纯无知的深闺少女离开古墓的样子啊。小龙女虽然看着冷淡,但其实还是很喜欢和杨过聊天的啊,什么叫“娓娓忘倦”啊?
小龙女自幼受师父及孙婆婆抚养长大,十八年来始终与两个年老婆婆为伴。二人虽然对她甚好,只是她师父要她修习“玉女心经”,自幼便命她摒除喜怒哀乐之情,只要见她或哭或笑,必有重谴,孙婆婆虽是热肠之人,却也不敢碍了她的进修,是以养成了一副冷酷孤僻的脾气。这时杨过一来,此人心热如火,年又幼小,言谈举止自与两位婆婆截然相反。小龙女听他说话,明知不对,却也与他谈得娓娓忘倦。她初时收留杨过,全为了孙婆婆的一句请托,但后来听杨过总说自己待他好,自然而然觉得自己确是待他不错。
此时的小龙女除了武功比杨过高一些,打起架来能制住他之外,她的内心简直就是一张白纸。
但凡杨过是个霍都或者欧阳克的芯子,哪怕就只是跟他爹杨康那人一样,对小龙女这种完全不懂世事险恶的单纯少女来个有心诓骗的话,怕不是能把小龙女给骗出去卖了。
幸好杨过也是个至情至性的好孩子。一出场时既无武功,也无背景,眼看着恶女人行凶伤了好几个人,还敢冲上去见义勇为,若不是作者开挂,当场就得被李莫愁的拂尘打个脑袋开花吧。
那褴褛少年见她伤了武娘子,又掳劫二女,大感不平,耳听得陆程二女惊呼,当即跃起,往李莫愁身上抱去,叫道:“喂,大美人儿,你到我府上伤人捉人,也不跟主人打个招呼,太不讲理,快放下人来。”
李莫愁双手各抓着一个女孩,没提防这少年竟会张臂相抱,但觉胁下忽然多了一双手臂,心中一凛,不知怎的,忽然全身发软,当即劲透掌心,轻轻一弹,将二女弹开数尺,随即一把抓住少年后心。她年未逾三十,仍为处女之身,当年与陆展元痴恋苦缠,始终以礼自持。十年来江湖上有不少汉子见她美貌,不免动情起意,但只要神色间稍露邪念,往往立毙于她赤练神掌之下。那知今日竟会给这少年抱住,她一抓住少年,本欲掌心发力,立时震碎他心肺,但适才听他称赞自己美貌,语出诚挚,心下有些喜欢,这话如为大男人所说,只有惹她厌憎,出于这十二三岁少年之口却只显其真,一时心软,竟下不了手。
而在这几年古墓里相依为命的生活中,小龙女作为师父,武功上胜过杨过,又具备女性基本的会照顾人的生活技能,比如缝衣,几年的生活里如母如姊,也很正常啊,只是杨过特别尊重师父,会抢着做饭。
小龙女年纪渐长,越加出落得清丽无伦。这年杨过已十六岁了,身材渐高,喉音渐粗,已是个俊秀少年,非复初入古墓时的孩童模样,小龙女和他相处惯了,仍当他孩童看待。对师父十分敬重,两年之间,竟无一事违逆师意。小龙女刚想到要做什么,他不等师父开口,早就抢先办好。杨过又常抢着做饭烧水,尽量不让师父劳碌。小龙女冷冰冰的性儿仍与往时无异,对他不苟言笑,神色冷漠,似没半点亲人情份。杨过却也不以为意。小龙女有时抚琴一曲,琴韵也平和冲浅,一片漠然。杨过便在旁静静聆听。
还有他们日常练功,典型的是相处到日久生情
小龙女本来年纪比他大了几岁,但自幼生长于石墓之中,少见天日,所练的玉女神功又有少忧少虑、驻颜缓老之效,因此两人相较,倒似杨过的年纪反大过了她。这套武功一练,杨过到后来只觉小龙女是个依赖自己保护的小妹子,更不当她是姑姑师父,所有拳招剑法,尽用于代小龙女挡架敌招,竟不顾及自己。这么一来,这第七篇下段的功夫,便练得丝丝入扣,将心经中武功的原意显示无遗,不仅招式相合,更连拳旨剑意,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小龙女招式上受杨过代挡保护,时刻稍久,心随手转,不自禁生出依赖顺从之情,师尊的架子尊严忽然尽去,两人目光偶尔相对,一个怜惜回护,一个仰赖求助,突然间心灵相通。这本是心经内功的原意,徒练内功,难达此境,一与外功相结,两人不由自主的内外交融。
光看这一段,到底是谁养成了谁还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