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更新实验结果,看后面
我个人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彻底治愈大家的“汽车落水恐惧症”。
各位,一定要看到最后!
首先,各位答主已经给出了先期的解决办法。
如:落水前先开车门车窗,防止汽车落水后由于水压无法打开车门,电路短路无法打开车窗。
又如:车里常备安全锤,关键时候可以敲破车窗、割断安全带。
图片上的这个安全锤只需几块钱,即可以破窗,又可以割安全带。
但做这些都是有失败几率的,汽车落水可能只有短短几秒钟的反应时间,如果这一切都没做,车就沉入水底了怎么办?
只能等死了吗?
如果你足够冷静,且憋气时间较长,你可以等汽车完全进水后,内外水压平衡,你就有希望把车门打开了。
但这其实也很难,一是,你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冷静,你一慌乱,可能就呛水了,等不到车门打开就巴比Q了。
就算你足够冷静,你憋气的能力也未必够,可能水还没进满,你就被憋死了。
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或可让你从容地从水底逃离。
那就是,在手套箱里长备一个便携式氧气罐。
上图这种的,淘宝价几块到十几块,一杯奶茶的钱。而且体积不大,手套箱之类的前舱储物空间就放得下。
不要998,不要98,只要9块8,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可以买个安心。
如果这玩意能在水下使用,那说不定真能救命。
你想啊,如果我可以在水下呼吸,我就可以从容等待车内完全进水,然后打开车门逃生。
如果不会游泳,你还要另外存储一件可以让你浮起的救生衣。
但是,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用呢?
恐怕还得实践了才知道。
有截图为证,我已经筹措了6.8元的巨款,在淘宝上下单了一瓶。
等明天收到货后,我会在洗手盆中亲自尝试用它来在水下呼吸。
请各位点赞加收藏,明天晚上(最迟后天)看我更新实验结果,不见不散。
如约来更新了。
实验条件不太好, 洗手盆太浅太小,很难用正确的姿势来模拟在水底的情况,所以我改变了实验设计。
第一步,判断面罩在水底是否可用。
将面罩顶在胳膊上,按出气阀,气体可以将水排出去,面罩里的水很快就被被排空了。
说明可以用面罩在不深的水里吸气,担心面罩密封性不行的可以放心了。
第二步,看看出气量是否够用。
先取下面罩,用一根净水管将出气口延长,如上图。
将管子含在嘴里,将头没入水里,试着按下阀门吸气。
明显感觉有气体进嘴里,但吸气时有大量的水伴随,无法达到自由呼吸的感觉,仍然有窒息感。
失败。
换一种方法测试:
直接在空气中含住管子,捏住鼻子,按下阀门用嘴吸气,仍然无法吸入足量的空气,仍有窒息感。
判断为:
小氧气罐提供的氧气单位时间的流量不够,不足以供给一个人呼吸。但由于连接的管子很细,不排除直接用面罩呼吸时气流量够用。但现在实验条件不具备。
分析:
罐子容量1L,8个大气压。人一次吸气大概需要1L气体。
也就是说,理想情况下,一罐氧气可供人做8次呼吸,大约一分钟的氧气支持。
这个时间不是很长,而且如果流量不够,连这一分钟的支持都无法利用。
暂时来看,这个便携式氧气罐似乎无法对水底的司机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推理过程并不严谨,结论有可能是错误的。
我准备再买一个12L气量的气瓶(1.4L容积),在某一天到游泳池中实测。
如果能顺利地在水里呼吸,就意味着可以在浅水区为司机提供1-2分钟的额外支持时间。理论上来说,这个时间有可能让司机在水底打开车门的。
再次实验的时间不确实,如果朋友们有兴趣,可在下面评论,我更新后会在评论区回复,这样所有评论过的人都会收到我的评论提示。
有朋友问氧气罐在车里晒会不会发生爆炸,这个我不知道,不负责任地一般猜测的话,可能性肯定有,但应该不会太大。氧气是氧化剂,不会自己燃烧,危险性比可燃气体罐要小些。
我看介绍,有些罐子说明有防爆设计。
而艾润罐体采用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的原装罐体,防爆设计,在灌装前进行数十次抗压、抗高温测试,遇高温高压时,密封圈自动融化释压,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伤害。
上面是其中一个牌子的说明,如果没有吹牛,将罐子放在阳光晒不到的地方储存,爆炸危险是比较小的。
说明:
这个实验比较有趣,但并无太大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是因为汽车落水是极小概率事件,所有看过我回答的朋友之中有一个人真遇到种事件的概率也无限接近于零。所以哪怕是在理论上,这个回答也几乎不会帮助到任何人。
另一方面,落水司机面临的最大危险是慌乱和恐惧,在那种极限条件下,我觉得大部分人很难冷静地正确利用这个条件。
把本回答作为一个脑洞实验更符合实际一点。
另外,如果车上放一个罐子能让人更安心一点,那也算是有用的,毕竟心理作用也是作用呢。。。这就是我开始说它能治愈大家的“汽车落水恐惧症”,而不是“在水底拯救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