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会和以往的电脑有很大的区别,它会在本地运行你的个人大模型,也就是说它未来可以帮你干活儿,干很多活儿。
当然,这次荣耀主要是做了一个端侧的智慧搜索模型,区别于传统的搜索只可以搜索文件名,这个搜索你就可以输入关键词搜索,它自己去给你找对应的内容。

这个有点像NAS上的智慧图册功能,或者我们在手机相册里面的搜索功能,但是PC本地的图像检索其实还是很少的。
这里大家其实就可以看到,大模型时代的AI,最大的变化就是,机器开始可以真正理解你的需求。
并且这不是专用的算法,而是一种可以复用的通用能力。
那么AI PC最近这么热闹,对消费者到底能有啥用呢?
我觉得主要就是用来做一个端侧的需要隐私的东西。
我今天编辑智谱清言智能体的时候,里面就有一个知识库的功能。
里面支持最多100个文件,500万字的上传,这样的话,智能体就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取其他地方很难获取的内容。
比如我是一个数码作者,经常会写一个参数的对比,如果我有一个手机参数的知识库的话,我就只需要和AI对话,就可以让他给我找到数据,做成表格或者图片来对比,就会非常方便。
在智谱清言上本身也提供了这些能力。
它可以根据你的需求联网搜索,或者做图标,也可以自己写代码来分析里面的内容。
但是因为智谱清言是一个在线的AI工具,它存在一些云端应用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它会为了节省服务器资源省token,虽然我可以编写智能体详细的能力,但是很多都不会执行,因为太耗费计算资源了。
第二是我上传了知识库,估计是没有给我好好解析,并没有对回答相关的问题提供啥帮助。
如果机器可以学习我的内容,模仿我的思维来帮助我戏做分析,那么可简直是太有用了。这个不是什么科幻的事情,已经有开源的算法应用在做这件事了,只是用起来还不是很方便。
这时候就是AI PC的价值所在了,它首先是提供了可以充分满足跑AI应用的硬件,然后会搭载一些AI大模型优化的硬件,就是为了跑大模型而生的。
当我给大模型做了设置,它就可以一直给我跑下去,不会有省资源的情况发生。
我不需要它很快回复我,我就需要它好好完成我的任务。
我现在就非常期待能有一个正儿八经的AI PC出现,然后上面能把AI大模型的部署和应用做到小白级别,我觉得愿意为此而付费的人群都有很强的意愿。
以后高性能笔记本就会分流出跟游戏本完全不同的一条路径,那就是AI PC。
国产这边大家工程应用能力都挺强的,我很看好荣耀在AI PC这条赛道跑出来,这绝对是一个高端高价值的超级赛道,大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