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暗涌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个事情,
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我直接写在了暗涌的评论区:
这个组合……有意思~
2、之前大家对张老板下一步的预期是做基金
张勇老板从阿里离职,大家认为是为阿里过去这些年发展不及预期以及和PDD的竞争疲态背了锅;
以及先是集团卸任去阿里云,表态要带领阿里云独立上市,再很快也离开……
最后的结局实话实说有些唏嘘。
张勇离职的时候,对于下一步的安排,蔡崇信老板的公开信提及:
张勇卸任后,阿里巴巴将投资10亿美金支持其设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
所以当时市场普遍认为张勇老板会做自己的一级市场基金。
大型互联网企业的高管离职后做投资基金也是很常见的选择。
3、张老板为什么没有单干,而是选择加入一家基金?
马后炮的看,我个人猜测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 首先是大环境,一句话简而言之,偏市场化的基金在中国一级市场可能已经快没了,仅存的应该也几乎都是政府所主导的基金了,且这种趋势会持续……
- 10亿美金的盘子说小是不小,但在当下中国的VC/PE行业绝对算不上大基金,竞争极度激烈的环境下想起势难于登天;
- 最后,搭档和团队难找……
当然这些都是纯个人猜测。
4、那么为什么是晨壹?
为什么我会在看到新闻的当下说这个组合“有意思”?
核心肯定是晨壹的刘晓丹总……
我个人非常喜欢晓丹总,无论是她的专业素养,还是做事方式,甚至是她的个人风格。
“并购女王”是她行走江湖多年,圈里人给她的外号……
这篇内容可以说是她过去多年一直努力做并购以及为什么看好并购的逻辑。
晨壹有完整的投资和并购团队,有成规模的资金储备和豪华的LP阵容。
在昨天晨壹的公告上,张老板的表述是:
融合双方在企业管理、产业运营和资本市场方面的能力和资源,
打造面向未来并购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这里企业管理、产业运营、资本市场能力和资源,明显张老板更擅长的是前两者,晓丹总以及晨壹是最后那个。
5、最后一个问题,并购浪潮真的会来吗?
过去几年其实这个问题在行业里一直有人提,去年和今年尤甚……
为什么?因为IPO难做,各种原因我就不展开了。
但并购更难做,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所以去年我在一期和朋友的播客里提及,市场上的并购讨论更多是“一厢情愿”。
“难”也总得有人做,而且是需要有专业能力+超强耐心的人做,
目前看上去晨壹可能是符合这个“人设”的。
但当下的环境真的太难了,
所以昨天我在暗涌文章下面评论这个组合有意思之后,暗涌的朋友顺着问了我怎么看后续,
我写了这样一段话:
最后的最后,我用晓丹总那篇文章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并购活跃的前提是
产业竞争、公司治理、资本市场三个要素同时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