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次事件的细节,我想这一次事件并不是一次意外。同时,这次事件真的有很多失声的地方。
为什么受害者被关劳动小屋没有任何人去告知老师?为什么孩子不断要钱才去上学,家长之间没有意识到不妥?那三个孩子是什么家庭背景可以长期这样无所忌惮地侵犯他人?
而这正是告诉我们校园暴力拥有什么特点?
①不对等性(强弱关系):欺凌者往往身体、地位、权力高于受害者;
②反复性和连续性:一次成功后之后,霸凌者会不断和持续滋扰受害者;
③群体性:霸凌者往往都有一个小的欺凌团队,有时候,出于一种「兄弟义气」。
校园霸凌除了大家非常明显感受到的身体攻击,还有其他霸凌行为常常被忽视。
校园霸凌还有哪些类型?
✅身体欺凌
✅言语欺凌
✅关系欺凌
✅网络欺凌
✅性欺凌
✅偏见欺凌
在这些形式当中,网络霸凌(网暴)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呈现激增状态。尤其在疫情期间,出现课堂网暴老师,干扰老师以及暴力他人的情况急剧增加。
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和非面对面的特点,可以无限放大霸凌者的恶。那些霸凌者往往只需鍵盘和鼠标,就可以将受害者置之死地。即使引起了受害者自杀等悲剧效果,一般情况下无法直接与霸凌本身产生联系。
因此,青少年如何使用网络,网络安全的公共议题也是非常重要。
受害者画像有哪些?
我们家小弟曾经被别人莫名其妙地扬言要欺负,我弟回家和我们说这件事。没想到,我妹喊了一大帮人在我弟学校门口接我弟放学,从那之后,再也没人敢欺负我弟弟。
大部分受害者有这样的一些特质
①性格温吞和善,胆小怕事
②家长不在身边
③身体素养特别差(弱不禁风型)
④人际交往不佳
我们家小弟正是属于胆小怕事,不知如何反抗的特质被霸凌者看上。虽说有受害者画像,但是霸凌者更多的是我看不顺眼,我就欺负你的状态,针对人而不是事。本身也存在着随机性攻击。
我们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学校层面
①对学校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备案,做好跟访记录
②对学校刺头学生进行家访
③在拐角等隐匿角落增加监控设备
④设置校园暴力报警机制
⑤开设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
⑥构建专业心理咨询室
家庭:
①有条件的话,每天接送孩子
②多关注孩子情绪和学习的变化(不是为了追求成绩,成绩一落千丈也是孩子们的求助信号)
③管控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的内容,选择好的电子游戏产品,而不是暴力内容。
④锻炼孩子的身体体质,增加有效的亲子陪伴
社会:
①构建专业的留守儿童帮扶机构
②严格审核短视频平台内容
③严格审核电子游戏产品内容,下架暴力内容过多的产品
④对于犯罪青少年要在立法上从严处理。