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带大女儿坐飞机,那时候很穷,大女儿说想体验坐飞机的感觉,为了让她过个飞机瘾,我盯了大半年,终于抢到了只要200多的机票。经常坐飞机的朋友都懂,这种票基本都是中转票,在某一个中转城市,要停留七八个小时以上。那一天,我们带的书籍看完,零食也啃得七七八八,太过无聊,我带女儿在机场候机厅到处走走逛逛,两边都是商店,摆着琳琅满目的,我们可望不可及的商品。女儿看到一款牛肉干零食,不知道是包装太萌,还是牛肉干的色泽特别诱人,总之女儿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她眼巴巴地说:“妈妈,我好想吃这个牛肉干。”

我一看,80元,心想虽然贵,但也是市场价格,还能接受。秉着穷家富路的心理,我咬牙决定称一点给孩子尝尝。当我伸手拿袋子时,赫然发现标牌写的是80元/50g!! 我再三确认是50g,脑子还恍惚以为记错了这个g的含量,想了半天,一斤到底是50g还是500g?我陷入沉思,怀疑人生。8百块一斤的牛肉干,这是我消费得起的吗?我们机票才200多啊。“要不,回家后网上给你买?机场的东西太贵了。”我跟大女儿商量。女儿失望地长吁一口气,点点头,扭头果断走出那家店。我默默地松了一口气。离开那家店几十米后,女儿不甘心地问我:“我回去捏一捏它可以吗,我就是好想捏一下这个牛肉干。”那个牛肉干有点像山楂条的样子,方方正正的一小条,像女孩小手指那样的长短,确实给人萌萌的感觉。 不买,手欠想捏一下,这个心愿确实很容易达成。但是,我认为这种进嘴巴的东西,被人捏过,实在膈应。

虽然我很穷,别人也看不出来这个牛肉干被捏过,但我不想我的女儿变成没品没素质的孩子。于是,我决定满足女儿的心愿,买了一条。是的,真的是买一条。大小跟大白兔奶糖差不多,说是一粒或者一条都成立的那种体量,单独包装的。好在,店员虽然有一瞬间惊诧我们只称一条,但她很有礼貌,没有嘲笑我们。她拿了一本书帮我们打底压秤,硬是给我们算出了一小条的价钱,十几块钱。确实贵,也确实有点丢人,但,我满足了女儿的心愿。那一刻,女儿满怀期待地打开包装袋,让我先吃一口。我不谦让,先吃了一口,剩下的都给女儿吃。我们两个,站在人来人往的机场中,开心地分享这一粒天价牛肉干。女儿吃完,皱着眉头,神情莫测:“妈妈,这就是普通牛肉干的味道啊,还没有外婆做的牛肉干好吃。”哈哈,我笑了。女儿也哈哈大笑:“太坑了。”几年后,我手上宽裕了,经常带女儿坐飞机,很少再坐中转飞机,但每次时间充裕的时候,还是带她到处转转看看。他们偶尔也对某些包装奇特的东西感兴趣。但如果我以前尝过,确实不怎么样的东西,给她们建议,她们不会再失望,也不会再强求。

因为她知道,我并不会因为舍不得钱,故意骗她那个东西不好吃。她明白,她的母亲,用尽自己的力量,豁出去一切,哪怕丢人现眼,也会一次次地满足她们的所求所愿。我的大女儿的嘴,并没有因为吃了一次价格超高的牛肉干变叼,也没有毫无节制地打肿脸充胖子去乱花钱。她全身心地信任我这个妈妈。多年后,无论是她青春期的悸动,心仪的男孩,包括她在学校遭遇的不公或者冷暴力,她都愿意向我倾诉,她知道我会陪她度过并想办法,用尽一切我所能去解决问题。她知道我爱她,我会陪她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各种可能和未知。无论好坏。她最终在一次次碰壁或者享受美好的过程,长大成一个明事理的大姑娘。我爱她,胜过金钱财富,我不会因为心疼钱,忽视她的感受。

她明白,她在妈妈心里,比钱重要。不知道看完这个故事的你现在怎么想,我认为,不拒绝她对奢侈物品食物的渴望,对孩子的渴求,也并不是无底线地满足;因为每个人都应该对更好的东西充满期待和渴望,这是正常的心理。吃苦耐劳这句话不一定符合现在的孩子,毕竟他们接受的信息量比当年的我们多得多。我们一味地推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认为现在吃饭都得哄着多吃的孩子,能共情吗?我们普通人的父辈们,个个都是吃苦高手,有谁成为人上人了呢?还不如让孩子有期待,有渴望,有追求,才能激发他们的动力。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