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个回答0条评论
分享
清末新军为什么模仿德军?
从步枪火炮到军装操典全面模仿德军。是因为德军比较强,还是因为英美日不愿意教?
余雨信
排序方式:被封时间
时间排序由新到旧
- 0 个点赞 👍
个人认为:因为德军精良、高效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士兵令清朝统治者自叹不如、大为折服。
德意志帝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精心治理下,经济、文化和科技力量增长迅速,已经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我们中国人熟知的西门子、蒂森克虏伯、博世、奔驰、宝马、保时捷等著名品牌都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公认的跨国品牌的。
特别是德国的机械和军工产业,在日耳曼人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加持下,更是在全世界崭露头角。
而同时期的清政府,则由于贫穷落后陷入了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落后,以及由此造成的军事和国防实力的巨大差距。
清政府的冷兵器怎能比得过西方的洋枪洋炮?
这是明显的代差啊?可不是一星半点的落后啊!
作为中国洋务运动的代表人之一,李鸿章就曾经访问过德国。不仅见到了俾斯麦,而且实地参观了蒂森克虏伯公司。
德国伙伴们制造的克虏伯大炮和机枪让人目瞪口呆。其巨大的威力和杀伤力令人不寒而栗、两腿战战!
回国后,李鸿章更是极力上书朝廷。不仅让尽快训练新军,而且指名道姓的要求装备德国的武器装备。
而且清政府的新军也更多的采用了德军的训练方法、军事教程,聘用了德国教官。意图训练出一支能像德军的新式军队一样,来保卫软弱无力的清政府。
但是清朝的统治者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不知道没有先进政治制度的保驾,任何事情都是多余的道理。
所以,尽管装备了一支远东地区排水量和吨位第一的北洋海军。但还是在甲午海战中输给了邻国日本。
但无论如何,清政府从心里是很佩服德国装备和技术实力的。出发点和想法是对的。
但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一艘腐败到顶的战船怎么能够驶向胜利的彼岸呢?
所以,这就是清末新军为什么模仿德军的原因吧?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发布于 2024-03-20 09:12・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雪泥鸿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