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普京下一个六年任期,对乌克兰战争和俄罗斯国内意味着什么?

搜狐新闻
4个点赞 👍

对乌克兰来说,普京的连任并不是好消息,因为这表明俄罗斯的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动,为什么我们支持完特朗普又去支持拜登,支持完拜登又去支持特朗普,就是因为如果美国政府不断更迭,其政策将没有连续性,国家将会长期陷入改弦更张的内耗中。普京的连任意味着俄乌战争还将继续打下去,他不可能推倒自己制定的战略。

普京

这段时间我们可能发现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语出惊人,不仅力挺乌克兰,甚至还筹划直接出兵。作为一个曾经的理性派与谈判派,马克龙为何突然转向强硬了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乌克兰军队在前线战场节节败退,而马克龙再与普京的沟通中发现普京语法强硬,现在和谈对欧洲已经不利。

乌克兰军队

为什么普京愈发强硬呢?因为现在俄罗斯在战场上占尽优势,乌克兰军队的处境愈发不利。乌克兰的最佳时机其实在去年的6月,当时俄罗斯军队还没有从2022年的惨重损失中恢复,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援越来越多,武器级别越来越高。乌军专门组建了12个旅,约有35000士兵向俄军发起了反攻,其中一些装备了英国挑战者坦克,德国豹二坦克、美国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以及法国侦查系统AMX-10RC遥控侦察车等西方现代武器。

乌克兰战车

乌克兰对这次反攻寄予厚望,目标是突破俄罗斯在南方扎波罗热至顿巴斯之间建立的防线,夺取梅利托波尔、别尔迪安斯克及马里乌波尔三城,打通亚速海,这一行动如果成功,将把俄军一切两半,使其孤立在最西边的第聂伯河岸,最重要的,将斩断莫斯科用来向其南方部队提供后勤支援,链接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半岛的大陆桥。

让西方失望的是,尽管乌克兰军队使尽浑身解数,但就是无法突破俄军的防线,军队长期停滞不前,12个旅被困在前线上。在夏天南线推进的高峰期,乌克兰军队平均每天仅前进 90 米,五个月的反攻只收复了大约400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俄军占领了乌克兰十几万平方公里。最终乌军中损失惨重,12个作战旅被摧毁了一半,俄罗斯重新获得了主动权。

折戟乌克兰的豹二

现在乌克兰面临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西方的支援减弱。2024年乌克兰预算收入是426亿美元,预算支出却达到了849亿,849亿美元的支出里面有460亿用于军费,也就是说乌克兰用于军费的钱比他全年的收入加起来还要多,这个巨大的窟窿需要美国和欧洲来填。如果不是今年2月欧洲通过了未来4年向乌克兰提供500亿欧元的援助法案,现在乌克兰已经陷入钱荒,而美国的千亿援助法案(其中包含向乌提供600亿美元援助)早就被共和党卡在了众议院,直到现在还没有下文。

援助乌克兰的很多重型装备价格不菲

2022年乌克兰70%的资金来自美国,20%来自欧洲,10%来自其他国家;2023年美国和欧盟各向乌克兰提供了约45%的资金;2024年美国决定让欧洲提供70%,美国只提供20%。但是欧洲现在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也在减弱,即使新援助法案的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基辅从欧盟获得的预算资金也将同比减少近五成。欧盟2023年向乌克兰的拨款为180亿欧元,平均每月支付15亿欧元,而新获批的长期援助计划意味着每月平均向基辅拨款10.2亿欧元。现在乌克兰的武器弹药均面临短缺,比如英法支援的、曾经战果无数的“暴风影音”巡航导弹,现在库存已经见底。

苏-24挂载的暴风影音

二是兵员严重不足。俄罗斯及时的战争动员令对俄军来说很关键,2022年普京发布局部动员令后俄罗斯征兵30万,2023年俄军又征兵20万,从2022年3月的30万增加到2023年9月的42万,再到现在的62万,俄军在乌克兰的兵力持续增加,现在俄罗斯每月能招募3万名士兵。

俄罗斯士兵

反观乌克兰,虽然泽连斯基曾经声称要扩军50万,但是效果甚微。现在基辅每个月需要3.5万名男性入伍,但“招募到的人数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

乌克兰伤兵

如果北约再援助不到位的话,乌克兰在战场上会越来越被动,可以说几乎是败局已定。而如果2024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秉持孤立主义,主张美国不要再插手海外事务,以美国人民的即时利益为先的他很可能会完全切断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再给乌克兰一分一毛”,那么俄乌战争甚至可能提前结束。

特朗普

对俄罗斯来说,普京当选意味着俄罗斯将按部就班继续走下去,尽管2023年俄罗斯经济从整体上呈现复苏势头,但是普京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首先是外部制裁,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英国、欧盟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已对俄罗斯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多达16500多项制裁。有价值3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被冻结,约占俄罗斯外汇储备总额的一半。俄罗斯不仅无法从西方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但中国有),而且出库石油和天然气也收到了阻碍,西方还对俄罗斯原油实施了每桶60美元最高限价(已经突破),虽然这无法扼杀俄罗斯经济,但的确造成了严重影响。

除外部制裁压力外,俄经济还面临产业不平衡的问题。普京发布局部动员令后,俄罗斯全国成为了一台战争机器,全部资源围绕战争运转。去年俄军工业生产大幅增长,但需要复杂技术加工能力的民用产品生产则明显下降。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过分依赖军工生产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不可持续,甚至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

再有就是人口短缺问题,俄罗斯虽然也有1.4亿人口,但与17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相比,人口过于稀少。当前,俄失业率处于2.9%的历史低点。据《俄罗斯报》报道,目前俄制造业用工缺口达66万人,农业用工缺口达20万人,人口短缺也将制约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俄罗斯与乌克兰人口

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如果一直依赖能源和粮食出口收入,肯定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如何克服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出口对制造业造成的挤出效应并重振制造业,是普京面临的最大挑战。

发布于 2024-03-19 18:07・IP 属地北京
胡侃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